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国之后首位敢去故宫偷国宝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如题所述

朱棣从侄子朱允炆夺得帝位之后,没几年便下令要把国都迁到北京,那个他曾经守卫的地方。这并非他留恋旧地,而是出于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安全考虑。现在一些历史爱好者,喜欢说明朝的皇帝是“天子守国门”,也正是由此而来。

迁都不是过家家,当时的北京城虽然是元朝都城,但规模远远不够。朱棣要把后宫妃子皇族、文武百官、三军大队以及无数百姓迁到北京,不但要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还要派人重新规划、修建北京城。从1406年朱棣决定迁都,到1421年正式迁都,前后准备了15年时间。

朱棣此举,不但加强了明帝国对北方的控制,也为后人留下了故宫、天坛、太庙等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面积超过72公顷,至今已经600岁。从1914年的古物陈列所,到1925年正式成立博物院,再到抗日战争爆发期间,文物南迁以及后来的文物大整理以及建筑修整,故宫经历了很多。

今天,我们能看到故宫博物院里有无数的珍贵文物,就是靠着无数仁人志士共同努力才能有的成果,否则很多文物就要消失了。但也正是因为其收藏者许多无价之宝,所以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垂涎,即便是建国之后,故宫还发生过五六次盗窃案。

故宫文物第一次失窃是在60年前。

1、文物不翼而飞

1959年8月16日,故宫博物院的管理员田义和一如既往的来到博物院中,准备一天的工作。然而,当他来到养性殿中时才发现,第三扇门有一块玻璃烂了。昨夜没有大风,平白无故玻璃怎么会烂?田义和第一反应就是,肯定被盗了。

田义和告知了保卫科,很快,保卫科报告了公安局。

调查发现,确实被盗了,被盗的还不是一件。养性殿有三间展厅,西厅被盗第一个卷柜玻璃被打烂,柜子中的14 页金册丢失了8页,5柄玉雕花把金鞘匕首也已经不见了踪影。

金册是康熙为尊奉顺治孝惠章皇后,而打造的徽号证书。金册是纯金打造,每页重20两多,上面铸有满、汉文字,四角还各有一个小金环。这种金册因为有文字资料,所以相当宝贵。玉雕花把金鞘匕首同样很珍贵,刀把镶玉石,刀鞘裹黄金,工艺精湛,顺治和乾隆都使用过。

2、追查偷宝大盗


现场勘查之后,工作人员很快发现一小块盗贼留下的皮肉,还在养性殿门楼上提取到了一枚完整的手掌纹,另外,锡庆门的门闩也被人拿下了。为了尽快捉拿大盗,上面命令全国配合缉拿,尤其是天津等周边地区。

马上三个月过去了,11月11日,在一辆去往北京停靠在天津的火车上,民警在检票时发现了两个可疑的男子。两人因为没买票而被民警拦下,当民警要求一位男子把兜里东西掏出来,证明其没钱的时候,男子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惧。

但他最终还是把口袋里的东西拿了出来,民警一看是金灿灿的东西,立刻起了疑心。男子解释,说是父亲临终前留下的家传宝,就是一点金子。民警立刻通知北京公安局,公安局来人发现,金子正是故宫金册的残片,对比指纹也能证明,该男子就是偷盗故宫文物的大盗!

后来民警又去该男子老家,发现了剩余的5片金册和5把匕首。

3、大盗交待一切

这名男子叫武庆辉,出生于1940年,时年不满20岁,是山东寿光县人氏。当时他去北京姐姐家,抽空看了一下故宫,对里面的宝贝很是垂涎,他决定偷一点带回家卖。

8月15号下午四点,武庆辉溜进珍宝馆附近的厕所中,潜伏了3个多小时。天黑之后,他利用木板跳进养性殿中,先是踢碎门框玻璃,发现没人后,这才从门下的破洞里爬进去,由于门框残留玻璃,还因此把他脚腕的皮刮下了一块。

进入展厅中,武庆辉用钳子砸碎展柜玻璃,偷了8块金册和5柄匕首。出来之后,他因为不识路,跑到了锡庆门,抽了门闩后最终出了故宫。到了姐姐家,武庆辉还给姐姐留下2片金册,并把剩下的带回了老家。

为了钱,姐弟二人先后把3片金册剪碎,在山东、北京等地的银行出手,卖了大约1000块钱。第一次见碎金子能卖这么多钱,武庆辉都开心死了,不但给自己买衣服鞋子,还给姐姐一百块。

4、盗宝案的背后

武庆辉为何会去偷故宫国宝呢?仅仅是因为他贪财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武庆辉从小父母双亡,他是由姐姐和哥哥照顾长大的,因为是老小,家庭也不太好,所以他很受宠溺。从小学习又不错,导致他上了高中还偶尔尿床。

宿舍里的人慢慢开始嫌弃他,他后来就干脆退学了。可他又不愿务农,所以就去投奔姐姐,第一次看到故宫金子时,武庆辉就打定主意要偷。

其实,姐姐一开始是批评他的,还要他还回去。可能因为穷,最后姐姐也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认为这些金子没有记号,别人查不出来,无形中成为弟弟的帮凶,害了自己和弟弟。

最终的结果是,武庆辉被判处无期徒刑;而他的姐姐因为包庇罪、破坏文物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