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

前天吃饭的时候,舅妈说瓷器卖不掉砸了也没有降价便宜卖,其儿媳说砸了也不便宜卖,主要是保证市场“供求”,而不至于便宜卖了影响整个市场瓷器价格的下降。并且举了1929年经济危机牛奶卖不掉?倒掉的例子。在此我想问问,他们真的降价销售,不是能够减少损失吗?为什么非要把牛奶倒掉呢?为什么把瓷器摔碎也不便宜卖呢?希望懂得经济的朋友帮我仔细分析一下。最好能给出比较明了的答案。先谢谢了
在29年的经济危机中,很多企业都倒闭了,经济危机如何让一个企业从繁华变成倒闭的?

经济危机概述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经济危机的定义:指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具体表现是: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许多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整个社会经济陷入瘫痪和混乱状态。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周期性。也叫——经济恐慌。
编辑本段产生经济危机原因
经济危机可能是:
★经济政策错误
★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自然灾害
★全球化的后果
★金融政策错误
★放的次贷过于大
编辑本段经济危机的后果
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
★社会动乱
★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政变
★战争
编辑本段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经济危机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
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主要是在货币、金融危机方面。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利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是: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编辑本段经济危机的特征
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编辑本段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288页)。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在资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统一指挥下,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基本上陷于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比例关系的失调,特别是生产与需要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失调,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把社会生产割裂开来,资本家们各行其是。各生产部门比例的不协调,是资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经常现象,而按比例的发展,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运动中的个别情况。严重比例失调是引起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追逐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所有资本家都拼命发展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增长,商品卖不出去,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引起经济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以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它们的结合,才不可避免地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地遭到破坏,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3963.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8
市场每天消耗10000斤奶,10家实力相当企业供应,每家每天1000斤,当消耗减少为9000斤时,我们知道生产过剩了,有一家要被淘汰,势必被动降价来维持生存,降价!降价!降价!最后只剩成本了------这是恶性循环!!!
--------------------------------
但是本人分析:前期原材料费高位运行导致产品成本下不来,是普遍现象,现在原料大副降价竞争加剧!是企业面临亏损的直接原因,你舅妈的企业如果已经垄断了一方市场她完全可以这样决定。如果没有,最好的选择是重新核算成本以最快的速度甩货(回收资金),目前亏损是很多人都不愿接受的现实,以最短时间迎来廉价原料投入生产,(同样困难人人有)这是对竞争对手最沉重打击!我们不能忽视“降价----企业启死回生的一剂良方”商场如战场,危机背后是机遇,要迎难而上。愿你舅妈的企业成长为“沙漠中的仙人掌”。降价,销售环节要出问题必须重点加强!(领导的决策会影响企业的命运!市场庞大,生产企业无法联手只能出此下策)
第2个回答  2008-10-21
这都想不通?这始终还是供求的关系,你想象一下,所有的瓷器都低价卖出去了,大家也都用最低的价钱拥有了自己所喜爱的瓷器,市场的需求还有吗?反正大家都不低价卖,市场的需求还是照样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后价格自然就上来了,到时会搛的更多;从这点来看你舅妈的瓷器生意肯定做的挺大,当然我也挺欣赏你舅妈的这种气魄(也正因为这种气魄相信她会更成功),一般的生意人很少做到这一点!
第3个回答  2008-10-21
这个就是所谓的效率和公平了~~

像过剩牛奶直接低价卖给穷人(低于成本价),但是那样的话就意味了给富人的牛奶也必须是这个价格,那么对于牛奶生产商而言,以低于成本价来进行销售是不可以接受的,同时这对之前富人以较高的价格购买牛奶是不公平的,那部分富人可能会对该企业的做法表示抗议,并且减少该企业产品的用量,那么企业的损失将更为严重。

这时应该做的是现消耗库存,然后在未来的期间内减产,在某一合理的价格上达到供求平衡。这样企业损失的只是一部分库存而已,对于未来的持续经营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10-21
资本家有1000斤牛奶 市场需求也是1000斤
每斤2元钱 正常情况下 可卖2000元钱

危机来了,生产过剩,市场只需求500斤

需求减少一半,1000斤的牛奶就要要求减价,成为5角钱一斤/
那么1000斤 全卖光也就是500元。

如果资本家把牛奶减少500斤市场供给,那么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等价。那么还是2元的价格 。500斤乘以2还是1000元

降价的时候只能赚500 而人为的减少市场供给那么就可以赚到1000

可能我的数据举的不合理 不过,原理应该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