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生活中,考事业单位的人很少?

如题所述

一、薪资待遇不尽人意,过低的工资劝退了很多人。

刚入职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本上都是两千左右。想要达到更高的水平,那么基本上是事业单位考试当中的王者,并且家里还要有一定的背景条件。不然的话,这个工资得持续一年多。并且在事业单位成功转正,或者是过了实习期以后,工资也就三千左右。对于现在的物价和社会消费习惯来说,三千块钱基本上是最底层的工资水平。并且有的地区比这还低。再加上现在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在基层服务5年或3年达到服务年限后才能选拔晋升。这种要求非常高,并且难度也巨大,对于没有经济来源支撑的普通人来说,根本没办法支撑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二、每年上千选一的岗位,竞争十分激烈。

就拿全国竞争最不激烈的内蒙古地区来举例。每年报考事业单位的人数都是全国垫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这几年内蒙古地区包括事业单位的人数在增加,但是聘用人数也没有招考人数增加得这么快,因此形成了一种一千多人选一人的局面。这还只是中西部地区的竞争程度,而面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竞争也更为激烈。所以从事业单位目前的报考难度和竞争强度来看是劝退了很多人。并且考上以后还有面试和体检等一系列关卡仍然会筛选掉大部分人,简直是优中选优。

三、事业单位人员工作压力大,事情多。

很多人想着报考事业单位以后可以享受清闲的工作,但现实和理想总是有着差距的。从目前事业单位改革来看,事业单位的新入职人员承担着机关部门当中的绝大部分工作和任务。很多人在基层工作,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还要写报告。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并且事情多节假日比其他单位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8
因为他们认为报考公务员更好。在他们心目中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单位好,福利多。
第2个回答  2020-06-18
第一是因为事业单位的招聘是有学历限制的,第二是因为事业单位的招聘竞争力非常的大,有时候甚至几千个人竞争了十几个岗位。第三就是事业单位并不是一直在招聘的,他只是偶尔会有一些职位进行招聘
第3个回答  2020-06-18
那是因为这些人他们都从来没有想过一辈子只在一个单位进行工作,他们可能想要换着工作
第4个回答  2020-06-30
专业限制报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