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的意思为:所谓的品德就是各得其所,以善德施于别人,是别人各得其所,以善念存于诸心中,使善念各得其所。

出处:汉朝·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里对德的解释。

原文:“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

白话译文: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 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所谓的品德就是各得其所,以善德施于别人,是别人各得其所,以善念存于诸心中,使善念各得其所。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许慎认为,有文字而后有五经,今文经学随意解说文字,是“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

要纠正今文经的妄说,提高古文经的信度,“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旨”,必须弄懂文字的结构、读音及其意义。

他强调,“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并说“本立而道生”。

(以上引文见《说文解字后续》)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中,许慎搜集到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资料,并且以广博的经学知识为基础。

根据六书条例,在从贾逵受古学之时,即着手编写《说文解字》,历时10年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正月草成这部巨著。

作者简介:

东汉建初三年(78年),许慎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

建初八年(83年),补为太尉南阁祭酒,后任五经博士、校书东观。许慎认为各家对《五经》的解说混乱而褒贬不一,于是作《五经异义》

章和二年(88)年,举为孝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即:

    “德”就是一个人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人”。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

    所谓的品德就是各得其所,以善德施于别人,是别人各得其所,以善念存于诸心中,使善念各得其所。

《道德经》一书。道:道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道德一词,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国家都有阐述。古代中国:在中国最早的古籍中,“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德”字。当时“德”的意义比较广泛,有表示站在十字路口目光向前直视之意,似乎与今日之“德”毫无关系。到了周朝,“德”的涵义逐渐集中,西周初期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已经明确地包含着按照当时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所谓“道”,最初是指人走的路。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才会形成道,由此引申为做人的道理。之后又进一步表示事物运动、变动的规则、规律。“德”表示对“道”的认识、实践而后有所得。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许慎更明确地说这些,从词源的意义上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人和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发生,必须是对人、对己双方都有所“得”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开始有了关于道德的思考,即对人我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反思。为了维护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古代,对道德问题的思考是许多思想家所特别关心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