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力下降,看电视听不清楚,配助听器就可以听清楚吗?

如题所述

您好,大部分人认为听力损失是耳朵的问题,表面上看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确实根源在这里,但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 我们往深处想,想想人的耳蜗之后的听觉通路,你也许就明白了。人的耳朵是很不可思议的复杂器官, 就算现在外面的外耳廓也是有它们独特的用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收集聚拢声音;中耳的三个小骨头通力协作将声音传输到耳蜗系统之中;当声波通过耳蜗里面的液体时,耳蜗里面有很多的毛细胞剪切运动,刺激听觉神经发送脉冲到我们的大脑。这几个步骤都非常重要,但如果我们能够将电流脉冲能够直接刺激在听神经(大脑)中,而不通过中间这些特殊的耳朵结构,人们也是可以听到声音的,这就是(或听觉脑干)的工作范围与意义所在。

听不懂

如果一切到这里结束,我想上面的答案是正确的,那么听力损失就是耳朵的问题。

然而这些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一直到人的听觉中枢,大脑将如何识别这些声音信号?不管你的助听器有多好,或者你的人工耳蜗程序调得有多好,这些声波(电流脉冲)在经过大脑听觉皮层识别(变成能识别的声音,单词或者音乐)之前,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小孩开机之初能够听到你打鼓的声音,但是对于你在背后呼唤的名字他无动于衷。

    人的大脑有很大的空间去成长和改变,这也是人工耳蜗植入的机会,换句话讲就是你的人工耳蜗术后效果很大程度是由大脑的可塑性来决定的。或者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什么人工耳蜗植入越早越好,因为越小的孩子大脑可塑空间比大龄的孩子更大。而有些成人语前聋的植入者,大脑可塑性已经非常有限,有的连适应耳蜗的步都没法做到,但这并不是人工耳蜗不工作了。

连接

关于大脑有一种说法叫“经验依赖可塑性”,通俗点叫“你所遇到的事情将塑造你的大脑”。孩子的听到的东西越多越丰富,他的听觉中枢就会越发达。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经历长时间的听力缺失(依赖初级的视觉沟通技巧,或者不使用听觉补偿干预),负责听觉那一部分的听觉中枢将被剥夺为他用或者完全丢失。例如被拿去发展视觉了,这也就解释了很多耳聋的孩子画画很好,视力超好的原因。大脑的活动可以用“连接”两个字简单概括。人的大脑里面的许多神经元一个连接着一个,组成一张复杂的网,这些连接点被叫做突触。当一个孩子听到一个单词和声音,而且把它和某个特定的意思联系在一起,表示一个突触就形成了。久而久之,这些联系就构建起越来越强的网络,能够让我们有了完整的言语理解。例如当我们听到“狗”这个词的时候,我们能够不仅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同时能够让我们和另外一些事情(家庭宠物和名字,狗的声音,我们读到的关于狗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5
影响助听器的效果有很多的原因,有听损干预的越早效果越好,建议还是到门店先全面检查,体验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