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信可以调动四十万大军,而左宗棠却只能募集五千楚军?

而左宗棠却只能募集五千楚军?

韩信和左宗棠都是古代著名将领,而两个人隔了一千多年,韩信是西汉名将,号称“兵仙“,他擅长指挥大兵团,为西汉开国之君刘邦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左宗棠是清朝的著名将领,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收复新疆。左宗棠曾被曾国藩派到家乡湘阴招募军队,当时左宗棠已经很有名了,可是只招募到了5000个人,被命名为楚军。

韩信十分喜欢大军团作战,在决定楚汉命运的垓下之战中,韩信调动了40多万部队,打败了项羽的10万大军,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边。而在秦汉隋唐时期,常常都是大军作战,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到了清朝,作战部队数量大幅度的下降,常常是带领几千人前去作战,十万的部队就几乎没有。

在秦汉隋唐时期,都是遵循这样的原则,闲时种田,忙时当兵,因此国家不用负担士兵的各种费用,士兵靠自己生存,到了战时再去调集大军,而且当时的政策对于不去服兵役的农民会罚得很重。而到了清朝,国家开始组建常备武装力量,国家不但负责军队的日常训练、武器装备,还得给官兵发补贴,这样就养不起太多的士兵

对于左宗棠这种名将来说,其实打仗靠的是精兵,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喜欢把兵训练的出神入化,这样就能凭借机敏的战术打败敌人,而且那个时候敌方的兵力也不多。在比较早的古代,像秦朝汉朝,喜欢用大军从气势上压倒对手,取得胜利,那时候对手的兵力也是如同潮水一般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一方面,是因为在秦,汉,隋,唐时期,国家没有常备军。通常,年轻人都是在家务农并从事生产。战争爆发时,国家暂时叫他们参加战斗。这种征兵制度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的问题,而且解决了行军的问题。国家不必为常规部队的日常训练和后勤支持付费—即使国家不关心的士兵使用的武器和设备也必须由士兵自己准备。这样,该国召集军队的压力不会很大。

在清朝,国家建立了常备军:八旗军和绿色营地。国家不仅负责军队的日常训练和武器装备,而且还必须支付其官兵的薪水。如果部队人数过多,将对国家财政构成沉重负担。因此,在康熙和乾隆鼎盛时期,不仅左宗棠,而且还有念根尧,岳中奇等,只有数万部队在其中。

另一方面,它与将军的个人风格有关。韩欣喜欢在团里打架。他带来的士兵越多越好。 “多多益善”左宗棠认为“精锐兵少”,不愿增兵。

韩信的情商不高,但他指挥团作战的能力在古代著名将领中排名前三。在确定了楚汉两族命运的福厦战役中,汉信调动了所有可以调动的部队,达到了40万以上,比项羽的10万部队有了绝对优势。最终,韩信率军打败了野心勃勃的项羽,并追捕了其余的项羽,迫使他在乌江边自杀。实际上,在秦,汉,隋,唐时期动员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部队是普遍现象。

左宗棠,清末民初湖南人,率领学者进军,历经百战,成为全朝著名的将领之一。 1859年,曾国藩派左宗棠到他的家乡湘阴招兵。当时,左宗棠在湖南省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招募了5000多人。左宗棠将这5000人命名为“楚军”。

第2个回答  2020-09-20

韩信是家喻户晓的西汉将领,他作为一个大将军必然是凭借强大的领导能力,并且那个时候是靠武力。而左宗棠推崇兵贵在精不在多,主要挑选精兵,武器也比西汉时期更好。

我们都听说过韩信曾有过多多益善的故事,他很自信的说自己可以很好的统领任意数目的士兵,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是十分自信的。实际上韩信也的确是一个比较具有很高的统领能力的将领,垓下之战时期,他统领的四十多万士兵对项羽形成了压制性的优势。

我认为这也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的情形一下子统领几十万甚至百万人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的各国都在争夺土地,所以战争频繁,而武器当时是十分落后的,当时的士兵都是肉搏,所以对人数的要求必然是比较高的。

而左宗棠时期武器已经有所提高了,所以对士兵的要求也相应的下降了,很多时候武器就已经可以压制对方的兵力。

清朝时期,左宗棠自己认为自己带的兵,必须要有质量,不仅仅是在真实作战时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当时的国家财政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如果士兵数量过多,就很有可能使得国家的经济压力变得特别大,国库就难以保存资金。

所以我认为他们两个募集士兵不同的原因就是他们所处的时期不相同,所需要的士兵质量和作战方法都不同,所以统领的兵力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第3个回答  2019-10-09
因为左宗棠这5000人是临时招募的,而且他信奉“兵在精不在多”,不愿意带更多的人。
第4个回答  2019-10-09
是因为在秦汉隋唐时期,国家没有常备武装力量。而到了清朝时期,国家组建了常备武装力量:八旗军和绿营。国家不但负责军队的日常训练、武器装备,还得给官兵发薪水。如果军队的数量太多,将会对国家财政形成巨大的负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