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 举人好考吗, 同进士在全国有多少人 同进士可以做什么官

如题

  好考,相当于”海选“(初步筛选整个国家的绝大多数有读书资质的人)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
  明清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又称亚元(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三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赐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其实就是准进士,是进士的后备人选。在古代科举等级上,比进士低但又高于举人。

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06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以清朝为例,进行讲解。
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其在秋季故又叫秋闱。乡试由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秀才,地点在各省的贡院。乡试分三场,内容是八股文、试帖诗、表、判、论、策等等。试卷要由专人誊写后才交给考官,以防作弊。确定了及格的名单后张榜于巡抚衙门前,中了举人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清朝科举分为三甲。会试共录取一百八十名,第一名至第六十名都是称为进士,为一甲;第六十一至第一百二十名为二甲;第一百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八十名为三甲,都称为“赐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实也不容易,取得同进士功名的士子已然通过了乡试、会试而取得了殿试的资格,已经有资格在各州府学堂书院聘任了。当然,在和平时期,士子们要想做在吏部注册具有国家法律意义的官员,通过殿试取得至少同进士出身是必须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6-22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重要了 不过难度相当于万人过独木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