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是有什么转化而来

如题所述

古代汉语介词,有的是由动词转换而来的。例如“以”,[它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动词“以”的意思是“用”,或“认为”、“以为”。“以”作“用”、“根据”讲,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åº„公十年》)
②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å®ªé—®ã€‹ï¼‰
当“认为”、“以为”讲的“以”,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例如:
①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é½ç­–》)
②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张释之列传》)
③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æ¢æƒ çŽ‹ä¸‹ã€‹ï¼‰
④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晏列传》)
⑤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管晏列传》)
⑥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ç§‹æ°´ã€‹ï¼‰
有时“以为”或“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例如:
①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å±ˆåŽŸè´¾ç”Ÿåˆ—传》)
② 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传》)
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而来。介词“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等。介绍所使用的工具的例子如:
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③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④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段太尉逸事状》)
介绍了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的例子,如:
① 子金教之曰:“朝国人而以君命赏。”(《韩之战》)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③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兔事状》)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把”。例如:
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②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状》)
第三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由于”。例如:
① 释之事是帝岁余,为淮南相,犹尚以前过也。(《张释之列传》)
②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③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慕志铭》)
第四种用法是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①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å­Ÿå°å›åˆ—传》)——文:田文,即孟尝君。
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1
副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肯定、情态、语气……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也可和连词配合使用。
介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常见的介词:从、自、顺、按照、为了、由于、因为、除了 、被、比……
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常见连词:和、跟、或者、只要、除非、像……
助词:指一种独立性差、无实义的特殊虚词。助词通常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之上,以突出句子的结构或者某种功能。助词分为语气助词、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三种。助词在汉语中,通常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种;白话文中常见的助词包括:的、了、着、吧、啊等等;文言文中则有:之、乎、者、也、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