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山区迷路了怎么办

去了山区不知道东南西北迷路了怎么办

迷途实在是野外旅游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迷途后,最迫切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首先,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迷途地所处的位置,然后确定接下来要走的方向。也许有人会说,在开阔地、大森林、地貌相近的山区,人们甚至连东西南北也分不清,怎么能确定要走的方向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识别方向的方法。
1 利用太阳测知方向 借助于太阳光,再立一根直杆,便能很容易判明方向。其方法是:将一根直杆垂直立于地面,把一块石子放在直杆影子的顶点处。约过10分钟,在移动后的直杆影子的顶点处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在两块石子间连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所代表的方向就是东西方向,与这条直线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其中,直线向着太阳的一端指向南方,相反的方向则是北方。
2 利用钟表和太阳测知方向 大家知道,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次,1小时转15°,所以手表的时针正好比太阳的运转快一倍。根据这一道理,早晨6时太阳在东方,物体的影子指向西方,北时将手表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表盘上的“12”便指向西方,如果将表盘转动90°,即将6时折半,使表盘上的“3"字对向太阳,则“12”字便指向北方;中午12时太阳位于南方,将“12”折半,使表盘上的“6”字对向太阳,则“12”字仍指向北方。需要提醒的是,使用了此法一定要考虑到地方时差的影响,需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当地时间。
3 利用植物习性判定方向 大阴天没有太阳时,前两个方法就失去了作用。此时,可观察周围的植物习性来判定方向。
在靠近树墩、树干及大石块的地方,其南面的草应生长得高而茂盛,秋天时其南面的草也枯干发黄得较快,由此可定方向。
如果周围有树木,还可根据树皮来判定方向。一般大树南侧的树皮较光洁,北面则有许多裂纹和高低不平的疙瘩,这一现象以白桦树最为明显,而且白桦树南面的树皮比北面的有弹性,南面树皮的颜色也较北面的淡。
如果周围有松柏及杉树,可从树干上流出的胶脂判定南北方向,因为南面通常比北面流出的胶脂多,而且结块大。
在秋季,苹果、红枣、柿子、山楂、荔枝、柑橘等果树朝南的一面枝叶茂盛结果多,而且在成熟时,朝南一面的果实先变色。
长在石头上的青苔也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由于青苔极喜潮湿而不耐阳光,所以青苔通常生长在石头的北侧。
用冬春季节积雪融化的程度判定南北方向也较准确。通常先融化的一面朝南,后融化的一面朝北。
4 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 在夜间迷路时,用北极星判定方向极准确。北极星并不难找。首先找到人们俗称的由7颗星组成的北斗星(大熊星座),北斗星总是与北极星保持着一定的位置关系而不停地旋转。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其勺边上的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就会发现一颗比较明亮的星,它就是北极星。北极星的指向就是北。
以上4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但由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方法。所以,有时需用几种方法同时判断,这样就十分可靠了。
判定了方向之后该怎么办呢?应该坐下来细细地思考一下归途在迷途处的什么方位,尽量沿自己的足迹退回到出发点。当然,如果已走了很长时间,而且退回的通路也记不清了,那么最好登高望远,以判断合适的行进方向。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易于碰到水源;如遇河流,顺河而行最为保险,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建在河岸边,易于碰到人群;在山地则宜沿着平缓的山脊走,一面可以观察周围环境,一面可沿山脊走到居民点或道路上,因为山脊两侧也多建有居民点和道路。
在沙漠或林海中行走时,因景致单一,不易找到定向的方位物,且由于人的左腿迈步比右腿迈步稍大0.1-0.4毫米,所以在行进中很容易不知不觉地转向右方,从而走成直径为3-5千米的圆圈。为避免走弯路,可利用极远处目标或天空中的云彩确定方向,或不断在身后放石块或插树枝,走一段路就回头看看有没有走偏,保证所设标志在一条线上,这样就不会走弯路了。
在沙漠中,一旦迷路,应沿着有马、驴、骆驼粪便的道路走。实在无路可走时,可沿骆驼的足迹行走,因为骆驼对水源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依此常能找到水源,遇上人群。
在森林中行走也易迷失方向。进入森林前,应先把当地的旅行图研究清楚,注意找一些可作为指向的地形、地物,如河流、山脉、湖泊等。一旦迷失方向,可走到这些指向物附近,再判定方向。在森林中迷路,又找不到指向物时,常见的做法是在所站位置做标记,因为你既然能走到这里,也一定能走出去。选一个可能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寻找身边便于观看的树干,用刀斧把树干周围的皮刮掉作为标识,如找不到进入森林的出发点,就折回迷路处再换一个方向重新试行,最后一定能走出去。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人迷路后总是找一些林中小径走。林中人行小路的路面一般较其他地方坚硬踏实,而野兽出没的路径也坚硬踏实,所以切切不可误入野兽出没的路径。不过,由于野兽多是爬行,所以人走入野兽小径时,上半身常会碰到草藤枝条遮拦,此刻应立即返回人行道路上去。
迷途时如遇到岔路口,会由于道路多而不知所措。通常,应先推测目的地的方位,然后找离目的地最近的路口走。倘若几条道路方向大致相同,一般应选中间的那条路,这样可左右逢源,即使错了也不会偏差太多。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倘若迷路时天色已晚,应立即选址宿营,切不可等到天黑再找住处。若感到十分疲乏,也应立即休息,切不可走到精疲力竭才停止脚步,在冬季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因为人在冬天过度疲劳和淌汗,极容易冻伤和冻死。
迷路后,实在无计可施时还可求救。夜间,可在高处燃点1-3堆火;白天,则可燃烟,燃烟的方法很简单,在火上放青草即可发出白烟,每分钟边续放出6次这种白烟,即为世界通用的救难信号。如在开阔地,像草地、海滩、雪地等,还可以将青草割成“ SOS”形,或挖出“SOS”形,踩出“SOS”形。“SOS”形应尽可以大一些,醒目一些。不过,在森林中迷路切不可点火,否则不仅会引起山林大火,而且处于森林中的你也难逃被烧死的厄运。在森林中求救时通常用棍棒击打树干,最好是击打桦树,击打桦树时声音宏亮且传播极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6
每年都有不少的野游者、猎人、渔民或其他旅游者被困在没有标记的森林小径或偏远的运输道上,变得茫然无措。他们迷路了。
  通常,人们迷路是因为不能将自己所处的位置同一些确知的因素,包括自然的或其他的,联系在一起并用作向导。同时,还因为缺乏观察力和较系统的离开与返回预定基地(如小径、道路、河流、高压线、溪水或湖泊等)的野游知识。出游时只是把一个特殊点(如帐蓬、猎人小屋、小屋、小船、汽车等)记在心上,这些往往便是造成人们有时会迷路的部分原因。
  这里的内容是介绍一些直接的、依靠步行的、非专业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求生者或迷路者确定方向更容易、更快速,它会把他们带至离目的地最近的地方,使用这些方法,即使您没有指南针、地图,不具有天文地理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

怎样避免迷路
  除非选择了固定的目标作为向导,否则,人们是会迷路的,因为弯曲的道路、茂密的森林、遥远的距离会遮住目的地。为此,您须记住以下避免迷路的方法:
  .你必须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地形,以确定方向。在你离开自己的帐蓬、汽车、独木桥、小船等物之前,要仔细观察周围地形,尽可能远地目测一下这一地区,确定左右各种固定的目标向导,如山峰、绝壁、寺庙、大树等。
  .出发前要对你营地周围那些突出的目标有个清楚的记忆,以使在你返回时,能用这些目标作向导。
  .当你离开一条道路,一条小溪,一条小径,一条河流,一个山峰或一座寺庙时,要记住是从哪一边离开的,把这些作为基本路线。
  .记住来时与返回时你经过了多少溪流,旅途经过了多少山峰,多少叉道。将自己走过的路画一个线路图。

迷路后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地域,并难以找到返回自己营地的道路,此时不要说自己迷了路,至少现在不是你也许就是几分钟内的迷惑。
  .如怀疑自己迷了路,应该立即停下来估计一下情况,盲目地继续前进,处境会更糟。不要惊慌,请坐下来,放松一下。做做深呼吸,抽一支烟,嚼块口香糖,仔细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静静地坐上几分钟。
  .当野游者刚发现他难以确定自己的方位时,一般情况下他并未走多远,不会找不到路。麻烦的是大多数迷路者继续盲目前进,在森林中乱窜乱钻,使自己的处境更糟,一些迷路者甚至完全走出了搜寻地区的范围。
  .有地图的话,先查一查图例,看看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并且找出自己立足处大概在地图上哪一区。看看周围有没有与地理标识相符的地理特征。在地图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后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
  .查看地图上的等高线,以了解周围的地形。等高线彼此相距较远表示山势平缓,没有等高线表示平原或宽阔山脊,等高线绕成指纹状则多是山嘴或山谷。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比方说,比例尺为1:50000,就表示图上1公分代表实际长度50000公分(0.5公里),用小尺子计算自己与目标物的距离。如果没有纸笔,可用手指粗略测算距离,一般来说,成人的食指从指尖到第一个关节约长2.5厘米。
  .转动地图,使图上标的与它所代表的地理特征在同一方向,然后按图选取某个方向走到大路或有人烟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清楚前行的路线上有没有障碍,例如悬崖、宽阔的河流等。如果有,应另觅一条路线绕过去。利用地图与实地同一地理特征作为引导。边前行边留意两旁景物,参看地图中估计走了多远。

风雨中迷路自救
  .如有维生袋(能容纳整个人的防水塑料袋),或其它维生装备,可留在原地等待雨过天晴,如没有维生袋装备,切不可留在原地,应迅速离开。
  .如带着地图,查看有没有危险地带。例如,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山崖,应该绕道而行。
  .溪涧流向显示下山的路线,但不要贴近溪涧而行,因为山上流水浸蚀河道的力量很强,河岸都非常陡峭。所以,应该循水声沿溪流下山。
  .下山时留意有没有农舍或其它可避风雨的地方,小径附近通常都可找到藏身之所。
  .别走近长着浅绿、穗状草丛的洼地,那里很可能是沼泽。

黑夜迷路自救
  .如有月光,可看到四周环境,应该设法走向公路或农舍。
  .如果身处漆黑的山中,看不清四周环境,不要继续行走,应该找个藏身之处,例如墙垣或岩石背风的一面。
  .如果带有维生袋,应该钻进里面。几个人挤成一团能保温暖。这样,即使没有维生袋也能熬过寒夜。中间位置最为温暖,因此应该不时互相易位。

雪地迷路自救
  雪反射的白光与天空的颜色一样时,地形变得模糊不清;地平线、高度、深度和阴影完全隐去。爬山运动员和探险家称这种现象为“乳白天空”。
  .此时,最好停下来,等待乳白天空消失。如等待时有暴风雨来临,应挖空雪堆做个坑,或扩大树根部分的雪坑,然后躲进去。
  .如有维生袋,在背后垫上树叶枯草,以隔开冰冷地面,然后躲进去。
  .尽量多穿几层衣服,若最外层衣服有钮扣或拉链,先扣好、拉上,然后套在上身。
  .在衣服内交叉双臂,手掌夹于腋下,以保温暖。
  .如必须继续前进,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寻找方向。一边走一边向前扔雪球,留意雪球落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滚动,以探测斜坡的斜向。如果雪球一去无踪,前面就可能是悬崖。

雾中迷路自救
  .拿出地图,并转至与指南针同向,然后决定向哪个方向走。
  .循指南针所指,朝自己要走的方向望去,选定一个容易辨认的目标,例如岩石、乔木、蕨叶等。向目标走过去,再循指南针寻找前面的另一个目标。
  .连续使用这个方法,直至脱离雾锁。
  .如果没有地图或指南针,应该留在原地,等待雾霭消散。

无地图妙识方向法
  就算没有地图和指南针,也可能找到通往安全地方的路线。
  首先考虑能否返回刚才走过的大路。
  不可能往回走时,就观察环境。如看见道路或必会有路相接的东西,例如房屋,电线杆等,应朝它走去。
  如果能从四周的地理特征约略推断自己身在何处,就走向最接近的道路,小路,铁路,河流等。边前进边留意路旁景物,估计出自己走了多远。
  与前进路线垂直的道路,河流等目标是最佳选择,因为就算前进时微偏离了原定路线也能找到。
公路、输电线和电话线的正路有人定期巡查,你不用等很久就会遇到人,他们会帮你找到该走的路。
 如找不着可靠的地理特征,可利用太阳分辨方向,以决定朝哪个方向走。
  正午时,北半球太阳在天顶靠南,南半球则在天顶靠北。
  如太阳被云层挡住拿小刀刃或指甲锉缘竖放在塑料信用卡或拇指指甲之类有光泽的平面上,从平面上找出淡淡的阴影。太阳就在与阴影相反的方向。
  如有指针的腕表并已校准当地时间可用下述方法辨别方向:
  把腕表平放,时针指向太阳,并想象有一条线把时针与12点的夹角一分为二。比方说,如果是下午4点,分角线就会通过2点。这条分角线在北半球会指向正南,在南半球则指向正北。
  如云层厚密见不到太阳,可观察树干或岩石上的苔鲜。苔鲜通常长在背光处,在北半球,朝北或东北那面苔藓较多,在南半球,则朝南或东南那面苔藓较多。不过,利用苔藓推测方向并不准确,因此,如有阳光穿过云层时,就应该利用太阳来确定方向。
  如须在原地逗留一些时候,可竖立一根棍子在平地上测方向。每隔一小时左右,在棍子顶端阴影处做一个记号,把记号连成一线,就会指向东西两方。
第2个回答  2013-12-16
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心慌,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从最有代表性的地点如何走到此处的?如果按原路返回是否可以走上正道?如果是在密林之中,可试探着往回走,但一定要每走8~10米时在树上做一个记号。可折断一根树枝,也可在树干上划一个痕记以防再次走错方向可以返回原地。其次要记住走过的路两侧的地形地貌,可站在高处观察一下,如发现经过的物记。便可返回该处,再一程一程返回去即可回到出发地,重新弄清方向。三是向有声音的方向寻找出路。山中总有牧人或樵夫或采药人,也应有农民,如迷失方向可静听远处声音,只要有声音便会有人活动。便可问清路径。当然,迷路之后,又赶上天色渐晚,可要赶紧呼救,求得外援,且不可胡乱地摸索,浪费了时间,失去获救机会。
第3个回答  2013-12-16
随遇而安,就住在山区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