清代最懂西学的人,为何要为一个举人来回考试?

如题所述

因为在清代的官场上,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之后,才能够算是真正的仕途出生,也就是说,只有考取了功名,在官场上做官才能算是名正言顺。
清代最懂西学的人应该就是启蒙思想家严复。他最大的功绩就是为我们翻译了《天演论》等非常著名的西洋学术文化,即便是梁启超也称赞他是为我国第一流精通中学和西学的人物,他堪称大家,但是他的人生也有许多不如意之处。比如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追求在科举考试上大展身手,严复一心求取功名,可是屡战屡败。

在1879年严复从英国皇家学院毕业之后,已经开始担任了教习委员,后来他仍然要奔波于京师和福建两地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这是作为一个官员必须要有的过程,如此奔波只为讨一个举人的名分。其实在此之前严复已经获得了选用道源的资格,在一年之后又升迁为总办,也就是如今我们大学校长的职位了,可是他仍然需要参加顺天府的乡试,但这一年他仍然黯然落败,在数年之后严复仍然数次参加乡试,可最后也没能获得科举的文凭,这似乎成为了严复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


在1906年清政府正式停止了所有乡会试和各省岁科考试,也就是科举考试正式被废除,也由此严复的科举梦,算是彻底的破碎了。此时严父已经是复旦公学的校长,还是安徽师范学堂的监督,身上的成就非常的多,即便有公职在身,但是他仍然要为了一个公民而大费周章。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古时候科举制度,即便有选拔人才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他同样也有不够灵活的弊端。

我们常可以在古装电视剧里面看到一些官职非常高的大官,临近退休的时候还经常拿他们曾经种过近视或状元这一类,过往的科举来说。由此可见,在古时候科举是文人风气一种极大的反映。严父固然是个有才的人,但是在传统观念看,必须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够正式算是步入仕途,这已经是官场和民间默认的规则,所以严复才需要来回奔波,而且严复在国外所学都是西洋之学,与我们传统的文学并不相同,所以这才导致他要来回奔波,势必要中个举人。

国人沉迷于科举,即便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也都不能免俗,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人才的影响有多么的广泛,一大批实用型的人才偏偏在科举考试上吃了亏,由此可见科举弊端重生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印证了未来科举必须改革甚至废除,埋下了一大伏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1
说的是被康有为称为“精通西学第一人”的严复,在福建和京师两地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得到举人的名分,主要还是想得到朝廷的认可。
第2个回答  2020-04-01
不管是什么人,他都属于清代的人,来考举人是为了来报效国家,为国家出一份力,来增加国家的实力
第3个回答  2020-04-01
因为他觉得这个举人特别的有能力,他只有这样做的话,才能让这个举人发挥自己的实力。
第4个回答  2020-04-01
在清代的官场,只有通过科场考试,获得举人、进士的功名,才可算是正途出身。所谓名正言顺,通过科举考试,名义上就正了。要不很多人官职一品、二品,临近退休,最后还常常拿中过进士、状元来说事。这正是当时的风气的一种反映。
严复有才不假,但是在传统士大夫看来,要经过科举考试才能步入仕途,这是当时的默认的规则。况且,严复所长为西洋之学,并不被传统官僚认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