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

关于爱国精神的古诗词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9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2个回答  2016-12-10
诗意: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原文:
示儿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4]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