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简答题

1.依据古代建都史,简要说明自先秦至唐宋,今河南作为政治中心的重要地位.

2.简述自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两湖,江西的发展历程

回答全面一些,拜托啦!!!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是

A. 东胡 B. 靺鞨 C. 犬戎 D. 回鹘

2.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是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马陵之战

3. 战国时期兴建的西引泾水、东注洛河的水利工程是

A. 西门豹渠 B. 郑国渠 C. 都江堰 D. 芍陂

4. 下列思想,属于孟子的是

A. “民贵君轻” B. “制天命而用之”

C. “以法为本” D. “兼爱”“非攻”

5. 以下文物在四川出土的是

A. 《御龙图》 B. 曾侯乙墓青铜编钟

C. 莲鹤方壶 D.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6. 秦朝的以下制度中,不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 郡县制 B. 统一文字

C. 统一车轨 D. 严禁私学

7. “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

A. 继承了封国制 B. 发展了察举制

C. 沿用了郡县制 D. 完善了编户制

8. 秦汉之际,匈奴社会发展较快。主要原因在于

A. 游牧生活 B. 完成封建化 C. 昭君出塞 D. 与中原交往

9. 秦汉时期,东亚文化圈形成并产生世界性影响的原因有

①秦汉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③汉朝的政策有利于对外交往 ④从海上沟通东西外交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10. 两汉之际,地处丝绸之路两端的国家是

A. 汉��身毒 B. 汉��安息

C. 汉��大食 D. 汉��大秦

11.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自战国到汉朝编定并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四部医典》

12. 下列观点分别出自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③“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④“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

A. ①王充②荀子③董仲舒④韩非子 B. ①董仲舒②荀子③韩非子④王充

C. ①王充②董仲舒③荀子④韩非子 D. ①董仲舒②韩非子③荀子④王充

13. 魏晋时期,农耕生产方式向北方边地扩展,得到开发的是

①关中地区 ②河套地区 ③河西走廊 ④辽东地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4. 魏晋时期,道教发生重大变化。葛洪在其中的重要贡献是

A. 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 B. 吸收佛教教义

C. 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D. 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

15. 唐朝全盛时期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此时在位的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6. 下列对租庸调制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租”、“调”规定源于北魏 B. 隋朝以“庸”代役有年龄限制

C. “租”是交纳给地主的地租 D. “调”为交纳绢、布等纺织物

17. 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思想

A. “法不阿贵” B. “等贵贱,均贫富”

C. “政在得民” D. “为田开阡陌封疆”

18. 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大量运往洛阳等地

①标志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②反映了南方经济地位上升

③体现了大运河的交通动脉作用 ④说明南北经济交流加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 唐朝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A. 洪州 B. 宣州 C. 洛阳 D. 益州

20. 下列关于隋唐钱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隋时使用五铢钱

B. 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颁行“开元通宝”

C. “开元通宝”为唐朝通用货币

D. “开元通宝”成为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

21. 下列关于隋唐商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里有固定的市场

B. 市中有邸店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C. 胡商遍布各大商业都会

D. 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22. 唐太宗时期设置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是

A. 安西都护府 B. 西域都护

C. 北庭都护府 D. 瀚海都督府

23. 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

A. 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B. 南亚次大陆、南洋诸岛

C. 南亚次大陆、日本列岛 D. 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

24. 唐朝对东亚、西亚均产生影响的是

A. 政治制度 B. 科学技术 C. 土地制度 D. 儒家思想

25. 唐宋时期,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相似的是

①削弱和控制地方军事力量 ②控制地方的司法权

③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④完善、发展科举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6. (宋)李纲在《述怀》诗中写道:“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这首诗写作于下列哪一事件前后

A. 长庆会盟 B. 澶渊之盟 C. 靖康之变 D. 绍兴和议

27.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以下各项变法措施反映了这一思想的是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青苗法 D. 将兵法

28. 宋辽和议、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的相同点是

A. 确立了和议双方的君臣关系 B. 和议基础是双方力量均衡

C. 和议未能形成和平局面 D. 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态势

29. 元朝时民族融合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是

A. 中原汉族人民迁居到边疆地区 B. 边疆各族人民迁入中原和江南

C. 在融合中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D. 统治者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30. 生活在宋朝时期的人们,可能做到

①借助指南针进行航海活动 ②使用简仪和高表进行天文测量

③阅读《梦溪笔谈》获得新知 ④欣赏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1. 历史上的名言警句是先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能给我们很多启迪。下列名言警句出现在宋元之际的是

A.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32. 确定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的历法是

A. 《太初历》 B. 《大衍历》 C. “十二气历” D. 《授时历》

33. 明朝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

A. 行政和军政 B. 民政和军政 C. 民政和财政 D. 监察和司法

34. 以下关于八旗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努尔哈赤创建于清朝建立之初 B. 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C. 实行“番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D. 阻碍了建州女真的社会发展

35. 明朝后期开始,中国的赋税基本上是征收货币。对于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6. 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包括

①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③北京和南京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 ④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7. 明清时期,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 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使农民购买力下降,商品市场狭小 D. 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38. 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 设置行政机构 B. 抵御外国入侵

C. 实行改土归流 D. 册封土著首领

39. 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包括

A. 抵制了西方工业品倾销 B. 妨碍中外文化交流

C. 禁绝了对外贸易活动 D. 限制商业资本发展

40. 以下各项体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化或思想意识影响的是

A. 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 B. 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期

C. “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D. 话本和戏剧的出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小5题,41题、42题各20分,43题6分,44题8分,45题6分,共60分。)

41. (20分)选拔官员,延揽人才是关乎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大事,古代历史上选官制度的变化明显地呈现出几个阶段。

回答以下问题:

(1)“与分封制相适应,……三代时期(夏、商、周)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依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是如何被废止的?(6分)

(2)两汉时期如何选拔官员?这种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6分)

(3)隋唐以后,选官制度有何变化?试分析这种变化的进步性。(8分)

42. (20分)中部崛起是我国近年提出的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六省。

回答以下问题:

(1)河南自古称“中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依据古代建都历史,简要说明自先秦至唐宋,今河南作为政治中心的重要地位。(6分)

(2)湖南、湖北、江西开发晚于山西、河南,但是后来居上,到了明清时期,湖广平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民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简述自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两湖、江西的开发历程。(6分)

(3)汉唐时期,黄淮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历代政府注意“招抚流民,奖励开荒,经营水利”。这一地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繁。北宋将领杜充为阻挡金兵南下,扒开黄河河堤,此后,“黄河长期南泛夺淮入海”。“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依据以上材料,分析黄淮平原兴衰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从中能得到什么经验教训?(8分)

43. 参考下图,简要说明火药的发明和我国火药武器发展过程。(6分)

44. 依据下图,说明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趋势。(4分)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45. 《元史·许衡传》载,许衡曾对元世祖忽必烈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

元世祖为巩固统治,在政权建设上采取了什么“汉法”?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又有什么创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6
河南是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经济军事。。发达。且靠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此建都可巩固国防。(粮食的重要产地、经济繁荣地区)
宋更是以河南做为首都。。。。

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湖,江西的经济落后,发展缓慢,但由于南北朝对立,北方连年征战,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之中,大多数人迁居南方。且南方少战事,地广,水多,就之经济发展超过北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26
河南是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经济军事。。发达。且靠近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此建都可巩固国防。(粮食的重要产地、经济繁荣地区)
宋更是以河南做为首都。。。。
第3个回答  2008-10-26
古代的都城有一个规律 从西向东 从南至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