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文种为什么没听范蠡的话退隐?

文种如果退隐还会被越王杀吗?

飞鸟尽,良弓藏出自史记中范蠡和文种的事。现在很多人在考虑为什么文种没有听范蠡的话隐退,是文种贪恋权力还是没能看穿越王的人品?

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前,从齐国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上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勾践面相是那种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最好早日离开,不可长久的和他共富贵。文种当时就称病不早朝,但有点晚了,小人进谗言或这是勾践疑心重,还没等到他真正隐退就赐给他一把剑让他自刎。借口是越王说文种的七种灭别国的方法只用三种就平了几国,使文种自己知道自己对越王的统治收到了威胁,遂就自刎。

所以说,隐退与否并不能真正消除越王的杀心,害死文种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的才华和谋略使统治者感到了不安,基本上和刘邦宋太祖是一脉相传,帝王心术。范蠡当时的劝在现在看来并不能真正救他,也许是范蠡真不知道他的劝不但不能救文种还会加速他的死亡。


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帝王对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收服或消灭,文种已经被收服,在这个时候如果文种选择离开,作为一个帝王,能放过这样的人吗。再有,天下已定,确实已经不需要文种,所以文种无论如何是不可能隐退,不隐退可能暂时的有命如果真的隐退只会加速他的死亡,所以文种的死不可避免,只是早晚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范蠡隐退后给文种写了一封信,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勾践听信了小人谗言,说文种要造反,就赐给文种剑,文种自刎而亡,他的死是必然的,是“王者之道”和人性不可共存的必然结果。
第2个回答  2019-10-10

文种还想一心辅佐勾践。

一直很厚重的文种,一心想辅佐越王,认为自己只要忠心就不会杀他,谁想到越王真的容不下他,最后赐死。

第3个回答  2019-10-09
赫赫功名下,其实结局早就注定,聪明的范蠡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了离开,自此远离政治,陶朱公商以致富,美名满天下;而厚重的文种很犹豫,最终选择留下,继续辅佐勾践,却为勾践所不容,结果是赐剑自刎。是文种贪图名利、地位不知急流勇退还是勾践太无情、残酷一定要“杀之而后快”。
第4个回答  2019-10-10

有伟大志向和报国的理想吧。

文种还是心系国家,想干出一些作为,并不想就此隐退山林,官场对他来说还是有所吸引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