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合群重要吗,谈谈你的理解?

如题所述

本人认为合群可以分程度。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必须是要去适应、融入群体生活并遵守群体生活准则的。同时,我们也有独立性,需要个人的独立空间,在触犯了个人隐私及独立空间情况下的合群是需要我们避免的。

本篇内容:

    人需要的合群行为

    人要避免什么合群行为

    总结

第一部分 | 人需要的合群行为

在开头已经提到,我们作为一个人是需要群居生活的,这是保证心理健康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不能够脱离群体生活,就是因为我们需要“抱团取暖”,我们需要学习他人的优秀思想,我们需要与他人共享社会资源等等。我们在群体中应该:

1、融入自己喜欢的圈子,获得快乐与成长

融入自己喜欢的圈子非常重要,结识让你快乐、能够与你共同成长的、具有精神共鸣的伙伴等,对于个人的精神完善及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比如,在大学交友过程中,交到具有精神共鸣的伙伴能够让你的大学生活倍感快乐;融入具有强学习氛围的团队,能够让你的思想更加积极上进;多和辅导员、老师交流人生经验,让自己更好发展等等。健康的合群,与其说是融入生活圈子,不如说是寻找机会让自己全面发展。


2、进行及时的、有效的资源共享

比如说在大学宿舍中,其实除了共住一个屋檐下,更多地是在进行资源共享。好的舍友能给你积极的能量,好的宿舍关系就是积极能量的相互传递。

每个人之间进行资源共享,而不是死板的资源交换,是健康合群关系的关键。上了大学我更能够感受到健康的合群的意义所在,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的,同学互助、师生互助是温馨的、可靠的、相互的。

3、获取尊重

我们作为有思想的动物,在群体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他人的尊重。没有任何人是不需要他人尊重的,并且我们生来就在为获得他人尊重而努力(此处不讨论自尊)。健康的合群行为必定有获取他人尊重这一项。



第二部分 | 人要避免什么合群行为

1、盲目从众,缺乏主见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有个人的成长,就必须避免染上合群的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毛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盲目从众,缺乏主见。

人在不成熟或者缺乏一定独立意识的时候,是很容易做出盲目从众的行为及缺乏主见的选择的。要知道面对小的选择、重大的选择等,无论在怎样的选择面前,如果我们选择了停止思考、随波逐流、听天由命,那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亵渎。还可能让自己日后后悔。

2、迁就他人,放弃自我

对于比较软弱、易于妥协的人呢,即使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也是很容易被他人所提出的“合群”所洗脑,从而迁就他人、放弃自我。这种现象对于十几二十岁的学生十分常见。

在校园生活中由于气势上比较弱,容易被人欺负,所以选择合群,但是面对这种畸形的“合群”,显然是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所以,我们在群体生活中要避免畸形的“合群”就要拒绝迁就他人,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总结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虽然它们共同构成了整片森林。我们作为群居动物,每个个体也具有独特性,我们要大胆表现出我们的独特性去吸引他人,而不是把自己裁剪成与他人相似的模样。

同时,我们不要被网络上对合群这个概念的过分营销失去自己的判断,而是要共筑健康、和谐、包容、发展的社会理念,让心胸更加开阔,让世界更加多彩而美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4

我认为合群还是比较重要的,尤其在进入大学之后,保持适度的合群也是我们成年人应有的能力。


一、生活需要朋友

一个人需要朋友,不只是有一两知心好友,还能有淡如水的点头之交。

一个是让你半夜emo、失恋受挫的时候有人陪,成年人不是只能在被窝里哭。

而另一个意味着合群,至少身边的人对你印象还不错,才能维持这点头之交,这其实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01 从客观利益的角度来说,这让我们有所收获,能得到民主投票、获得奖项,在简历上添上漂亮一笔。

其实,从小学开始就初见端倪,评“三好学生”要投票,评“班干部”要投票;

如果说小学中学还只是形式主义、以老师为主的话,大学里的投票几乎就是决定结果的唯一条件,不管是一开始的“班干部”,还是每学年“入党积极分子评选”、“优秀学生”、“优秀团员”都需要民主投票。

看见这个就头疼,但是不得不说,成年人的人际关系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02 抛去这些功利化的收获,受到更多人赞同和欣赏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啊,为什么要那么排斥呢?

小学一开始的时候,虽然成绩很好,但我却没有奖状还为此大哭,老师说是因为大家投票里没有我。

初中同学说我看着很高冷,所以进入高中第一天,我都是笑着的。效果也很好,因为后来有人说我看着就很善良,说“爱笑的女孩不会差”。

那时候我突然觉得合群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合群让我变得更好、更自信。我是一个人很俗的人,免不了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会在乎别人的评价,合群让我更适应这种群体生活。


二、合群也可以保持个性

然而,经过互联网的发酵,现在合群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道德绑架,好像支持合群就是在迎合奉承、就是没有自我。

可我认为的合群不是这样的,社会趋向于多元化,包容性更强,可以让你在合群中保持特性,那又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选择合理的合群让自己变得更好。

01 合群是一个让我们发展自我的过程。通过朋友之间交往、倾听别人的建议,我们可以改掉一些不必要的缺点,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02 从客观来说,人是社会化动物,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存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自从重庆公交落水事件发生后,这句话一时爆火。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已经淡去,就把曾经的伤痛抛之脑后。

放在日常交际中也是这样,我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不至于让所有人都讨厌

有个性、有想法也不代表一定要别人都讨厌你。同样,合群也不代表你就要抹杀个性、和所有人都一样。


当然我们要坚定的拒绝无意义合群。当你觉得某个群体很怠惰的时候,就选择提高自己跳出这个圈子,去选择可以合群的圈子吧。

大学室友是一群既交不了心,也撕不了逼的人。

倘若如此,就要君子之交,有自己的计划、做自己的事。在有心思的时候一起玩耍也算一种合群。

第2个回答  2022-04-16

————当然重要啦!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合群的人情商都很在线。

    绝对不是自吹自擂,我是一个很懂得看别人脸色行事的人,平时和身边的同学、朋友相处的时候我总能第一时间琢磨出他们内心的需求。

    当然,气氛不对劲时,我也能很快地察觉出来,并适时采取一定的措施。


    合群是重要,但是如果实在合不来也真的没必要勉强。

我大学里的很多同学都不太合群,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想法,只是身边的人和他们志趣都不相投罢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人缘不好。相反地,在另外的领域,在那个他们有着共同爱好和追求的圈子,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同一种人,自然而然就能玩到一起。


    其实,合群的另一种表现可能很多人都忽略掉了

那就是,你和谁都玩得来,但是要你在其中找一个和你最好的,没有!上高中的时候,我算是班级里的“团宠”吧!

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我和他们都玩得来,可是我并没有所谓的最好的那一个,当我有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放眼望去我根本不知道要找谁,因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最好的那一个,这时候我感觉我才是被孤立的那一个,就连班上人人都讨厌的一个女生,她都有一个自己最好的朋友,大事小事她的这个朋友都陪着。


后来我上了大学,我遇到了我现在的闺蜜,我们无话不谈,我们都互相认为自己是对方最好的朋友,起码在这个阶段是。

大学四年里,只要是有事情,对方总能第一时间给予关心,及时出现在身边。

    大学里的同学关系并不像高中那时那么亲密,可能要好的也就那么几个,但是有个最要好的朋友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表面上似乎我们都没有那么合群,也不是和谁都合得来,但是我们都感觉只要有事,对方肯定第一时间出现那就够了,不用再去纠结要找谁帮助。


这其实很好理解。

假设你是一名正在紧急救护现场实施抢救的救护员,你必须指定在场的哪一个人去拨打120急救电话,哪一个帮忙把附近的AED搬过来等等。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特指在场的哪一位,你不能泛泛地说各位帮忙打下120,这样的后果只能是现场没有一个人去主动拨打120,最终也只会导致这场急救以失败告终!


    ————合群,或者不合群,其实并没什么好与坏。
    只是,你可以和所有的人都很好!但是你必须有一个最好的,这与其说是给自己找寻一种所谓的安全感,不如说是给对方无形中附加一种责任感。

这就好像夫妻之间,因为有了婚姻这层关系,所以双方互相负有责任,也正是因为双方都坚定地选择了对方,所以双方也更愿意为另一方负起责任。

    “最好的朋友”大概也是如此吧,二者不同的只是有无法律的约束,后者的责任感是由心而生,你情我愿。

第3个回答  2022-04-17

在我看来,合群也不是特别重要吧。

从字面意思上合群值得就是一种意愿与他人乃至群液体在一起的倾向。其实合不合群在我看来最起码要先看这是一个怎样的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合得来合群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不合的人,迎合的去融入那是委屈了自己。

为什么我觉得合群其实压根没有这么重要呢?我所给出的理由有以下几条:

    不懂你的人,没必要刻意合群。在一个不懂你的人面前,我想很多人都会小心翼翼十分拘谨,但是在这个过程,你是没有放开自我的,因为你们在相处的时候,都是选择在伪装自己,但是我就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懂自己的人委屈自己。

    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有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熟悉的滋味,我们才能在融入群体时感受到不孤独的可贵,从能更好的去维系这段关系。

3.刻意合群是在为了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而忽略自我、捏造自我,最后会失去发展和了解自己的机会,失去自我,这样的合群,你会变得虚伪变得不开心,也可能成为你幸福感流失的缺口。

4.还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一个人的平庸是从刻意合群开始的。不要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要因为合群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道不同不相为谋,君子择善人而交,我们自己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为了迎合别人就抛弃自己的坚持,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才是内心的孤独。要把握好自己的尺度,不要盲从,不然就是堕落的开始。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解释和意见,真的,合群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一直陪着自己的一直都是那个自己啊。

第4个回答  2022-04-11

我觉得不重要。

没有必要以低姿态去追求一段非良性的关系,请你记住,无论是选择独处还是选择社交,中心都应当是自己,社交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更舒适的交友环境,而不是追求一个不适合的阶段。

如果是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可,那么再怎么小心经营、讨好,都不如自身有价值、为人真诚坦率、不卑不亢更吸引真朋友。

真正的关系不需要通过“合群”维系,人越活越久就会明白,志同道合、有忙顺手就帮、遇到事真正能够站在你身边的人,都不是靠“合群”来凑出来的,而是价值观相同、实力足够、偶尔利他后相互认可的产物。

一切的人际交往都是为了让自己舒服,而不是让自己难受,都是为了让自己受益,而不是让自己受损。如果合群不能让自己受益,还让自己难受,那合群有什么意义,这种群不合最好。

朋友很重要,自己开心也很重要。

如果朋友越多,得到的认同感越多,你会更开心的话,那就多交几个朋友吧。

如果更加渴求内心的安宁与平静,不想受制于某段关系而迷失了本心,那就不需要去迎合他人。


其实越长大越知道能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人真的很优秀,他们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为了目标可以忘我地奋斗,不随波逐流,不曲意逢迎。


真正的社交不是合群,而是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大家的相处对对方都有价值,能给对方带来快乐,而不是所谓的合群。你说对吗?

在我看来合群没有那么重要。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合群而活,而是要为了自己而活。你喜欢独来独往,你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在家中享受生活,这就是你的性格。如果把你推进不属于你的群体里,你浑身不自在不说,还浪费了你宝贵的时间。

职场中遭遇不公,你自我压抑和忍让??

交的朋友触碰到了自己的底线

明明很生气但不敢说no??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维护对外的人际关系,却离内在最亲密的自己越来越远

在一个屋檐下,一定是一方供养另一方的关系,不存在彼此强强联手,还互相需要的。一定是有一方更强势的。

这种关系才牢固,因为彼此都能提供需要。有情饮水饱的,迟早有一方会觉得不够,从而生怨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