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水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阳水的定义 5 阳水的病因病机 6 阳水的症状 7 阳水的辨证治疗
      7.1 阳水的方药治疗 7.2 阳水的针灸治疗
        7.2.1 方一 7.2.2 方二
      7.3 阳水的艾灸疗法 7.4 风水相搏证
        7.4.1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症状 7.4.2 证候分析 7.4.3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方药治疗 7.4.4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针灸治疗
      7.5 湿毒侵淫证
        7.5.1 阳水·湿毒侵淫的症状 7.5.2 证候分析 7.5.3 治法 7.5.4 阳水·湿毒侵淫的方药治疗
      7.6 水湿浸渍证
        7.6.1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症状 7.6.2 证候分析 7.6.3 治法 7.6.4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方药治疗
      7.7 湿热壅盛证
        7.7.1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症状 7.7.2 证候分析 7.7.3 治法 7.7.4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方药治疗
    8 关于水肿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水的方剂 2 治疗阳水的穴位 3 治疗阳水的中成药 4 阳水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阳水 * 阳水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áng shuǐ

2 英文参考

yang edem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ang edem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阳水(yang edema[1][2])为病证名[3]。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3]。指外邪侵袭,腠理闭塞,或气机不畅而致水液泛滥,以面部先肿,肿势明显,按之凹陷即起,病体不虚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1]。多属实证[3]。治宜祛邪为主[4]。

《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

《丹溪心法·水肿》:“阳病水兼阳证者,脉必沉数……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

《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

4 阳水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阳水是指以面部先肿,肿势明显,按之凹陷即起,病体不虚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阳水是指外邪侵袭,腠理闭塞,或气机不畅而致水液泛滥,以面部先肿,肿势明显,按之凹陷即起,病体不虚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病[1]。

阳水为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3]。

5 阳水的病因病机

阳水多属实证[3]。因外感风、寒、湿、热、暑邪等所致[3]。《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证。”

6 阳水的症状

《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

风邪袭肺者发病急,初起面目浮肿,继则遍及全身,小便不利;偏于寒者,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偏于风热者,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湿邪困脾者全身浮肿,以四肢为重,小便短少,神疲乏力,纳差胸闷,苔白腻,脉濡缓。

7 阳水的辨证治疗

阳水的治疗宜发汗、利水及攻下等法[3]。

7.1 阳水的方药治疗

阳水治宜发汗、利水及攻下等法。凡肺气失宣,三焦壅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起病即见恶寒发热,咳嗽咽痛,面部浮肿,小便短少,苔薄脉浮等证,宜疏风宣肺,清热利水,如越婢汤、五皮饮等方。若见浮肿不退,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腹胀满,苔黄脉数等实证,宜清热逐水,用八正散、疏凿饮子等。[3]

攻逐一法,为历来治阳水肿甚常用之法。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但需视病情需要而定。一般来说,病起不久,肿势较甚,正气尚旺,此时抓紧病机,以祛水为急务,适当选用攻下逐水药,使水邪速从大小便而去,俟水退后,再议调补,以善其后。病在后期,脾肾双亏而水肿尤甚,若强攻之,虽水退可暂安一时,但攻逐之药,多易伤正,究属病根未除,待水邪复来,势必更为凶猛,病情反而加重,正如《丹溪心法·水肿》中所指出:“不可过用芫花、大戟、甘遂猛烈之剂,一发不收,吾恐峻决者易,固闭者难,水气复来而无以治之也。”所以逐水峻药应慎用。

7.2 阳水的针灸治疗

7.2.1 方一

治则:疏风宣肺,健脾利水

处方:肺俞 列缺 三焦俞 水分 阴陵泉

方义:上部肿甚,治宜散发,肺俞乃肺经之气转输之处,配肺络列缺以宣肺,通调水道;三焦俞调整气化功能;水分可分清浊为治水要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可健脾利湿行水。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2.2 方二

处方:取三焦俞、水分、气海、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为主[5]。

随证配穴:阳水加阳陵泉、复溜、合谷;面部肿甚加人中、前顶[5]。

7.3 阳水的艾灸疗法

[6]

选穴:水分、肺俞、三焦俞、阴陵泉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小艾炷,每穴10壮,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水肿消退,诸证消失为止。

7.4 风水相搏证

阳水·风水相搏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intermingling of wind and water[1])是指风邪袭肺,宣降失常,水湿泛溢肌肤,以眼睑头面水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泽,按之凹陷易复,来势迅速,兼恶寒、发热,无汗,咽痛,小便短少,苔薄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7]。

7.4.1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症状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易复,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8][9]

7.4.2 证候分析

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见恶风,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全身浮肿等症。肺位上焦,宣发受阻,水液停滞,故水肿先见眼睑头面;肃降失常,决渎不利,水津不能输布,溢于肌肤,迅即波及全身。风属阳邪,风水相搏,故皮肤光亮、凹陷易复。由于风邪引发,可见发热咽痛及咳嗽等肺卫表证。若风邪兼热则咽喉红肿热痛,舌质红,脉浮滑数。若风邪兼寒,邪在肌表,卫阳被遏,肺气不宣,故见恶寒、发热、咳喘。若肿势较甚,阳气内遏,则见沉脉,或沉滑数,或沉紧。[8][9]

7.4.3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方药治疗

[8]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可用越婢加术汤[备注]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方论》):麻黄、石膏、甘草、大枣、白术、生姜加减。方中麻黄宣散肺气,发汗解表,以去在表之水气;生石膏解肌清热;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化湿,有崇土制水之意。可酌加浮萍,泽泻、茯苓,以助宣肺利水消肿。若咽喉肿痛,可加板蓝根、桔梗、连翘,以清咽散结解毒;若热重尿少,可加鲜茅根清热利尿。若属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防风、桂枝,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若见咳喘较甚,可加前胡、杏仁,降气止喘。若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则用防己黄芪汤[备注]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方论》):防己、白术、黄芪、甘草、生姜、大枣加减,以助卫行水。

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型论治。

7.4.4 阳水·风水相搏证的针灸治疗

[9]

治法:疏散风邪,宣肺利水。

选穴:以背俞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肺俞、尺泽、外关、合谷、阴陵泉、三焦俞。

随证配穴:面部肿甚者,加水沟。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上部肿甚,治宜发散。本方取肺俞配尺泽宣肺,外关配合谷发汗疏风,使在表的风水得从汗解。佐以三焦俞

通调水道,阴陵泉健脾利水,使在里的水湿下输膀胱。表里分消,可疏风消肿。

7.5 湿毒侵淫证

7.5.1 阳水·湿毒侵淫的症状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者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8]。

7.5.2 证候分析

肌肤乃脾肺所主之域,故肌肤疮痍。湿毒未能及时清解消散,内归脏腑,使中焦脾胃不能运化水湿,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使肺不能通调水道而小便不利。风为百病之长,故病之初起,多兼风邪,是以肿起眼睑,迅及全身,有恶风发热之象。其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是风邪夹湿毒所致。[8]

7.5.3 治法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8]。

7.5.4 阳水·湿毒侵淫的方药治疗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备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生梓白皮、连轺、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合五味消毒饮[备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前方中麻黄、杏仁、桑白皮等,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后方以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强清解湿毒之力。若脓毒甚者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若湿盛而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若风盛而瘙痒者,加白藓皮、地肤子;若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若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8]

7.6 水湿浸渍证

阳水·水湿浸渍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retention and diffusion of waterdamp[1])是指水湿内盛,浸渍肌肤,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以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舌淡,苔白腻,脉沉缓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7]。

7.6.1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症状

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8]。

7.6.2 证候分析

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滞不行,以致肢体浮肿不退。水湿内聚,三焦决凟失司,膀胱气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湿日增而无出路,横溢肌肤,所以肿势日甚,按之没指。脾为湿困,阳气不得舒展,故见身重神疲,胸闷,纳呆,泛恶等症。苔白腻,脉沉缓,亦为湿胜脾弱之象。湿为粘腻之邪,不易骤化,故病程较长。[8]

7.6.3 治法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8]。

7.6.4 阳水·水湿浸渍证的方药治疗

五皮饮[备注]五皮饮(《中藏经》)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合胃苓汤[备注]三圣散(《儒门事亲》):瓜蒂、防风、藜芦。前方以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湿利水;后方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苍术、厚朴燥湿健脾;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8]

7.7 湿热壅盛证

阳水·湿热蕴结证(yang edema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是指湿热内蕴,水湿外泛肌肤,以浮肿较剧,肌肤绷紧,腹大胀满,胸闷烦热,气粗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阳水证候[7]。

7.7.1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症状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于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8]。

7.7.2 证候分析

水湿之邪,郁而化热,或湿热之邪壅于肌肤经隧之间,故遍身浮肿而皮肤绷急光亮。由于湿热壅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故见胸脘痞闷。若热邪偏重者,津液被耗,故见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均为湿热之征。[8]

7.7.3 治法

分利湿热[8]。

7.7.4 阳水·湿热蕴结证的方药治疗

[8]

疏凿饮子[备注]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商陆、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槟榔、生姜、羌活、秦艽。方中羌活、秦艽疏风透表,使在表之水气从汗而疏解。以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协同羌活、秦艽以去肌肤之水。用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协同商陆、槟榔通利二便,使在里之水邪从下而夺。疏表有利于通里,通里有助于疏表,如此上下表里分消走泄,使湿热之邪得以清利,则肿势自消。

若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可合己椒苈黄丸[备注]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论》):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以助攻泻之力,使水从大便而泄。

若肿势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者,为水在胸中,上迫于肺,肺气不降,宜泻肺行水,可用五苓散[备注]五苓散(《伤寒论》):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五皮散[备注]五皮饮(《中藏经》)桑白皮、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等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备注]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方论》):葶苈子、大枣,以泻胸中之水。

若湿热久羁,亦可化燥伤阴,故有水肿与伤阴并见之象。一则水湿潴留而水肿,一则津液亏耗而口咽干燥,大便于结。当此之时,滋阴有助水邪之弊,利水又虑伤阴,治疗上颇感棘手,治当兼顾,可用《伤寒论》猪苓汤[备注]猪苓汤(《伤寒论》):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滑石清利水邪,阿胶滋养阴血,共奏滋阴清热利水之功。

若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及血络,可见尿痛、尿血等症,酌加凉血止血药,如大小蓟、白茅根等药。

8 关于水肿

水肿(edema[1][2])为病名[5][4]。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又称水气[5]。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4]。是以肌肤浮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1]。患者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8]。水肿一证,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膀胱气化不利,发生水肿。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阳水、阴水两类。感受外邪而发,发病较急,多从头面部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上为著,病位多在肺脾,多属实证,为阳水;内虚者发病较缓,多从足跗先肿,肿势以腰部以下为剧,病位在脾肾,多为虚证,为阴水[8][9][4]。

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发汗、利尿、攻逐、健脾、温肾、降浊、化瘀等。如经一般常法治疗不应,或有瘀血征象者,可参合应用活血化瘀法[8]。以上诸法,或单用,或合用,均视病情需要而选择[8]。针灸治疗本证有一定效果,在改善症状、增强体质、减少反复发作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内科的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心源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肾病性(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肝病性(如肝硬化)水肿、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患[8][9]。

详见水肿条。

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