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传播途径的渠道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中国有一个官方的汉语推广机构,名称很拗口,叫“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现在到处找能教外国人学汉语的老师,但是中国能教语文的人不少,能够教外国人学汉语的人却不多,尽管每年都往外面派人(国家给津贴),但是每年的缺口还是在成倍的增大。有一个数据挺让人吃惊——据国家汉办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人以上(中国除外),如果按照师生比1∶20来估算,到时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万名。以目前的对外汉语师资培养能力,到时候全球汉语教师缺口将超过400万!

2006年5月22日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近4000万,共有约1.24万所学校开设汉语课程,而全球从事教外国人学汉语的汉语教师仅4万多人,师生之比几乎接近1:1000,而持有中国官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认证”的汉语教师还不到6000人。前些天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教育博览会上,有一个机构公开招募持有资格认证的汉语老师赴海外工作,一次性招募的空缺居然达到1000名,据说月薪在2万至3万元之间。

据了解,现在国际上公认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格认证是国家汉办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证书(“TCFL”——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从2004年开始已经向社会开放考试。上面说到的那位朋友,现在就是在上这种考试的辅导课程。其实想想,如果我们既能够挣到钱,同时又可以去海外到处逛逛,重播中华文化,这种生活也蛮有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23
可以学习对外汉语,等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以后可以教老外汉语。
IPA推出的“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是被国际100多国家认可的,具有权威性。IPA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全面认可,并得到美国国务卿的签字。在中国,国际认证协会获得了国家人事部权威认可并授权在全国推行。IPA证书是中国地区唯一获得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全面认证,并由中国使领馆代表签字的。凭借IPA证书,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大使馆对证书及学历鉴定和中国人事部国家人才网的鉴定,“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实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者将由中国驻美大使馆、美国国务院、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国际认证协会、中国国家人才网对其联合认证。颁发相应资格证书。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一个认定,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一个证明。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2
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的可靠途径分析
摘要: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在坚持文化平等的思想基础上,将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均视为人类语言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从平等交流的角度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进入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不少变化。因此,全媒体时代的对外汉语传播要与时俱进,适应全媒体环境下跨语言交流的新要求,提高对外汉语传播的有效性,扩大对外汉语传播的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对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有效途径
引言: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该民族的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交流发展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开拓变化的基础。任何语言都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土壤才能扎根繁荣,语言的不同展现了文化上的差异性。语言的文化基础越深厚,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就越丰富。特别是进入全媒体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在语言文化领域的交流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国而言,汉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有利于其他国家增进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理解,探索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的有效途径具有重大意义。
一、全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
从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来看,媒体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媒体融合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取代,而是要尽可能地进行创新,形成更加优秀的方式方法。由此可见,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于一体,媒介传播方式不断进行整合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根据《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中所述,“全媒体”是指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它综合利用文字、声音、图片、光电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所展示出来的是立体化、全方位的内容,并通过文本、视听、网络等多渠道实现交流活动。
(一)全媒体时代拓宽了信息受众范围
传统媒体的信息受众经历了从听众观众到网民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听众、观众、网民三种身份是相互兼容的。在互联网应用初期,这种受众兼容性由于缺乏有限的硬件条件而表现得不够明显。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终端得到了普及,受众的身份兼容性提高,大大拓宽了信息受众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网,受众可以实现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视频等活动。借助移动设备上的网络设备,受众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各种形式的信息。从这一角度来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信息到达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实现了对信息受众最大范围的覆盖。
(二)全媒体时代使得信息内容加速聚合
在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媒介传播作品,并根据需要在各种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传统媒体的垄断性被打破,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概念相互混淆。普通受众不仅是媒介作品的生产者,而且还是接收者,信息内容方面的聚合速度不断加快。全媒体时代的信息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时事、烹饪技巧、娱乐新闻、影视作品等等,以及日常生活的随时随地记录、情感话题等其他内容。在全媒体时代,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由于信息来源不受限制,大大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提高了受众的信息利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全媒体时代的限制条件较少,受众更容易听到不同的声音,各种观点和思维相互碰撞,受众在相对平等的语境下表达自身观点。
(三)全媒体时代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
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平台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运营成本更低。传统媒体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编辑和操作,也无法满足少数受众的信息需求。而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借助各种信息传播工具,用户可以以低成本完成信息的传递,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信息交流需求。而在内容发布之后,用户还可以在后台获得各种评论,并通过后台与读者进行交流,大大降低了信息反馈的时间成本。随着全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网络通信的优势降低了单位信息成本。手机和计算机的强大转发及存储功能,解决了信息传输效率低的问题,信息的无限传播迅速降低了用户需要投入的成本。随着各种移动终端应用的引入,信息发布不再需要消耗过多资源,只需支付通信网络以及移动终端成本。
二、对外汉语传播的意义及现状
对外汉语传播的主体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专门面向外国学生教授汉语知识的教师,也涵盖了各种政府以及民间的对外汉语传播机构、个人。简而言之,中国人在交流中使用的语言是中文,任何以中文为母语的人都可能成为对外汉语传播者。
(一)对外汉语传播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重塑中国形象。通过对外汉语传播,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外国民众,使外国民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和发展现状,逐步打破外国民众对中国的偏见,让他们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社会面貌,重塑外国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对外汉语传播进行文化交流,使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交流渗透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文化本身的发展形成了助推作用,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开辟了道路。通过对外汉语传播,可以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多的影响,让外国民众接受和认可中国的发展成果,从而增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对外汉语传播的现状
目前,对外汉语传播已经成为了新的趋势。对于一些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年轻人来说,了解几句汉语日常用语是非常普遍的事。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国内部分高校专门为外国学生开设了汉语课程。外国学生不仅喜欢韩语课程,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外汉语教学不仅局限于高校内部,一些教育机构也为在中国工作的外国友人提供汉语课程。此外,一些电视频道和新闻媒体也正在大力进行对外汉语传播。例如,国内湖南卫视举办的“汉语桥”节目,主要侧重于展示外国友人的汉语水平,提供一个交流汉语学习方法和经验的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外国友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孔子学院在全球70多个国家均设立了汉语学习机构,汉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由此可见,外国民众越来越重视汉语学习。不仅如此,一些世界顶尖大学同时提供汉语学习课程。尽管汉语还不是世界通用语言,但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们不难预见汉语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继英语之后的又一种主流语言。
三、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还存在的困难
(一)文化差异导致汉语词汇不易理解
汉语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词汇已经超出了其表面含义。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光从字面意思上他们无法领会到汉语的真正意义,容易导致汉语词汇理解上出现偏差。例如,汉语词汇中的“走后门”、“穿小鞋”、“吃豆腐”等等,已经超出了字面意思。外国汉语学习者在不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情况下遇到这些词汇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读。尽管全媒体时代的对外汉语传播手段不再单一,但汉语词汇不易理解是根源性问题。外国汉语学习者不仅存在理解上的问题,而且还存在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部分汉语词汇不能从字面上进行解释。例如,“走后门”意味着借助于相互之间的关系手段来获利。但为什么会使用“走后门”来对这一行为进行表述,必须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才能解释透彻。
(二)对外汉语传播缺乏文化交流意识
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既有对内交流,也有对外交流,还存在跨界的思想文化交流[2]。在全媒体时代,“地球村”的形成进一步加快,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常常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在全媒体时代的对外汉语传播过程中,有些人公开讽刺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不尊重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成果。也有部分对外汉语传播者盲目崇拜外国文化,无视自身传统文化的优秀,散布粗俗、主观、歪曲事实的言论。由于对外汉语传播的人员良莠不齐,个人的文化审美观也有所不同。在对外汉语传播过程中,部分人员依靠主观偏好来发表言论,缺乏文化交流意识,给对外汉语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全媒体时代对外汉语传播的有效途径
(一)搭建权威渠道进行对外汉语传播
在全媒体时代,应该善于利用多方面的传播途径,扩大对外汉语传播的渠道。因此,要搭建政府部门的发布渠道。为了突出权威性,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该在网络上建立相应的政府部门发布渠道,适当与外国民众互动,增强政府部门的亲和力形象。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其强大的可信度,承担对外汉语传播的重任。通过积极互动,激发国外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主动学习汉语知识,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传播。
(二)遵循公平对话的原则
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达到传播汉语的目的,还要全面分析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文化素养。全媒体时代的对外汉语传播首先要遵循公平对话的原则,谦虚接纳不同文化,不断学习外国文化,并将其融入整个全媒体内容,巧妙增加汉语元素。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全媒体途径实现与国外文化的相互结合,形成多元化互动。同时,要及时纠正对不同文化的误解,深刻理解不同社会环境下的语言文化内容,尊重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在遵循公平对话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要素,帮助对外汉语传播更好地“走出去”。
(三)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在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营造非常重要。缺乏直观的语言环境是语言学习中的客观障碍,因此构建一个有利于汉语学习的环境尤为重要。除常见的对外汉语课堂学习外,可以鼓励外国学生与中国居民沟通,积极融入当地生活,体验购物、旅行、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活动,以便让外国学生真正沉浸在学习汉语的良好氛围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汉语语言文化。在对外汉语传播场所可以进行适当的装饰,例如增加中国剪纸、中国结、窗花等等,也可以提供一些中国独有的娱乐活动,例如跳棋、象棋、五子棋等。在遇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或者图片,介绍相关的节日习俗,并引导外国学习者模拟过节方式。此外,也通过媒体社交平台设立汉语角,举办汉语语言竞赛等活动,鼓励外国民众学习汉语文化,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
四、结束语
对外汉语传播热潮正在逐渐加深,并将持续升温。应该注意的是,对外汉语传播的重点是传递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以便外国民众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尽管进入了全媒体时代,但对外汉语传播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否认的是,对外汉语传播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未来需要各方的不断努力,进一步拓宽对外汉语传播的范围,提高对外汉语传播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