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舆情引导

如题所述

1、及早介入,让政府的主流意见成为舆论主导

由于报纸、电视台等传统主流媒体相对有一个制作周期,因此官方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遵循“黄金24小时”原则,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通过主流媒体向外发布权威消息。

2、及时发布消息,避免信息传播出现“真空期”

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公众的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微博、微信、微视等“三微”信息铺天盖地,逐渐形成强大的“民间舆论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主流媒体,都有义务对要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取舍。

这种客观有效的取舍,一方面要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避免产生次生舆论灾害。

3、加强政府、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协作

传统主流媒体以深度的新闻报道见长,是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者,也是社会主流舆论的引导者,其信息传播一直被认为是最权威和最具影响力的。

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不仅要依靠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而且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合作,尤其是与主流新闻网站的合作更是不容忽视。

4、以平等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积极通报事件的过程与进展

由于面对突发事件时,很多公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应对措施,所以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因此,政府加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政府和主流媒体在发布和报道重大舆情事件时,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事件的最新进展外,还要科学解读舆情事件产生的根源。通过政务新媒体的科学解读、主流媒体的现场报道,进而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地对待事件本身。

做好舆情引导传递正能量

一、要全面加强检察宣传工作。坚持把检察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普法宣传,扩大检察宣传覆盖面,提高检察工作传播力,做好舆情引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传递检察工作正能量。

二、要加强检察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加强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深入推进各级检察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善检察教育培训体系,尤其要以基层一线检察人员为重点,促进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要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对检察干警群众工作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检民互动,保持联系群众常态化,定期定点公布群众工作信息;

立足检察职能,坚持下访、巡访,深入企业、学校、乡村等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排查等各类服务活动,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检察工作,着力保障民生,提升检察工作服务群众的温度和热度。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人民网——做好舆情引导传递正能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7

如何做好舆情引导

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大、随机性强,必须建立高效敏捷的舆论引导应急机制,努力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

一是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宣传机制。防止“重应急处置,轻新闻宣传”的倾向,做到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工作有人过问、有人负责、有人落实。要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组织协调、媒体引导、新闻发布、现场采访管理等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制定新闻处置对策和程序。
二是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单位搭建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舆情预警系统,强化信息报告,责任地区和部门要按照“第一时间原则”立即报告,不捂不盖,更不隐瞒真相,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待续不间断地报告有关情况;强化信息沟通,事发地区和部门要及时与应急新闻处置领导小组进行沟通,会商评估事件的性质、情节与影响,制定妥善周全的新闻应对方案,新闻处置部门要主动靠前、联手联动,新闻发言人要第一时间进人现场,介入事件处理的全过程。

三是建立快速高效的媒体应对机制。要根据事件性质,设立应急新闻中心,主动接受问询,积极为记者提供采访、发稿等便利,做好服务保障:随时发布权威信息,提供新闻通稿,既满足媒体需要又使信息发布更加有序。
四是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发布比不发布好、早发布比晚发布好、主动发布比被动发布好。在发布时段上,起始阶段要正视事实,及时发布;延续阶段要全面关注,有效分析;结束阶段要反思得失,发布结果。在发布技巧上,要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讲究发布艺术,妥善处理敏感话题。在发布形式上,要灵活运用新闻发布会、背景吹风会等多种方式,及时主动发布信息,最大限度传递正面声音。
五是注重舆论引导艺术。依靠多瑞科舆情监测软件监控舆情动态准确决策,要发挥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的优势,按照“统一口径,报道适度、不炒作、不渲染”的原则,积极主动“摆事实,讲道理”,将群众情绪向理性、平和、客观的方向引导,推动事态向有利于妥善处置的方向转化。要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注重从公众的角度提供权威、可靠的新闻信息,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鉴别判断能力。要把握好报道的度,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六是善用善待新闻媒体。新闻发言人要走上前台,及时表明立场态度、处置意见和工作进展,及时回应媒体和公众的质疑;_要善于面对媒体,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善待媒体,多与媒体交流沟通,将权威、客观的消息有力有效地传递出去;要实事求是,不说套话、空话,以诚实的态度赢得媒体信任,合力促使舆论平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1

一、网络舆情引导方法/步骤

首先,对于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尤其是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舆论环境。

第二,需要配备专业的网络舆情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舆论动态,以第一时间了解网络上滋生的与己相关的各种声音,把握舆情态势,从而及时的引导舆情,防止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

第三,需要加强外部的沟通,一方面是注意增强和网民的沟通联系,密切注意网民动向,防止误会产生。另一方面则是要借力一些媒体及行业KOL的宣传引导作用,以此来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舆情引导工作应该以解决网民合理诉求为主,而非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趋向,强行的引导舆情,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二、识微网络舆情系统解决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单纯的掌握一些舆情引导方法还远远不够,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配套一些辅助工具。主要指的是借助一些专业的网络舆情系统,如识微科技的网络舆情系统,可帮助用户实时监测和跟踪舆情动态,自动分析舆论的核心诉求,为用户的舆情引导工作提供方向指引以及根据舆情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引导策略调整,助力网络舆情工作的解决。

第3个回答  2023-04-17

在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舆情疏导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舆情疏导是指对于社会舆论中出现的负面情绪、信息或事件进行调节和引导,使其不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促进正面信息和声音的传播。舆情疏导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实现,包括舆论引导、信息发布、矛盾化解、舆情监测、风险评估等方法。

其目的是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对于信息的抵抗和防范能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塑造正面传播环境。

1.维护社会稳定:舆情疏导能够有效地减轻和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冲突的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2.保障公众安全:舆情疏导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快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恶化,保障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3.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舆情疏导能够反映公众意愿和需求,提供参考意见和信息,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民主的决策。

4.增强对于信息的抵抗和防范能力:舆情疏导能够通过引导公众科学认知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提高公众抗噪声、防范虚假信息的能力。

5.塑造正面传播环境:舆情疏导能够通过滋生正面声音、引导舆论开展合理讨论、传递正能量的方式,为社会的正常秩序提供良好的传播环境。

舆情疏导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舆情监测和预警:借助类似识微商情这样的舆情软件及时收集和分析社会舆情,通过数据分析、情感分析等手段对舆情的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发现舆情危机。

2.信息发布:通过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网站等渠道发布权威信息和批驳谣言,传递积极的态度和信息,引导舆论的正面发展。

3.舆论引导:对于负面舆情,通过舆论引导对相关事件进行解读、评价和解释,挖掘事件背后的本质因素和情境,提供事实、数据和真相,减缓公众情绪的波动。

4.风险评估:对于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针对不同事件和情境,提出应对方案和建议,为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5.危机应对:一旦发生舆情危机,及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对,特别是在危机发展趋势不可控的情况下,应当尽快组织危机管理团队,制定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方法和技巧,保障公众的及时了解对应事件的最新情况,防止危机的继续扩散和恶化。

第4个回答  2019-03-13
你好,舆情引导应该遵循事实依据和传播性质。首先需要对舆情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掌握舆情处置的主动权。西盈提醒在了解舆情的基础上应该尊重事实,了解舆情发展的脉络、情感倾向、舆情态势等,针对事件采取引导措施。借助新闻或者媒体的力量,回应舆情质疑,促成相关人员和机构调查事件,积极梳理和应对舆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