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多提了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多提折旧,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调整,不用调整成本。因为,成本已经结转到利润中了。计提折旧是公司财务处理时,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旧费用。

1、调整上年多提折旧

借:累计折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结转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扩展资料: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处理方法

有关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属于会计差错更正,笔者认为可将其分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非日后事项两种情况。各种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必须具体分析。

(一)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

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即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则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8条及《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会计处理程序如下:

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应调增利润(上年少计收益、多计费用)时记贷方、应调减利润(上年少计费用、多计收益)时记借方。

②作所得税纳税调整。补交所得税时,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冲减多交所得税时作相反的分录。

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④调整盈余公积计提数。补提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记“盈余公积”账户;冲减多提盈余公积时作相反的分录。

⑤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以及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如果提供比较会计报表,还应调整相关会计报表的上年数。

(二)非日后事项的损益调整

如果企业所发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按新《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新《企业会计制度》第133条将非日后事项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两类。

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也就是说根据重要性原则将其视同日后事项处理,处理方法同日后事项。非重大会计差错“应当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

会计处理程序如下:

①将需要调整的损益数结转至“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调整方法同日后事项。

②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③有关纳税调整并入当期期末所得税计算时一并进行;有关盈余公积的调整并入当期期末利润分配中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7

如果是当年多提折旧的话: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科目。

如果企业属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无论企业如何动作都不管,要求年度还是当年多提折旧,即通常不采用追溯法。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扩展资料:

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300000-5000)/10=29500元。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乘以预计使用的工作总量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乙企业有一辆专门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当月行驶30000公里,要求计算卡车的月折旧额。

解: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月折旧额=30000×0.1=3000元。

如今最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这种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