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和刚度的区别

二者的概念区别及具体含义

强度和刚度的区别只有一点,就是概念不同:

1、强度指表示工程材料抵抗断裂和过度变形的力学性能之一。常用的强度性能指标有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或屈服点)。铸铁、无机材料没有屈服现象,故只用拉伸强度来衡量其强度性能。

高分子材料也采用拉伸强度。承受弯曲载荷、压缩载荷或扭转载荷时则应以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及剪切强度来表示材料的强度性能。

2、刚度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材料的刚度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

在宏观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荷载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引起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它的倒数称为柔度,即单位力引起的位移。刚度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

扩展资料:

一、结构刚度

静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静刚度。动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动刚度,即引起单位振幅所需的动态力。如果干扰力变化很慢(即干扰力的频率远小于结构的固有频率),动刚度与静刚度基本相同。

干扰力变化极快(即干扰力的频率远大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时),结构变形比较小,即动刚度比较大。当干扰力的频率与结构的固有频率相近时,有共振现象,此时动刚度最小,即最易变形,其动变形可达静载变形的几倍乃至十几倍。

二、相关计算公式

一个结构的刚度(k)是指弹性体抵抗变形拉伸的能力。计算公式:

k=P/δ

P是作用于结构的恒力,δ是由于力而产生的形变。

刚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N/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强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刚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一、定义不同

强度又称作极限抗拉强度,度是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还可以指作用力以及某个量(如电场、电流、磁化、辐射或放射性)的强弱程度。

刚度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定义为施力与所产生变形量的比值,表示材料或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二、侧重点不同

强度侧重于材料遭破坏的极限,超过了物体的强度,则物体就会被破坏。

刚度侧重于材料在某种条件下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变形后物体可以恢复。

三、影响因素不同

强度的影响因素一般为材料的性质有关。而刚度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还收到施力的大小,形状及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扩展资料

工程上常用来表示金属材料强度的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刚度在工程上也有应用,特别是在许多工程应用当中非常重要。工程中需要刚度条件检查工程的变形是否在设计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因为当工程的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正常工作条件就会得不到保证,为此还应重新选择以满足刚度条件的要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29
刚度是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零件的刚度(或称刚性)常用单位变形所需的力或力矩.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

只有把基本定义弄明白了,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去别!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9-12-23
强度和刚度的区别只有一点,就是概念不同:

1、强度指表示工程材料抵抗断裂和过度变形的力学性能之一。常用的强度性能指标有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或屈服点)。铸铁、无机材料没有屈服现象,故只用拉伸强度来衡量其强度性能。

高分子材料也采用拉伸强度。承受弯曲载荷、压缩载荷或扭转载荷时则应以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及剪切强度来表示材料的强度性能。

2、刚度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材料或结构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材料的刚度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衡量。

在宏观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荷载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引起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它的倒数称为柔度,即单位力引起的位移。刚度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http://baike.baidu.com/view/91950.htm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447.htm
刚度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