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长江、黄河、海河、淮河、松花江等长河资料。

详细一些。感谢!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河源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3条。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最大,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了沱沱河为正源。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气温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7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就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
干流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著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峡长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千米,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川东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3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千米,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荆江又分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得名于这一带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进入长江口的平均潮流量达26.6万立方米/秒,是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进潮总量约为32.5亿立方米,大潮时可达45亿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
径流资源和水力资源流 域处北纬24°27′~35°54′,东经90°33′~122°19′。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寒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雨水成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源。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径流量的47.1%和47.2%,下游仅占5.7%。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755亿立方米。可能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约可装机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占全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53.4%。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占流域的8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千米,约有3万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 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 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 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主要的大河之一。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条河流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后,称为海河。其干流自金钢桥以下长73公里,河道狭窄多弯。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流域面积为31.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3%,其中山区约占54.1%,平原占45.9%。

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条河流组成。其中:

北运河为海河北支,源于北京市昌平县北部山区,上源名温榆河,通县以下始称北运河;其水自青龙湾河、筐儿港减河汇入潮白新河或永定新河,注入渤海。全长约180公里,流域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 永定河为海河西北支,上源为桑干河和洋河,分别源于晋西北和内蒙古高原南缘,二河均流经官厅水库,出水库后始名永定河,至屈家店与北运河汇合,其水经永定新河由北塘入海。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5.08万平方公里。
大清河为海河西支,是上游五大支流中最短的干流。其上源北支由源于涞源县境的北拒马河和源于白石山的南拒马河组成,南支则由漕河、唐河、大沙河和磁河等十余支流组成,均源于太行山东麓并汇入白洋淀,出淀后始名大清河,至独流镇与子牙河汇合。全长448公里,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公里。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为中国第六大河,是一条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大河。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又称大复峰)。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与长江流域为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分界。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古以来,淮河与秦岭、白龙江的连线就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淮河从太白顶起源,潜流入崖,穿谷越滩,迂回曲折地冲出峡谷,自此开始奔腾向东流。南北两侧山地、丘陵和坡地上的众多河流顺势向淮河汇集。淮河包纳百川,接纳众多支流,水量迅速增加,水位陡涨。特别是在穿过崇山峡谷、丘陵洼地之后,淮河在安徽正阳关与颍河相会,骤然变为一条宽阔的主干流,形成了“七十二水归正阳”的奇观。
淮河从源头到河南、安徽交界处的洪河口,是它的上游,长382千米。这一段淮河穿行于山地和丘陵之间,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点,水流比较湍急,暴涨暴落。自洪河口到江苏省洪泽湖出口处的中渡为中游。淮河中游北岸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南岸为江淮丘陵,是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岭。从洪泽湖出口处的中渡到三江营或扁担港入黄海为淮河下游。从河源到入海口,长度大约为1000千米。
松花江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流域面积为55.68万平方公里。松花江位居长江、黄河之后,为第三大河,全长2214.3公里(从南源白头山天池,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麓算起长度超过3300公里)。松花江流域包括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嫩江和第二松花江在三岔河汇合,干流从这里到同江市注入黑龙江,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人”字。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本身也有两条主要支流,其一为源于白头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另一为源于小兴安岭的嫩江,两条支流在扶余县汇合始称松花江,折向东北流至同江县注入黑龙江。全长1840公里,流域面积54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为境内唯一过境河流,是中俄界河。
黑龙江即古墨水。《山海经》中“西望幽都之山洛水出焉”,郭璞注洛水即墨水。《魏书》中称完水。《北史》有"乌洛侯国西北有完水车北流合于难水"之载。《旧唐书、室韦传》作望建河。两部唐书所指应为一河,即今为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的上游部分。《太平环宇记》称乌桓水,至金代始称黑龙江。黑龙江为汉语之名,蒙古语称哈喇木伦,满语称为萨哈连乌拉,三种语言表达的意思都是墨色的江。俄罗斯人则称为阿穆尔河。
黑龙江居世界大河第八位,为中国的第三大河流。其长度略次于黄河。流域位置在北纬42°45′至53°33′,东经108°20′至141°20′之间。它穿越了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它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分为两支,其中的源于大兴安岭西坡的海拉尔河为最长;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肯特山麓,南北两源在洛古河村以西八公里处汇合始称黑龙江。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流域总面积194.3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干流,在中国流域面积为90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包括界河段)长2900公里。黑龙江一般以自额尔古纳河口至黑河市为上游段。
黑龙江上游冰冻期,据黑河水文站测定,1950年至1990年,历年平均为164天。冰封日期平均在11月11日,开江日期平均在次年4月28日。上游平均冰层厚1.28米,最大冰层可达2.5米以上。上游漠河段江道狭窄岛屿众多,加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综合作用,常引起"倒开江"现象,多因冰块卡塞,形成冰坝,造成洪水泛滥,据统计近百年已发生10次之多,类似于黄河的凌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8
1. 长江(Yangtze River)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80公里,是中国的“母亲河”。其源头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长江流经中国的地区非常广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交通和旅游区域,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起被称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之一。2. 黄河(Yellow River)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著名的河流之一。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的德令哈市,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8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流经的地区主要是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中原平原。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能源基地和旅游区域,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3. 海河(Hai River)海河是中国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1132公里。海河的源头位于张家口市,流经北京、河北等地,最终注入渤海。海河流域是中国北方的大片干旱地区,除了农业生产外,还有工业、交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海河流域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4. 淮河(Huai River)淮河是中国中东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1070公里。淮河的源头位于安徽省的绩溪县和黄山市,流经安徽、江苏、河南等省,最终注入黄海。淮河流域是中国南北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气候和地形的不同,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很多样化。淮河还是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特别是稻米和棉花等作物的种植。5. 松花江(Songhua River)松花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全长约1896公里。松花江的源头在吉林省的长白山,流经吉林、黑龙江等省,最终注入东海(或日本海)。松花江流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工业和交通区域,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松花江沿岸地区还有富含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庞大物质基础。
第2个回答  2023-05-19
1. 长江(长江官方)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6300多公里。官方提供了长江的最新动态、水文数据、环保措施、历史文化、航运情况等方面的信息。:cjwater.gov.cn/2. 黄河(黄河水利委员会官方)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全长5464公里,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官方提供了黄河的历史文化、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水文数据等方面的信息。:hhsl.gov.cn/3. 海河(天津市水务局官方)海河是唯一的北方入海河流,流域涉及北京、天津等多个城市。官方提供了海河流域的环保治理、水文测算、水利工程情况等方面的信息。:tjsw.gov.cn/4. 淮河(淮河水利委员会官方)淮河是中国的第三大河流,流域面积约28.2万平方公里。官方提供了淮河的历史文化、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水文数据等方面的信息。:huaihe/5. 松花江(黑龙江省水利厅官方)松花江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全长2980公里,流域面积约56.9万平方公里。官方提供了松花江流域的水利工程、水文数据、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hljwater.gov.c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