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军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镇初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清代康乾年间最为繁盛,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民间有 “天下店数赊店”之称。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此“赊旗访将,起师反莽”而得名,是“万里茶道”的重要中转站,有“中原第一古镇”之称,

县城内七十二条古街道保存完好,构成中原最大的清代建筑群。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气势恢弘,辉煌壮丽,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被誉为“天下第一会馆”。

不得了啊,

却居然荣获汉武帝赐名,周总理亲自改名,慈禧御笔题字闻名,天下第一馆驰名,说起来这样的光环自古至今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严管厚爱激活力 助力脱贫争先锋

严管厚爱激活力 助力脱贫争先锋

— 社旗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近年来,社旗县不断创新驻村管理工作,培育锻造出了一支敢于担当、作风优良的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走出机关、走进村庄,下田间地头、吃农家饭菜……他们用赤诚与激情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树立起为民服务永无止境的丰碑,用拼搏与奉献奏响了社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用能人 派“硬人”

第一书记全覆盖

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也在驻村第一书记。

为适应脱贫攻坚工作需要,2018年6月,社旗县在实现了全县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的基础上,又从县直单位增派153名优秀后备干部担任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实现了全县249个行政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驻村第一书记必须要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村子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派什么样的驻村第一书记……社旗县划出一道道“硬杠杠”,在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上,坚持按照“政治上强、作风上硬、思想觉悟高、有培养潜力”的标准;在首次选派和新派驻村干部时,都从县直优秀后备干部、股级干部中优先选派,确保各单位把最优秀的干部选出来,把群众最需要的干部派下去。县委组织部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切实做到“派需结合、因村选人、因人定村”。该县政府办增派非贫困村饶良镇核桃树村第一书记祁森积极协调资金,为派驻村新修了水泥路、标准化卫生室、村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整合资金5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村幸福大院,成为全县村级幸福大院建设的样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增派非贫困村大冯营镇周庄村第一书记胡景禹驻村后,打出了一套文化组合拳:帮着村里筹办农民文化节,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指导周庄村申报项目,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乡村一举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成为南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擦亮了“文化周庄”的名片,带动村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精准选派的第一书记们各有高招,着力发挥“尖兵”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找良方、拔穷根。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关系着脱贫攻坚的具体成效。社旗县广大驻村第一书记上任以来,始终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坚持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从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穷村变富村、“散”村不再乱、“瘫”村不再软、“弱”村不再穷正逐步变为现实,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壮筋骨 长才干

注重培训育尖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书记队伍素质和能力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近年来,社旗县注重教育培训,将全县驻村第一书记队伍锻造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脱贫攻坚尖兵队伍。该县每年组织举办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示范培训班,围绕“四项职责”安排专门的课程,确保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得以提升。在举办常态化示范培训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走出去”开阔视野的方式加强驻村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2018年组织85名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赴南阳师院接受培训。2019年分两期组织85名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赴焦裕禄干部学院接受业务培训,并多次组织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参加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等专题培训。建立了举办“干部夜校培训班”制度,组织在各级脱贫攻坚明察暗访中出现问题及影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及相关责任人参加干部夜校培训班,补齐素质和能力短板。

是平台 是舞台

比武打擂展风采

东风吹,战鼓擂,擂台之上谁最美?

在社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姬欣看来,驻村第一书记“大比武”是“党建工作的大比武”,是“提升素质的大平台”,是“互促互进的大舞台”,检验了驻村工作成效,展示了驻村第一书记的精神风貌,在全县营造了比的氛围、干的氛围、争先创优的氛围。

躬身无言,实干有声。该县自2020年9月份开始,启动了驻村第一书记“大比武”活动。前期组织全县249名驻村第一书记,先后到32个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扶贫产业基地、幸福大院等处观摩,详细了解他们在抓党建、促脱贫、谋发展、惠民生等方面的帮扶成效,经过初赛选拔,综合测评打分排名,最终确定了21名驻村第一书记“大比武”擂台赛选手(贫困村10名、非贫困村11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进入决赛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擂台赛上晒成绩、比亮点、谈感受、找差距、定承诺、立标杆,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精彩演讲生动地讲述着各自扎根贫困乡村、走进群众心中的驻村故事,诠释了驻村第一书记对农村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坚定信念,真实展现出一线扶贫干部执着担当、真抓实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通过开展“大比武”,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最终促进共同提升和发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比武”已经成为社旗县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引起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关注,使得学习先进、见贤思齐,“争先晋位”“比学赶超”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全县汇聚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加快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既严管 又厚爱

凝心聚力谋发展

好书记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作为,离不开社旗县规范管理驻村第一书记队伍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

如何引导驻村第一书记围绕职责任务,做好各项工作?该县为驻村第一书记定岗、定责、定目标,压实工作担子,倒逼驻村第一书记谋实事、创实业。

在日常管理上,社旗县在驻村干部中推行人脸识别考勤制度、工作纪实月报制度,同时,县委组织部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督查力度,采取实地督查、暗访检查、电话抽查、社会调查、微信核查“五查”并举机制,对驻村干部进行持续常态化暗访督查,对驻村帮扶队员考勤情况进行核实印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帮扶干部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县委组织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关爱驻村第一书记。从2018年6月起,把全县驻村干部生活补贴提高到65元/天,由县财政统拨统发。每年为县派驻村干部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安排全面体检。每年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县财政落实县派第一书记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经费、每人每年10万元的专项经费;县、乡定期召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研讨、座谈、观摩评比会,交流工作经验和驻村体会,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困难,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同时县委出台专门文件确立“凡提必下”激励机制,明确要求全县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具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提拔重用87名优秀扶贫干部到科级岗位,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带动作用。

一路风雨一路歌,只问耕耘汗入禾。正是驻村第一书记和广大扶贫干部的担当、为民和奉献,社旗县换来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8年以来,社旗县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历次脱贫成效考核中,均被评为“好”的等次;全县28063户8790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实现动态“清零”,85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贫困县于2020年2月正式脱贫摘帽;在贫困县摘帽第三方评估中,核心指标位居全省14个摘帽县第一名……②10

你知道吗?英雄们骁勇善战的背后,有着这样一群“幕后军师”,他们为服务英雄们提升工作效率,准备精良的“武器装备”……这样的

军师,就是社旗县组织部的。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用能人 派“硬人”第一书记全覆盖啃下脱贫攻坚战这块“硬骨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也在驻村第一书记。    为适应脱贫攻坚工作需要,2018年6月,社旗县在实现了全县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的基础上,又从县直单位增派153名优秀后备干部担任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实现了全县249个行政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 驻村第一书记必须要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村子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派什么样的驻村第一书记……社旗县划出一道道“硬杠杠”,在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上,坚持按照“政治上强、作风上硬、思想觉悟高、有培养潜力”的标准,在首次选派和新派驻村干部时,都从县直优秀后备干部、股级干部中优先选派,确保各单位把最优秀的干部选出来,把群众最需要的干部派下去。县委组织部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切实做到“派需结合、因村选人、因人定村”。该县政府办增派非贫困村饶良镇核桃树村第一书记祁森积极协调资金,为派驻村新修了水泥路、标准化卫生室、村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整合资金5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村幸福大院,成为全县村级幸福大院建设的样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增派非贫困村大冯营镇周庄村第一书记胡景禹驻村后,打出了一套文化组合拳:帮着村里筹办农民文化节,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指导周庄村申报项目,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乡村一举申报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成为南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擦亮了“文化周庄”的名片,带动村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精准选派出来的第一书记们各有高招,着力发挥“尖兵”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找良方、拔穷根。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关系着脱贫攻坚的具体成效。上任以来,社旗县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坚持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从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穷村变富村、“散”村不再乱、“瘫”村不再软、“弱”村不再穷正逐步变为现实,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壮筋骨 长才干注重培训育尖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书记队伍素质和能力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近年来,社旗县注重教育培训,将全县驻村第一书记队伍锻造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脱贫攻坚尖兵队伍。该县每年组织举办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示范培训班,围绕“四项职责”安排专门的课程,确保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得以提升。在举办常态化示范培训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走出去”开阔视野的方式加强驻村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2018年组织8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赴南阳师院培训。2019年分两期组织85名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赴焦裕禄干部学院学院进行业务培训,并多次组织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参加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等专题培训。建立了举办“干部夜校培训班”制度,组织在各级脱贫攻坚明察暗访中出现问题,影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及相关责任人参加干部夜校培训班,补齐素质和能力短板,今年已经举办5期,培训学员80多人次。是平台 是舞台比武打擂展风采东风吹,战鼓擂,擂台之上谁最美?

在社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姬欣看来,驻村第一书记“大比武”是“党建工作的大比武”、是“提升素质的大平台”、是“互促互进的大舞台”,检验了驻村工作成效,展示了驻村第一书记的精神风貌,在全县营造了比的氛围、干的氛围、争先创优的氛围。    躬身无言,实干有声。该县自2020年9月份开始,启动了驻村第一书记“大比武”活动。前期组织全县249名驻村第一书记,先后到32个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扶贫产业基地、幸福大院等处现场观摩,详细了解他们在抓党建、促脱贫、谋发展、惠民生等方面的帮扶成效,经过初赛选拔,综合测评打分排名,最终确定了21名驻村第一书记“大比武”擂台赛选手(贫困村10名,非贫困村11名)。  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进入决赛的驻村第一书记在擂台赛上晒成绩、比亮点、谈感受、找差距、定承诺、立标杆,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精彩演讲生动地讲述着各自植根贫困乡村、走进群众心中的驻村故事,诠释了驻村第一书记对农村事业的赤诚热爱和坚定信念,真实展现出一线扶贫干部执着担当、真抓实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通过开展“大比武” ,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最终促进共同提升和发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比武”已经成为社旗县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引起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广泛关注,使得学习先进、见贤思齐,“争先晋位”“比学赶超”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全县汇聚成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加快乡村振兴的的磅礴力量。既严管 又厚爱凝心聚力谋发展    好书记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作为,离不开社旗县规范驻村第一书记队伍管理打响的一系列组合拳。如何引导驻村第一书记围绕职责任务,做好各项工作?该县为驻村第一书记定岗、定责、定目标,压实工作担子,倒逼驻村第一书记谋实事、创实业。 在日常管理上,社旗县在全县驻村干部中推行了人脸识别考勤制度、工作纪实月报制度,同时,县委组织部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督查力度,采取实地督查、暗访检查、电话抽查、社会调查、微信核查“五查”并举机制,对驻村干部进行持续常态化暗访督查,对驻村帮扶队员考勤情况进行核实印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帮扶干部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县委组织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关爱驻村第一书记。从2018年6月起,对全县驻村干部生活补贴提高到65元/天,由县财政统拨统发。每年为县派驻村干部统一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安排一次全面体检。每年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县财政落实每名县派第一书记每年1万元的工作经费、每人每年10万元的专项经费;县、乡定期召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研讨、座谈、观摩评比会,交流工作经验和驻村体会,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困难,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同时县委出台专门文件确立“凡提必下”激励机制,明确要求全县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具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提拔重用87名优秀扶贫干部到科级岗位,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带动作用。    一路风雨一路歌,只问耕耘汗入禾。正是驻村第一书记和广大扶贫干部的担当、为民和奉献,社旗县换来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8年以来,社旗县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历次脱贫成效考核中,均被评为“好”的等次;全县28063户87908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实现动态“清零”,85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贫困县于2020年2月正式脱贫摘帽;在贫困县摘帽第三方评估中,核心指标位居全省14个摘帽县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