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剧院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建立于1979年的北京京剧院,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团体,在国内戏曲艺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首都演出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并在海外享有声誉。北京京剧院的前身是北京京剧团和北京市京剧团。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流派艺术大师为北京京剧院艺术品牌的确立与发展,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舞台风范、艺术成就、流派风格,始终是剧院的鲜明旗帜,渊源界碑。
建院三十年来,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无论在继承传统,还是在发展创新方面,北京京剧院都有骄人建树,在新时期文艺百花园中独领风骚。恢复加工上演的优秀传统剧目有近300出,如梅葆玖先生与弟子董圆圆、胡文阁、尚伟、张馨月及梅派新秀窦晓璇等主演的梅派经典《贵妃醉酒》《宇宙锋》等;由谭元寿先生、谭孝曾、谭正岩祖孙三代及谭门弟子韩胜存等主演的谭派经典《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定军山·阳平关》;由张学津先生率弟子朱强、高彤、穆宇、宋昊宇等主演的马派经典《赵氏孤儿》《胭脂宝褶》《十老安刘》等;由张派传人王蓉蓉、张笠媛及新秀王盼等主演的张派经典《状元媒》《西厢记》;由杜镇杰、王蓉蓉等主演的骨子老戏《四郎探母》;由杜镇杰、杨少彭等主演的杨派经典《伍子胥》;由程派传人迟小秋等主演的程派经典《锁麟囊》《春闺梦》《玉堂春》;由叶派传人李宏图等主演的叶派经典《周仁献嫂》《吕布与貂蝉》;孙毓敏、常秋月、张云、朱虹等主演的荀派经典《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王玉珍院长、刘山丽等主演的尚派经典《汉明妃》;由奚派新秀张建峰等主演的《白帝城》;由李红艳、张淑景、王晓丽等一代青年新秀主演的《雏凤凌空》;詹磊、王雪清、韩巨明、谭正岩、于帅等主演的《龙潭鲍骆》。这些剧目都是北京京剧院的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继承传统的典范。
创作改编的各类题材的新剧目有30余出,其中有些堪称精品,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如八十年代的《司马迁》、《管仲拜相》、《三打陶三春》、《八珍汤》、《贺家姐妹》、《驿亭谣》,九十年代的《北国情》、《画龙点睛》、《拜相记》、《圣洁的心灵——孔繁森》、《甲申祭》、近代历史剧《风雨同仁堂》等,先后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京剧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奖项。进入二十一世纪,剧院创演的品牌剧目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一二本),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精编版《宰相刘罗锅》(上中下)获得首届“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第一名的殊荣;新编历史剧《洛神赋》《梅兰芳》《下鲁城》分别荣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新编历史剧《蔡文姬》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金奖;大型新编历史剧《袁崇焕》入围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北京京剧院人以梅兰芳先生的创新精神激励自己在艺术领域不断探索求新,小剧场剧目《马前泼水》《阎惜娇》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节“金芒果杯”银奖和第八届中国戏剧节“都宝杯”金奖,广受青年观众的青睐,为京剧小剧场艺术开创了一代先河,随后,小剧场京剧剧目《玉簪记》《浮生六记》相继诞生,使得剧院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拓展了京剧演出市场向青年观众群体的延伸。
北京京剧院群英荟萃。许多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都在这里留下了辉煌的业绩,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李万春、吴素秋、姜铁麟、李慧芳、李宗义、李元春、李韵秋、赵荣琛、王吟秋、马长礼、谭元寿等。许多京剧流派大家的子弟传人在北京京剧院的演出舞台上流芳溢彩,使剧院的流派艺术风格更具品牌资质,成为广大观众认可的名角,并摘取了中国戏剧界和京剧艺术界的最高奖项——梅花奖和梅兰芳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学津、孙毓敏、杨淑蕊、迟小秋、阎桂祥、宋丹菊、赵葆秀、马玉璋、叶金援、王树芳、关静兰、王蓉蓉、秦雪玲、李宏图、董圆圆、杜镇杰。梅兰芳金奖获得者:杨淑蕊、赵葆秀、王树芳、叶金援。梅兰芳金奖提名奖获得者分别是:迟小秋、安云武、王蓉蓉、杜镇杰、黄彦忠、叶江翔、李宏图。
30年来,经过不断的改革调整,北京京剧院的演职人员、创作队伍的专业艺术整体水平,始终在菊坛居于上游,现有国家一级演员、演奏员、编导、舞美等高级艺术人才50余名。当前活跃在北京京剧院演出舞台上的主要演员阵容,无论在流派的多样性,还是在老中青的梯形结构的完整性上,依然在全国专业京剧表演团体中保持着一流的整体水平。他们之中有老而弥坚的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马派艺术优秀代表张学津、谭派余派老生李崇善、陈志清;有正在处于艺术成熟期、退而不休依旧活跃在舞台上的优秀演员赵葆秀、阎桂祥、王树芳、赵世璞、叶金援、赵乃华、关静兰、王文祉、刘建元、谭孝曾、安云武、赵元侠;有剧院当前的中流砥柱、优秀流派传人迟小秋、杜镇杰、李宏图、董圆圆、王蓉蓉;有崭露头角日渐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优秀中青年演员朱强、陈俊杰、尚伟、年金鹏、杨少彭、李红艳、王怡、张笠媛、康静、郭伟、包飞、常秋月、张淑景、谭正岩、张馨月、张建峰、韩胜存、姜亦珊、王雪青、李丹、穆宇、窦晓璇、朱虹、詹磊、王盼、杜喆、于帅等。
几十年来,北京京剧院的演出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把京剧的种子播撒到了欧亚大陆、南北美洲和大洋洲,为使国粹艺术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上的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北京京剧院以改革为艺术发展建设的先导,以培养人才品牌作旗帜,以精品剧目的创作树形象,以扩大主流文化市场的演出为目标,精心营造舞台小世界,积极面对世界大舞台,以开拓进取的步伐迈向民族文化振兴的新里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