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的经济在宿迁排第几

经济和城市大小?

宿迁市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29万。
沭阳,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沭阳县总面积2297平方千米。沭阳古有厚镇、渠头、刘庄口等镇,惜毁于兵火。明清增至36个镇。民国期间,裁镇设9市1乡,后改为10区162乡镇,大小集镇星罗棋布。新中国成立后,区乡屡有更动,至20世纪80年代相对稳定,计35个乡镇(场),另有10多个集市。现辖29个镇、5个乡,1个农场,472个行政村(居)委会,177万人口,是全省人口最多、陆域面积最大的县份,县人民政府驻沭城镇。
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南濒风光秀丽的洪泽湖,东与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
泗洪县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中游,洪泽湖西岸。县域总面积2729.6平方公里,居全省县级最大之一(数第二),辖26个乡镇场。县人民政府驻青阳镇。
宿城区总面积866平方千米。总人口85万人(2004年)。
宿豫区总面积1236平方千米。总人口68万人(2004年)。

参考资料:经济情况发展势头很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19
96年地级宿迁刚成立的时候,排名第一!!

十多年来,尤其一直受到地级宿迁的束缚和剥削,现在倒数第一!
第2个回答  2008-10-29
楼上的都不知道在说什么,泗洪现在在宿迁倒数第一名。其实你到泗洪看看车站就知道了,看逢年过节的时候你能坐上车不?
做为一个泗洪人,有点汗颜。。。
第3个回答  2008-10-21
倒数第一,不过发展很快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3
  基本概况
  泗洪县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中游,洪泽湖西岸。县域总面积2729.6平方公里,居全省县级最大之一(数第二),辖26个乡镇场。县人民政府驻青阳镇。
  泗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人类祖先的发源地之一,早在五万年前下草湾人就在此繁衍生息。西周时为徐国中心,南北文化交汇处,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璀璨夺目的古徐国文化之主体。后为泗州本州。境内分布着吕布猿门射戟台、鲁肃故里子敬泉、隋朝开凿的通济渠等古迹名胜。抗战时期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淮北苏皖边区党委、行政公署、新四军四师师部均驻于此。彭雪枫、江上青等3000多位烈士长眠于此。
  泗洪物产丰饶,生态优越。现有耕地206万亩,水面166万亩,辖烟波浩淼、日出斗金的洪泽湖48%的水面,湖岸线165公里,可开发滩涂50万亩。拥有省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是中国螃蟹之乡、全国水产百强县、生态示范县、商品粮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双沟、分金亭、双洋三大名酒享有盛誉,金水牌洪泽湖大闸蟹、蟹园牌无公害大米等特色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地下蕴藏有石英砂、金刚石、铁锰矿、天然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洪泽湖百里生态旅游风光带景色怡人,美不胜收。
  泗洪区位良好,交通便捷。位于南京、徐州两大都市圈交汇处,宁宿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至南京不到2小时,到徐州观音机场仅需1小时。境内河道纵横,水路畅通,经洪泽湖可通江达海。县工业园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已有46家企业进入园区,32家企业建成投产。
  近年来,泗洪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形成了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印刷等工业支柱行业,水产、林木、瓜果、蚕桑、蔬菜、畜禽等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经济概况
  200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75亿元,增长14.5% ,其中,一产增加值23.3亿元、二产增加值29.3亿元、三产增加值22.15亿元,一、二、三产结构比重为31.2:39.2:29.6 ;实现财政收入4.4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9亿元,增长4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增长3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37元,分别增长8.9%和10.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2.2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01亿元。
  2005年全县现有耕地201.6万亩,水面166万亩,可开发滩涂50万亩。2005年度,全年粮食作物面积222.8 万亩,总产60万吨,人均占有量750公斤,商品率50%以上;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00万亩,总产30000万公斤;水稻80万亩,总产4亿公斤;玉米20万亩,总产8000万公斤;山芋18万亩,总产45000万公斤;花生15万亩,总产6000万公斤;棉花8万亩,皮棉总产500万公斤。猪、牛、羊、家禽年出栏量分别为55万头、 2万头、 25万头、800万羽。水产养殖面积54万亩,水产品产量7万吨,其中年产螃蟹2.5万吨以上,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螃蟹之乡”。
  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0个,实现增加值9.3亿元,涉及粮食加工、白酒制造、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行业。个体工商户累计达13294户,新增5925户;私营企业累计达1650户,新增338户。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18.2万人。2005年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人数3.1万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