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上的自主性。
从中学到大学,教与学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学习方法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作为大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又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了解专业发展并时刻洞察科技最新动向。需要学习的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
这些一方面靠老师引导,而更重要的是要克服依赖性,依靠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2、生活上的独立性。
中学时不少学生吃住都在家,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看病就医等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妥当,学生本人既不干家务,也不会花钱,生活无需自理,当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自理能力。
而在大学则是过集体生活,上述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安排和处理,要想将学习、生活、保健都安排得很满意,就必须培养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3、人际交往的广泛性。
大学,尤其是全国招生的大学,其生源分布是五湖四海,不同地区的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求知)而走到一起成为同窗,要在一起共同渡过四到五年。
由于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体娱乐活动等,同学之间、各班之间、年级之间、不同系、不同专业之间需要相互交往,有的同学还要参与一些社团活动。
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大大拓宽了视野。各自都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各自也都会学到很多知识,这些对一个人的成长会产生很大影响。
4、管理上的制度性和自律性
大学规章制度一般都比较健全。学校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大学管理既强调严格的制度,同时在日常管理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
大学新生要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既不要在学习上被罚黄牌(如不及格、留级、定量淘汰),又不要在纪律方面闯红灯(如因考试作弊、打架等违纪现象而受处分)。制度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作为大学生更重要的要树立自律意识。
1、学习上的自主性。
从中学到大学,教与学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学习方法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作为大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又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了解专业发展并时刻洞察科技最新动向。需要学习的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这些一方面靠老师引导,而更重要的是要克服依赖性,依靠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2、生活上的独立性。
中学时不少学生吃住都在家,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看病就医等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妥当,学生本人既不干家务,也不会花钱,生活无需自理,当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自理能力。而在大学则是过集体生活,上述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安排和处理,要想将学习、生活、保健都安排得很满意,就必须培养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3、人际交往的广泛性。
大学,尤其是全国招生的大学,其生源分布是五湖四海,不同地区的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求知)而走到一起成为同窗,要在一起共同渡过四到五年。由于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体娱乐活动等,同学之间、各班之间、年级之间、不同系、不同专业之间需要相互交往,有的同学还要参与一些社团活动。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大大拓宽了视野。各自都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各自也都会学到很多知识,这些对一个人的成长会产生很大影响。
4、管理上的制度性和自律性
大学规章制度一般都比较健全。学校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大学管理既强调严格的制度,同时在日常管理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大学新生要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既不要在学习上被罚黄牌(如不及格、留级、定量淘汰),又不要在纪律方面闯红灯(如因考试作弊、打架等违纪现象而受处分)。制度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作为大学生更重要的要树立自律意识。
大学生活的特点与要求
大学生活具有多内容多层面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划分为学习环境、思想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和活动环境。这些不同层面的环境,具有迥异于中学生活的情况和条件,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适应环境有积极的意义;顺应这些特点,有利于同学们选择合理的行为方式。
大学学习同中学学习相比,是更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1、学习的内容:
中学的课程内容属于单层次(基础性)的知识,大学的课程内容属于多层次(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知识层次)的知识。中学教的是“绝对真理”,而大学不仅传授真理,而且教导学生辨别真理、批判地吸收知识。同学们要在四年内主修30多门课程,选修若干门课程,这就使得大学学习无论在课程数量和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是中学学习所无法比拟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更新,反映到大学教学中,就是不断增补新知识、更新淘汰旧知识。高等教育要求同学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适应于创造活动的能力,建立合理完善的智能结构,这方面的要求也远远超过中学。
2、学习的形式:
大学学习阶段是中学学习阶段的继续和提高,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使其在学习形式上与中学有较大的差异。中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和较少的实验为主要教学形式,个人自习时间较少,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检查以经常性的测验和大量批改作业为主。中学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很突出,同学们在学习上的选择余地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比较有限的。当然,这种教学形式对于自学能力、独立活动能力、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都不太强的中学生来讲,是行之有效的。而在大学学习中,除课堂讲授外,还有一系列教学辅助活动相配合,各教学环节紧密相联,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中,自学和实习都被放在重要的地位,要求大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检查采用较少的定期考核的方式,给予同学们较大的学习自主权。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选择机会日益增多,如专科生可多途径升本,本科生可攻读辅修专业,本科生可跨学科跨专业听课,优秀本科生可申请提前毕业等等,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3、学习的方法:
学习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必然引起学习方法的变化。同学们在中学阶段一般都形成了适应中学学习的得心应手的方法。其中善听、善背、善考是核心。但是这套方法拿到大学却往往不能奏效,不少同学因此陷于被动境地。实践证明,大学生必须摸索出一套适应大学学习规律和特点的学习方法,其基本要求不在于死记硬背,而在于理解掌握,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在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要善于依照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安排、支配时间,确定复习和完成作业的顺序,判断每门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计划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份额。学习的生命在于高效率。善学的同学会使学习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效率较高;不善学的同学则由于缺乏计划性、意志力,而使学习处于忙乱和被动应付的状态。同学们在学习中培养自学习惯、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善于运筹时间,学会用脑的艺术,卓有成效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大学生成就的基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的大学生活往往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统一体。那么大学生活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1、社会交往不断扩大而且多元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和活动范围,使他们能够结交志同道合或有相似兴趣和需要的人,形成一个开放的交际圈。他们的交往圈子从原来的班、班、系、校逐渐扩大到全社会。如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尚未毕业,已与工厂、机关等定了找工作的合同。传播内容也从原有的娱乐礼仪中吸收和传递各种信息,表现为多样化。
2、追求时尚。
对时尚的追求体现了大学生对新事物追求的特点,有利于促进新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一种好的时尚可以在民族社会中转化为一种好的时尚,这对激发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相反,大学生中的不良时尚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和复杂,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生活的复杂性,克服自己的弱点。
3、时有赌气行为。
赌气,是逆反心理的表现之一。如一些大学生在恋爱、服饰等方面遭到同学、老师的批评或责难时,不是冷静分析,却抱着“我偏要这样做”的逆反心理,不顾后果,这时可能会做出学校和社会不认可的事。
4、在学习上富有创造性又具有随意性。
大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是我们生命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在学习上,喜欢怀疑和辩论,不盲从已有的结论,敢于批评。纵观历史,许多重要的学术辩论都是由年轻学生发起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学习和讨论问题时没有成年人那样的耐心和有计划,容易表现出忽冷忽热,兴趣不稳定。如果对一个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废寝忘食,一旦失去了兴趣,热情就会直线下降,甚至厌倦了这门学科,就很难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