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

3、文化传承与理解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

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扩展资料: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的方法:

1、语文思维培养的价值,在于发掘学习材料的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提升思维的范畴、内容、深广精度。

2、语文听说读写教学中,要投放激活思维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分享策略、多媒介融合策略。把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起来。学习者在阅读思维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换、信息加工、信息再造,使思维不断调整,逐渐系统化、条理化、具体化,更富于开放性、连贯性、独特性。

3、思维训练过程中,学习者认知水平和探索兴趣,影响思维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所以应该恰当设置思维训练目标,选择合适学习内容,设计核心问题和子问题,任务驱动,问题导学。

书本中的系列问题激发了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者为解决问题主动阅读,发散思维、推测、求证,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享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8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哪四个素养


语文四大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审美鉴赏与创_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