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四大词人(诗人)是谁,分别介绍一下,谢谢!

如题所述

朱祖谋(1857-1931),著名书画家,词人,学者。原名孝感,字藿生,孝臧,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强村,号强村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一八八三)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中国近代词学大师,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强村词。《枫园画友录》、《海上书画名家年鉴》。是一位很有名气词人。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宋词三百首》是清末民初朱祖谋选编的一部宋词选集。
况周颐(1859-1926),近代词人,学者,词体评论家,为晚清四大家之一。原名周仪,以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词人,晚号蕙风词隐。临桂(今广西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1879)举人。后官内阁中书、会典馆纂修,以知府分发浙江,曾入两江总督张之洞、端方幕府。其间,复执教于武进龙城书院和南京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寄迹上海,鬻文为生。况周颐以词为专业,致力50年,。辛亥革命后,况周颐与朱孝臧唱和,受朱影响,严于守律,于词益工,但大都是"故国"之思,抒写封建遗老情绪。况周颐尤精词评。著有《蕙风词话》 5卷,325则。是近代词坛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重要著作。1936年,《艺文》月刊又载《续编》2卷,凡136则,系辑自况氏各种杂著。朱孝臧曾称誉这部词话、认为它是"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龙榆生《词学讲义附记》引)。况周颐著作,有词9种,合刊为《第一生修梅花馆词》。晚年删定为《蕙风词》2卷。又辑有《薇省词抄》11卷,《粤西词见》2卷,《联句和珠玉词》1卷。著有《词学讲义》、《蕙风□随笔》、《卤底丛谈》、《兰雪□梦楼笔记》等。
王鹏运(约1848-1904),近代词人,清末词坛四大家之一,词坛声望高,尊为“晚清四大家”之冠。字佑遐,一字幼霞,自号半塘老人,晚年又号鹜翁、半塘僧鹜、半塘,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1870)举人。光绪十九年(1893),授江西道监察御史。支持并参与康有为的改良主义运动,康未受知于光绪帝之前,奏折多由他代上。屡次抗疏言事,几罹杀身之祸。光绪二十八年,离京南下,最后客死于苏州。现榕湖畔“幽月台”有其塑像。初嗜金石,20岁后始专一于词。力倡导词学,且能奖掖后辈,著名词人文廷式、朱孝臧、况周颐等均曾受其教益。力尊词体,尚体格,提倡"重、拙、大"以及"自然从追琢中来"等,常州词派的理论得以光大,影响当世词苑。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许多重要观点,即根源于王氏。晚清词学的兴盛,王氏起了重要作用。《四印斋所刻词》(注:由与况周颐同称为“清末四大家”的王鹏运所编。所收宋金元词二四种,六二卷。清光绪十四年(1888)临桂王氏家塾刊。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用30年的时间,校勘《花间集》以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和《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又校刻《吴梦窗词》。用汉学家治经治史的方法以治词,校勘精审,向为学者所称道。朱孝臧评王鹏运的词作:“导源碧山(王沂孙),复历稼轩(辛弃疾)、梦窗(吴文英),以还清真(周邦彦)之浑化(《半塘定稿序》)”。其早年词与王沂孙为近,多写身世之感,如〔百字令〕《自题画像》等。甲午至辛丑间(1898-1901)身为谏官,并与文廷式等唱和。同朱孝臧、刘伯崇合作的《庚子秋词》,也不乏对国势衰微的深沉悲愤。著有《袖墨集》、《虫秋集》、《味梨集》、《鹜翁集》、《蜩知集》、《校梦龛集》、《庚子秋词》、《春蛰吟》、《南潜集》,统名《半塘词稿》。晚年删为《半塘定稿》2卷,《剩稿》1卷。
郑文焯(1856-1918),清末医学家,晚清著名词人,兼善书画金石,通医理。字俊臣、叔问,号小坡,又号叔问,别呈瘦碧,晚号大鹤山人,原籍山东高密,后寓居江苏吴县。汉军(一作广东南海)人。生于清文宗咸丰六年,卒于民国七年,年六十三岁。少工词。南游十年,所学益进。时湘中王闿运以词称雄,及见文焯作,遂敛手谢不及。程颂万、易顺鼎等咸俯首请益。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为曾入江苏巡抚幕府,为官十余年,往来于苏沪间。清亡后居沪,以行医、鬻书画自给。有感于医善治疫者少,乃溯经方之原旨,辨其要义,评述唐以前医籍,并取经籍传注所记杂家言,为之疏证,按治经学之义例,著《医诂》(一作《医故》)两卷(1890年)。书中医史资料颇多,且观点鲜明,切中时弊。另著《千金方辑古经方疏证》八卷、《妇人婴儿方义》两卷,未见传世官内阁中书。清亡。侨居吴下,与朱祖谋唱酬无间。丈焯词有瘦碧、冷红、比竹余音、苕雅诸稿,晚年合订为《樵风乐府》,与《词源斟律》等,并传于世。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91047.htm?func=retitl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08
况周颐、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齐名合称晚清四大词人,亦称“清季词学四大家”。

况周颐(1859~1926),原名周仪,以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词人,晚号蕙风词隐。他工于填词并重视词学的研究。早年填词主性灵,其词炼意炼句而不失自然。代表作品:《苏武慢·寒夜闻角》等

王鹏运(约1848~1904)字佑遐,一字幼霞,自号半塘老人,晚年又号鹜翁、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年岁最长,为词亦早,有领导风气的作用。代表作品:《点绛唇·饯春》等

朱祖谋(1857-1931)原名孝感,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强村,浙江吴兴人。著强村词。祖谋幼时,天资颖异,年岁既长,性行博雅,擅长文学。被称为“词学之一大结穴”。代表作品:《鹧鸪天·庚子岁除》等

郑文焯(1856-1918)号小坡,晚号大鹤山人,汉军(一作广东南海)人。少工词。南游十年,所学益进。时湘中王闿运以词称雄,及见文焯作,遂敛手谢不及。程颂万、易顺鼎等咸俯首请益。官内阁中书。清亡。侨居吴下,与朱祖谋唱酬无间。丈焯词有瘦碧、冷红、比竹余音、苕雅诸稿,晚年合订为《樵风乐府》,与《词源斟律》等,并传于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08
晚清四大词人

清末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并称“晚清四词人”。近人龙沐勋撰《清季四大词人》,有文廷式无朱孝臧。王、郑、朱、况、文诸家词内容多涉及清末时事,寄兴深微,风格柔弱,继承了常州词派的传统。诸家论词,也主要崇尚常州词派的基本观点。所谓“沿常派之余波”,“未能别辟户庭,独树一帜”。(龙沐勋语)朱孝臧称王鹏运“导源碧山,复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深化。”赞扬他实现了周济的理论。王鹏运则称谀朱孝臧是六百年来独得梦窗神髓者。龙沐浴勋说:“五十年来,常派风流,未遽消歇。一时作者,遍于东南,而造诣之深,断推王(鹏运)、文(廷式)、郑(文焯)、况(周颐)四子。此办承张(惠言)、周(济)之遗绪,而益务恢宏,又其致力,或兼校勘,或主批评。意者天挺此才,为词坛作一最光荣之结局欤?”(《暨南大学文学院集刊》一集)但综观五家词及词论,文廷式的观点和词风与王、郑、朱、况其实大不相同。
第3个回答  2008-10-08
王国维 黄遵宪 龚自珍 康有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