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性价比的背后,除了省钱还有什么?

如题所述

霍格沃兹校徽、9¾ 站台、金色飞贼......因为一场发布会,这周,北京环球影城的魔法气息席卷了整个微博数码圈,Redmi 联手哈利·波特 IP 在这里发布了新产品,Note 12 Turbo。

环球影城以西 5 公里,95 后奶爸王小博破天荒地没在这个点哄他宝贝女儿,而是在屏幕前盯着这场发布会。

之所以用「破天荒」来形容,一方面,我单纯是想借着码字之便出口恶气,谁让某些人天天炫耀他有个闺女;另一方面,我也很难理解他为何会对一台来自红米的非旗舰机有如此大的热忱(没有任何说红米不好的意思,存在即正义),谁让某些人的手机、平板、电脑三件套都印着苹果标不说,还不是「Pro」就是「Max」。

王小博对红米 Note 12 Turbo 的狂热,我大概也就在一周内听他提了三千六百次。甚至在发布会开始前 2 小时,他还到处打听有没有能去到现场的机会。

我问他,「你喜欢它什么」?王小博没有长篇大论一二三,只以「嗨嗨嗨」和付款订单截图作答。

翻翻微博搞机圈,我通篇看到的是一个字,值,两千来块给你这配置,还要什么自行车;再看看市场反应,红米说,Note 12 Turbo 「只用了 2.5 小时,刷新 2023 业界全天纪录」,你的身边或许也有几个「王小博」。

而这样的情况在这周已经是第二次了,红米之前的例子来自车圈,上汽飞凡 F7。

价格彩蛋

今年元宵节的前一天,上海安亭,飞凡汽车总部二楼小会议室里,一张长桌两侧坐满了人,一边是飞凡公关、市场口的相关领导,一边是媒体,其中包括三位车圈顶流 KOL。

临近饭点,每把椅子面前都摆了一份简单外卖,大家边吃边聊,因此众人也显得更松弛一些。

在 2023 年初的时间点,「价格」是怎么也躲不过去的话题,而飞凡首先释放出沟通的诚意,「就差一天,也没必要瞒着各位老师了,F7 的预售价定在 28-35 万元」,这个价格并没能让媒体的表情产生什么波动。

它算不上贵。5 米车长,3 米轴距的实车就摆在楼下,足够舒适的座椅,眼熟但挑不出大错的内饰,掀背的尾门设计......无论是从硬件参数,还是静态细节,飞凡或许不是那么擅长打造产品爆点,但飞凡比很多品牌都精通什么是好的实际体验。

它也算不上便宜。在近似的价格段,飞凡 F7 需要面对 2-3 款已经开始跑量的竞品。而飞凡由于品牌独立后的第一款产品 R7 表现一般,在今年这场新能源肉搏战中,飞凡急需一款能让它破局且站稳脚跟的产品,定价算得上是降价大潮中最快的一把刀,但在座的媒体都觉得飞凡这把刀可以磨得再快一些。

这一磨,就是 50 天。3 月 28 日,飞凡 F7 正式上市。此前 28-35 万元的预售价摆在那里,可以预期到调低售价,很多人都说飞凡要奋力一搏了,但很多人预期不到飞凡「奋力」的力道。20.99-30.19 万元的价格一出,热度四起。

而「2」字打头还不是飞凡 F7 的底线,别忘了,它是可以换电的,在选择了电池租赁方案后,即便最低配版本当前还不可下订,77 度电的进阶版门槛也直接下探到了 15 万元以下。

如果说,红米 Note 12 Turbo 的价格惊喜来自于不同存储版本间的极小售价差距,那么飞凡 F7 就是真的在绝对售价上给了市场一点出其不意。

还是那句话,别忘了,这是辆车长 5 米,轴距 3 米的纯电轿车,而飞凡 App 后台暴增的并发浏览量数据,也顺便考验了一把飞凡 IT 团队应急扩容的水平。

这只桶的板有点密

我把飞凡 F7 和红米 Note 12 Turbo 放在一起说,可能飞凡会有点不高兴(好吧,敲完这句话后红米也很可能不高兴)。

Anyway,我仍然觉得这两款不同领域的产品在某些特征上是有相似点的,比如上面说过的价格策略,比如下面我想讲的产品力。

智能手机在中国普及了十来年,厂商间的相互内卷已经把用户教育得足够「参数敏感」,因此如果只凭低价这一招很难吸引到用户的钱包,而红米 Note 12 Turbo 的「值」也是建立在「性能够用」之上的。

首发高通骁龙 7Gen2+(差不多可以看做是 8Gen1+ 的弟弟),LPDDR5 + UFS3.1(完美继承 8Gen1+ 规格),MIUI14(虽然可以再去微博催催金凡),SOC + 存储 + 系统,对于一台手机而言,稳住这三条底线,大概就能确保流畅 App 体验,这也是大伙儿被价格特点击中时,可以无脑冲的一大理由。

但汽车不是这样。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势力把手机厂商的「参数流」引入了汽车行业,而我们又试了一些「纸面参数天花板,实际体验脚底板」的新车后,我越发理解为什么说「汽车是一项多学科、多领域相互交叉的系统性工程载体」。

翻译成人话,它或许搭载了功率很高的双电机,但你不知道它的响应速度、动力输出特性;它或许用上了全铝合金材质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挂,但你不知道它甚至可能比不上某些传统车企的板车悬挂;它或许标配高通骁龙 8155 芯片,但你不知道它的车机 Bug 可以多到何种程度......总之,参数很重要,但硬件参数只是整个木桶中的一片或几片板,而我对一台车的观感往往也变成了一个类似「拉清单」的过程。

拉清单了

因此,在第一次看到飞凡 F7 的硬件指标时,5 米车身,3 米轴距,400kW、700Nm 双电机,零百加速 3.7 秒,90 度电池包,CLTC 600km 续航,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嗯,就,还不错?这种平淡无波澜的反应就是新势力相互内卷之下的真实写照。

纸面参数,OK。

第一次看到飞凡 F7 实车时,外观,尤其是前后灯组的设计,虽说和已上市的蔚来 ET5 很是神似,但拉开到整台车的姿态,飞凡 F7 显然是不同尺寸定位的车型,更舒展,同时也和谐。

内饰,虽然从三联屏到座椅调节开关,都像极了奔驰,但车内氛围至少不会让人反感。座椅,抛开巴不巴赫的,至少在静态下,它够软,包裹性也好,尤其是后排头部空间,即便是一米八的大个儿,也没出现「头顶天幕玻璃」的尴尬场面。

静态感受,OK。

第一次开到飞凡 F7 时,巴赫座椅没白吹,开起来了 F7 的座椅依然舒服。动力,不光峰值输出没的说,飞凡还是目前国内厂商中, 我认为单踏板逻辑做得最好的品牌。

悬挂,坦白说我觉得取向有些偏硬,和舒适的风格有些跑偏,但好在座椅扳回好几城,这些有的没的抱怨我都是在驾驶位上才感受到的,一旦切换到乘客位,爱谁谁。

能耗,16kWh/100km,实打实的近 500km 续航,非常可以了。智驾高速 NOA 领航,我甚至向飞凡的人提议,这完全可以来一场真刀真枪的「北京五环路领航横评」,飞凡 F7 绝对不虚市面上所有搭载了激光雷达的对手。

关键使用体验,OKK。

「关键」这个词很灵性,因为飞凡 F7 当然不完美。

    单踏板国内最好,但比起特斯拉,它还是在抬脚和制动之间有一段明显的延迟;悬挂偏硬,这一点在方向盘的触感上反馈最明显,即便是平整的环路,我依然能感受到从车轮传来的持续不断的稀碎震动,我不觉得这是路感,更像是单纯的驾驶感不高级;车机虽然用了 8155,虽然屏幕很大,但目前功能非常有限,还是不是会有卡顿的现象;高速领航面对匝道汇入主路前突然变宽的车道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后车门后侧有突出一大块包裹上轮拱的部分,导致后排乘客在狭窄停车位中,会比其他同样宽度的车更难下车。

但瑕不掩瑜,「关键」这个词依然很灵性,搭配飞凡 F7 非常有诚意的上市价格,我们为什么要苛求完美?这世上又哪有什么完美?

给个结论,飞凡 F7,真心可冲。

只不过,即便很多人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以上 800 字所讲的内容(当然了,这完全是我们能力不足的铁证),周二晚上他们依然激情下单了,只因为便宜?

写在最后

三年管控,一朝放开,很多人觉得 2023 充满了希望,我也一样。但老百姓口袋里的余额大多需要以时间来积累。

三年之后,「20 万的 C6 老气横秋,12 万的 C6 成熟稳重」告诉我,可能真的只是因为便宜。

「当我们能用一样的价钱买到一辆尺寸更大,级别更高的车时,为什么不呢」?

面对这个问题,过去我大概会秉着「一分钱一分货」理论予以回击,但现在,第一,我们要感谢国内汽车供应链的整体大发展,只要是正经造车的,我们现在很难遇到一辆啥也不是的破玩意了;第二,我们要感叹飞凡正所处的特殊阶段,一方面,这个新品牌正承受着巨大的存在必要性压力,另一方面,有上汽做后盾的它的确也拥有更多的底气。

因此,没必要怀疑飞凡的奋力一击,飞凡 F7 真的还挺有诚意;大可以亲自去试试老炮儿味的新势力,更何况飞凡 F7 真的还有点东西。

就如同奶爸王小博沉迷红米 Note 12 Turbo 那样,这何尝不是消费观日趋成熟的一种表现。

尤其是当我的另一个「富二代」好友昨天也下单了一台红米 Note 12 Turbo 时。

啥也不说了,好好挣钱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追风逐电蓝莓0154,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