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助听器与成人助听器验配特点比较

如题所述

1.听力测试
  由于年龄的影响,在进行听力测试时,成人和小儿的配合程度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测试的项目也会有一些区别.
  对于成人来说,由于能正确理解验配人员的指令,他们只需要施行纯音测听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助听器验配的需要.通过分析气导和骨导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耳聋的性质,决定助听器的选配与否;通过分析舒适阈和不舒适阈曲线的关系,可以确定听觉动态范围,决定助听器声输出限制的方式;通过分析气导曲线在各频率点上的变化,可以判断听力损失的程度,决定助听器的最大输出(助听器的功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听觉传导路和听觉中枢和听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言语测听应列为必查的听力检查项目.

  小儿,特别是低龄聋儿,由于认知达不到准确理解各种主观测听意义的要求,因此,他们主观测听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测听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真实听力,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也正因为如此,小儿的听力测试要尽量增加客观的方法,例如前面提到的听性脑干电位,声导抗,多频稳态反应等,或者说小儿助听器验配时要尽量参考他们的主,客观测听结果,才能使得验配更准确.

  2.助听器各项功能的使用
  成人瓮城助听器验配的目的十分清楚,因此他们能主动地去适应助听器,能从主观上去克服一些助听器带来的不适感,而小儿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助听器,他们对助听器的适应是半强制性的,在他们不愿意佩戴时,要采取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靠时间的推移让他们感到助听器的益处后才能真正愿意使用.

  成人可以主动地去调节和开发助听器的各项功能,因此验配时在音量的大小,程序的切换,电池的更换等设置上要多给他们一些自主权;而对于小儿则不然,应该尽量在编程时给以设置,以防止他们误操作导致助听器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一般来说,对于初次佩戴助听器的低频聋儿来说,不设音量手动调节功能;程序尽可能减少,高中低频的补偿要均衡;电池仓要上锁等.等他们或他们的家长熟悉了助听器;并了解自己孩子的听力补偿情况后,再逐渐增加一些可以自己调节的功能.

  3.验配和评估
  成人的助听器验配,要充分考虑佩戴者的主观感觉,小儿的助听器验配更多的靠验配者的经验.
  成人能很好的表达听到的声音信息的质量,因此,对于他们,助听器效果的评价应以功能评估为主,注意一定要在不同的声音环境中去进行评估,而对于小儿,由于没有听取经验,无法正确描述听到的声音,因此,助听器效果的评估方法多以数量评估为主.

  4.助听器各项功能的使用
  由于成人大多数都有成熟的语言听取的经验体会,有良好的语言基础,一般不需要进行言语康复的训练.他们配戴助听器后的康复指导主要有:告诉他们如何使用和维护助听器,例如怎样开关,怎样安装和取出电池,怎样调节音量,怎样切换程序,怎样摘戴耳模,怎样干燥助听器等等,如何尽快适应助听器,刚开始配戴助听器时,佩戴的时间由短到长,助听器的音量由小到大,环境由安静到复杂等;学会使用助听器辅助装置,例如磁电感应装置,无线调频系统等.
  小儿助听器佩戴后的康复指导要以听觉训练和言语训练计划的制订为主,让他们尽快完成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和听觉理解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掌握和使用语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