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臣之力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1. 文言文《非臣之力》的翻译

晋平公问叔向:“当年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凭借自己的力量匡扶天下,我不知道这是大臣的能力,还是君主的能力?”叔向回答说:“管仲善于主宰天下事务,宾胥无善于缝纫,隰朋善于修饰衣边,衣服做好以后,君主抬起手来把衣服穿好,这也是大臣的能力。

君主有什么能力呢?”师旷趴在琴上笑起来。晋平公说:“太师笑什么呢?”师旷回答说:“我在笑叔向回答您的答案。凡是身为大臣的人,就像职掌庖厨烹调出各种美味而向君主进食的厨师一样,君主不吃,哪里敢强求?

我想打个比方:君主就像是土壤,大臣就像是草木,必须要土壤肥美然后草木才可能壮硕高大,这也是君主的能力,大臣哪里有什么能力呢?”

原文: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 力也?”叔向对曰:“管仲善制割,宾胥无善削缝,隰朋善纯缘,衣成,君举而 服之,亦臣之力也,君何力之有?”师旷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师奚笑也?”

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 孰敢强之也。臣请譬之: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亦 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

选自战国晚期韩国公子韩非的《韩非子》。本文讲述的是晋平公向叔向问政,然后叔向和师旷两人给了两种不同见解的历史事迹。

扩展资料:

此文充分的表现出君与臣的关系,只有君明主友好强大,臣才能发挥自己所能,好好辅助君主。

人物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

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

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2. 文言文《非臣之力》的翻译

晋平公问叔向:“当年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凭借自己的力量匡扶天下,我不知道这是大臣的能力,还是君主的能力?”叔向回答说:“管仲善于主宰天下事务,宾胥无善于缝纫,隰朋善于修饰衣边,衣服做好以后,君主抬起手来把衣服穿好,这也是大臣的能力。

君主有什么能力呢?”师旷趴在琴上笑起来。晋平公说:“太师笑什么呢?”师旷回答说:“我在笑叔向回答您的答案。

凡是身为大臣的人,就像职掌庖厨烹调出各种美味而向君主进食的厨师一样,君主不吃,哪里敢强求? 我想打个比方:君主就像是土壤,大臣就像是草木,必须要土壤肥美然后草木才可能壮硕高大,这也是君主的能力,大臣哪里有什么能力呢?” 原文: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 力也?”叔向对曰:“管仲善制割,宾胥无善削缝,隰朋善纯缘,衣成,君举而 服之,亦臣之力也,君何力之有?”师旷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师奚笑也?” 师旷对曰:“臣笑叔向之对君也。

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君弗食, 孰敢强之也。臣请譬之: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亦 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 选自战国晚期韩国公子韩非的《韩非子》。

本文讲述的是晋平公向叔向问政,然后叔向和师旷两人给了两种不同见解的历史事迹。 扩展资料: 此文充分的表现出君与臣的关系,只有君明主友好强大,臣才能发挥自己所能,好好辅助君主。

人物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攻打韩国。

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

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

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3. 文言文景公病水的启示

原文及译文附下供参考:景公病水,卧十数日,夜梦与二日斗,不胜.晏子朝,公曰:「夕者梦与二日斗,而寡人不胜,我其死乎?」晏子对曰:「请召占梦者.」出于闺,使人以车迎占梦者.至,曰:「曷为见召?」晏子曰:「夜者,公梦二日与公斗,不胜.公曰:『寡人死乎?』故请君占梦,是所为也.」占梦者曰:「请反具书.」晏子曰:「毋反书,公所病者,阴也,日者,阳也.一阴不胜二阳,故病将已.以是对.」占梦者入,公曰:「寡人梦与二日斗而不胜,寡人死乎?」占梦者对曰:「公之所病,阴也,日者,阳也.一阴不胜二阳,公病将已.」居三日,公病大愈,公且赐占梦者.占梦者曰:「此非臣之力,晏子教臣也.」公召晏子,且赐之.晏子曰:「占梦者以占之言对,故有益也.使臣言之,则不信矣.此占梦之力也,臣无功焉.」公两赐之,曰:「以晏子不夺人之功,以占梦者不蔽人之能.」齐景公肾脏有病,十几天卧床不起.这一天夜晚,他作了一个恶梦.梦见和两个太阳争斗,最后被打败了.第二天,晏子上朝,景公对他说:“昨天晚上,我梦见和两个太阳争斗被打败了.这是不是 预兆我要死了?” 晏子想想,回答说:“请召见占梦官员,为您占卜吉凶吧.” 说完,晏子出宫,派人用车接来占梦人.占梦人见到晏子,问:“大王有什么事召见我呢?” 晏子告诉他说:“昨天夜晚,大王梦见他和两个太阳争斗,不能取胜.大王说:‘是不是我 要死了?’所以,请您去占卜一下.” 占梦人听了,不假思索地说:“请反其意解释吧.”晏子却说:“请不要那样做.大王所患的疾病属阴.梦中的日头,是阳.一阴不能胜二阳,所以预兆病将全愈,请你这样回答吧.” 占梦人进宫以后,景公说:“我梦见和两个日头争斗而不能取胜,是不是我将要死了?” 占梦人回答道:“大王所患的病属阴,日头是阳.一阴不胜二阳,这是大王病将全愈的吉兆 .”过了三天,景公的病果然全愈了.景公十分高兴,要赏赐占梦人.占梦人说:“这不是我的功劳,是晏子教我这样说的.” 景公听了,就召见晏子,要赏赐他.晏子道:“我的话由占梦人讲,才有效果.如果我 自己说,您一定不信.所以,这是占梦人的功劳,我并没有什么功劳.” 景公同时赏赐了他们,并称赞说:“晏子不争夺别人的功劳,占梦人不隐瞒别人的智慧.”。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此句译为:至道初年,贾黄中患病,诏令返回朝廷.适逢立太子时,选择大臣中有道德威望的人做宾客僚友,贾黄中入选.因久病,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贾黄中也特授 为礼部侍郎.“会建储宫”译为“适逢立太子时”句意完整,为一句,排除AD.“以久疾”译为“因久病”,为一句,故选C. 【参考译文】贾黄中,沧州南皮人.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写文章,能赋诗吟咏.父亲经常让他粗茶淡饭,说:“等到学业完成,才能吃肉.”十五岁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升为著作佐郎.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贾黄中通晓典故,每次审定礼文,增减适当,人们称他称职.岭南平定后,任贾黄中为采访使,他廉洁正直 宽厚,远方的人为此感到安逸.回朝上奏利弊数十项,都符合旨意.选任宣州知州,这一年闹饥荒,百姓大多成为强盗,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米煮成粥,赖以保全性命的数以千计,又设法禁盗,于是流民全部散去.太宗即位,升为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作了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贾黄中为政简单平易,州内秩序井 然.一天,巡视州府,见到一个房间锁得非常牢固,命令打开察看,得到金银珠宝数十柜,价值数百万,是李氏宫廷中遗留之物,马上写表章献上.皇上阅读表章对侍臣说: “不是贾黄中廉洁 谨慎,亡国的财宝,就要玷污法典而害人了.”赐钱三十万.有人举荐贾黄中博学能文,召赴中书考试,授为驾 部员外郎、知制诰.端拱二年,兼任史馆修撰.共两次掌管贡部,大量选拔寒门才俊,任免官吏,鉴定精当.贾黄中早就看重吕端的为人,适值吕端出朝镇守襄阳,贾黄中极力向皇上推荐,因而留在 朝中任枢密直学士,于是参知政事.当世能文有德的贤士,多是贾黄中所举荐提拔,然而他未曾说出,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小心谨慎太过,中书政事常拖延不 决.至道初年,贾黄中患病,诏令返回朝廷.适逢立太子时,选择大臣中有道德威望的人做宾客僚友,贾黄中入选.因久病,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贾黄中也特授为礼部侍郎.贾黄中一向酷爱文献典籍,官居内阁以后,很是欣慰.至道二年,贾黄中因病去世,时年五十六岁.皇帝听说他一生贫困,特别赐钱三十万.在翰林 时,太宗召见 ,询问时政得失,贾黄中只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所思不超出本职,国家军政大事,不是臣所清楚的”皇上却更加重视他,认为他谨慎忠厚.等到他在处理政务时,最终却没有什么建树,当时的评论并不称许他.。

5. 《狄梁公》文言文的翻译

狄仁杰,死后被追赠为梁国公。后人又称其为“狄梁公”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 “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6. 关于诸葛亮的文言文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中的管,萧分别

【有关诸葛亮的诗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筹笔驿》罗隐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经五丈原》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阴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宫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如果有营私舞弊、违犯法律和尽忠行害的人,陛下应交给主管的官吏,由他们评定应得的处罚或奖赏,用来表明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方针.不应偏袒徇私,使得宫内和宫外有不同的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他们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 *** 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陛下都应征询他们,然后再去实施,这样一定能补求欠缺疏漏的地方,获得更好的效果.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贤良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里来访问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我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东吴,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刘备)知道我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诸葛亮).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已经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