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里建了一所“豪华”学校,汪育红是怎么做到的?

如题所述

一座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拥有这样一所略显“豪华”的留守儿童学校,有些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背后,是另一个“奇迹”。

2009年,汪育红的身后是364名留守儿童。那时的留守儿童学校还是课外托管的模式,规模不足现在的五分之一。每天放学之后,孩子们从县城的各个方向陆续聚拢到汪育红的屋檐下。

每天,看着孩子们读书写作业,为他们做几道拿手菜,听听“小大人”们的成长烦恼……简单的幸福,周而复始。直到一次,在辅导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时,她终于意识到,这样的陪伴对孩子来说远远不够。

“他写作文,迟迟不落笔,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他说题目是《快乐的课外生活》,他不知道怎么写。每天一放学就要应付写不完的作业,哪有什么快乐的课外生活呀?”这个问题,她一时无法回答。

汪育红决定,要建一所规模更大的全日制寄宿学校。

建新学校,办学资质、用地资格、资金压力……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就有多少阻力难题。一个人在县城里奔走许久,失败了无数次后,她终于看到了希望。一位工厂主听说了她的故事,主动为她贷款担保;教育局通过了她的办学申请;几经波折,15亩教学用地终于拿下……好消息接踵而至。

2013年,在众人的托举下,一座崭新的学校在歙县古城不远处拔地而起。剪彩那天,汪育红甚至有些恍惚,不太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教学楼里,孩子们可以跟非遗传承人学习竹编,或者在美术室里画一张家乡的风景画,或者在排练厅里拉上小伙伴跳一支舞。操场上,少年们跑得飞快,脚下生风,眼里有光。

许多年前,在安徽歙县溪头镇的一个山村学校,有位老师课后留下了一道思考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儿认真地一笔一画地写上,“当一名老师”。

18岁时,汪育红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1999年,从师专毕业的她,进入了歙县黄村乡石门小学任教。

瘦削的她和孩子们混在一起,不像老师,更像姐姐。条件艰苦的山村学校里,这位姐姐总是拉起弟弟妹妹们的手,带着他们咿咿呀呀地朗读课文。下课之后,她又和孩子们一起,幻化成山间田野里的一股风,和笑声一起吹进村子里的每个角落。

四年后,禁不住家人的苦苦相劝,汪育红考入了县城的一家银行。“银行工作轻松、待遇很好,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汪育红说。生活波澜不惊,她也嫁给爱情,开始关心起柴米油盐。一切归于平静。未来,仿佛已经全部装进眼底。直到一天,她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新闻,一个留守儿童因管护不周,严重烧伤。

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那些学生,她再也不敢往下想。汪育红动了辞职的念头。她想办一所托管学校,给留守儿童们一个“家”。辞职后的一个多星期,汪育红每天瞒着父母,上午假装去上班,实际是在外寻找办学场地,下午再“按点回家”。直到有一天,父母早上买完菜去银行找她,才得知女儿已经离职。

顾不上和家人解释,2005年8月,她带上自己的一点积蓄,孤注一掷,开始创业。“说实话,一开始我们都不看好这个事。也心疼她,一个人这么拼,太辛苦了。”汪育红的爱人江跃忠说,那时家里人甚至希望她能“知难而退”,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上。

“教室是租的,桌椅是赊的,教课是我,烧饭是我,洗衣服还是我。”学校初创期,没有帮手,又囊中羞涩,瘦小的汪育红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承担所有。半年后,一个春寒料峭的早上,在租赁来的旧旅社里,20多名留守儿童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那所山村小学。披肩发、穿职业装,她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像老师,也像妈妈。

十五年,她目送着一批批学生带着希望和从容离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王玉红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她心中有孩子,深刻的爱着孩子们,处处为孩子们着想。不想看到留守儿童比别的孩子低一等,她要让留守儿童一样享受高质量的教学硬件。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信念,她勇往直前,一个人在县城里奔走许久,失败过很多次,才在好心人的担保下贷了款,建起了一所全日制留守儿童封闭学校。
第2个回答  2020-11-25
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里建了一所豪华学校,汪玉红其实就是凭着自己的努力,然后自己创造资金的支持,做到了这么优秀的。
第3个回答  2020-11-24
用心做到的,她有这个心,所以她尽最大的努力筹集到相应的设备。
第4个回答  2020-11-21
人口不足50万的小城里建了一所“豪华”学校,汪育红是这样做到的,他为了重新建设奔走多年,一个工厂企业老板听说了他的故事,主动为他贷款盖房担保,最后教育局通过了他的审核,最后成功建成了现在的学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