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题所述

所谓数感,实际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数的大小顺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是学生对数的感觉,对数的敏感性。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是经过学生对具体情境的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感觉、感知及情感体验的必然结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极力创设数境,通过结合生活、定量刻画、体验实践、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理解数、感悟数、应用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下面,是我在平时课堂中的一些亲临感受,感觉对学生发展数感,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有很大益处,希望能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一、创设导入情景 ,类比中提升学生数感
我在讲《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一节时,认识到此节课一开始不容易让学生理解,于是我从我们身边入手,设置了二个导入:我们班有40位同学,现在老师给学生们定制校服,上衣30元,裤子20元,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我们班一共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果然不出我的意料,一部分同学是这样做的:先算出40个学生的上衣,再算出40个学生的裤子,最后在加起来,即列式为:30×40+20×40;另一部分学生是这样计算的:先把一个学生的一身校服多少钱算出来,然后再把40个学生的所需多少钱算出来,即列式为:(30+20)×40。我让学生们计算一下看最后结果是否一样,于是得出:30×40+20×40

=(30+20)×40。另一个导入我把它当成了此时的练习,我们班有40套桌凳,桌子80元,凳子50元,让学生分组用上面2种方法计算,再次验证了结果的一样。最后得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公式:(a+b)×c=ab+ac。

我有此体会,我们只要从身边,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二、亲临课堂周围,观察中提升学生数感
我在执教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一课时,让学生了解三类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先观察我们教室,并让他们说一说都看见了什么?学生们当然不知道我的用意,在我们认识完这些面积单位后,关键是让学生对这些面积单位有直观大小。于是我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哪些物品可以代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概念。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纷纷举手抢答。像电源开关里面的按钮,风扇开关中的旋转钮,黑板上横幅中一个字的笔画的一点,还有同学们手中的小橡皮等大约都是1平方厘米。像开关的面积,风扇开关的面积,黑板上横幅奋斗的奋下面的“田”字,墙上的插座的大小,还有教室墙上炉眼的大小面积大约都是1平方分米。像2张书桌的桌面拼接起来,教室门口上的玻璃,还有班班通的侧面大约都是1平方米。后来我又拓展到下一节课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1公顷,1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此时我体会到我们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帮助他们在观察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受无处不在,数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解决实际问题,现实中提升学生数感
课后题有这样一道题:三年级同学做操,如果每排12人,可以站20排;如果每排8人,可以站几排?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感,我想起在“六、一”期间在我校举行“广播操比赛”。我对同学们说:“我们班都参加了比赛,并且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成绩。你们知道为什么那么好吗,因为我们班原来站了5排,每排8人,后来老师发现这样不好,又改成了4排。”我接着问:“站成4排,每排是多少人呢?”学生齐答:

“10人。”我问怎么算的呢,学生说:“用40÷4。”,我又问:“如果不知道班级人数呢。”学生说:“用5×8。”其实这类问题还可以体现在路程问题当中,要使学生从一个现实情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自己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发展和培养学生数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把它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我相信,有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学生的数感一定会得到发展、提高、强化。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总之,学生学习语言需要语感,学习音乐讲求乐感,学习数学也需要有数感。数感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具备一双“慧眼”,创造性地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探究,留有更多的空间去交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数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5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在第三学段(7—9年级)中指出:“在有理数或实数范围内有运用数表示数据以及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判断并能进行数式的各种运算,具有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的经验,能依据所给的数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对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等等。”
具体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说一下:
1、在数概念的教学中重视对数感觉的培养
数的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数感的建立密切相关。数的概念在人的头脑中不断地扩大:自然数→小数→分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复数······
初中数系经历了两次扩张:第一次是在小学非负有理数知识的基础上扩充有理数的范围,第二次是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即第一次是引入负数和第二次是引入无理数。
如:无理数√ 的教学是一个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数比较茫然,这节课的教学安排如果能够充分地让学生经历数系的扩从,感受数学的逼近、引导学生尝试描述和刻 是怎样的数? 有多大?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描述 √ ,比如,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如图);用刻度尺量, 大约等于1.4;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所以√ ̄2 大于1;三角形中两边之中和大于第三边,所以 小于2,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学生对 这个新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其次探索 是有理数吗学生很容易认识到 不是整数,因为1<<span style="letter-spacing: -4.8pt">√ <2,而在1和2之间没有整数,接下来√ 是1和2之间的一个分数吗?学生可能的思路是:先取1和2的中点 ,再取1和 的中点 …将1和2之间的分数按分母从小排列,即 , , …根据这些分数的规律,结果找不到一个分数的平方等于2,从而认同 不是分数的结论。到大
同时可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编排的关于 不是分数的论证的阅读材料,通过以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指导,学生感知了    不是整数和分数,即√ 不是有理数,是一个新数,学生经历了有理数到实数的又一次数的扩从,在定性的基础上,再定量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学生对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 ,即1.4<√ <1.5,同时鼓励学生在些基础上再精确地描述  ,在充分的探索中感觉逼近思想,发展数感。
2.注重在生活情境中建立数感和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
(1)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建立数感
例如,601班:女同学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602班女同学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40%,小明说:601班男同学多;小军说602班男同学多;小华说:两个班男同学一样多。以上三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例如:估计教室能否装下100万册的数学课本,经测量,数学课本1.1cm,长21cm,宽14.7cm,体积为339.57cm3;教室面积60cm2,高4m,体积为240cm3。因此教室无论如何装不下100万册数学课本,能结合100万说说生命的有限吗?思考:一年365天,100万天约2740年,100万小时约114年,人活100万天根本不可能,活100万小时也是很少见。
(2)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如学生能快速准确地背出“1米=10分米=100厘米”,让学生估计2000步大约有多长?估计10000名学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长?1500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学生知道“1千克=1000克”,估计一个西瓜有多重,9克相当于一个什么物体的重量?
例如:估计1200张纸的厚度,有的学生估计1200张纸的厚度小于7厘米,有的学生估计厚度介于8厘米和10厘米之间,有的学生认为厚度介于10厘米与12厘米之间等等。
(4)鼓励算法多样化
例如:刚学习完有理数加法,对于计算15+(-9)这个问题,学生会有许多方法;有人把15分成9和6,即6+(+9)+(-9),则9和-9正负抵消,剩下6;有人利用数轴来解;有人直接看成15-9等等。
3.在数学交流中领悟数感
例如:《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一个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案例。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那么9532012表示的学生是哪一年入学的?几年级几班的?学号是多少?是男生还是女生?
4.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和发展数感
例如:某工厂制造4条腿的桌子和3条腿的凳子,现有桌子数是100,其中桌子腿数和凳子腿数共有340条,其中桌子有几张?凳子有几条?设未乱数,即设桌子数为x,凳子数为y,可得方程:

x+y=100
4x+3y=340
5.在数的运算及变式教学中强数感的培养
如:在教学“学校举行环保知识竞赛,规则如下:答对1题得4分,答错1题扣1分,小明在这次竞赛中回答了10个问题,共得25分,小明答对了几题?答错了几题?”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经历尝试,猜想,验证的过程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简单的计算、枚举、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两个未知量表达题意,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

6.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活动中,对等式(-5)+3=-2。学生的理解比较抽象,可能用“数形结合”探索有理数加法的几何解释(如图)。由表示两次连续运动(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结果点与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两数和的符号(为负);由表示两次连续运动结果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两数和的绝对值(为2),得到(-5)+3=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