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CPU怎么区分

好坏

简单的讲一般情况:先看核心架构、核心数。最新架构可以理解为最先进的,核心数越多,性能越好,当然越贵。然后看二级缓存,缓存越大好.然后看主频,主频越高越好.比如英特尔,同样采用同一架构的CPU,目前分为三个档次,赛扬、奔腾、酷睿,低到高。但在性能上有所区别,如集成的指令集、前端总线、二级缓存。但在新架构的英特尔CPU先择时,主频高的优势也很明显。主频的奔腾双核性能很接近稍低的酷睿双核。而制程的改进也是提升性能的主要手段,主流的英特尔CPU同时在市面销售通常更新为新制程的。过渡阶段就要考虑选择,比如65nm和45nm,当然45nm的性能、发热控制均较以前有提高。
手上的两块CPU可能使用性能测试软件测试,百度一下,类似的软件很多,一个较简单的超级兔子就可以将两块CPU对比情况反映比来。CPU的好坏是相对而言,不过还是有参数比较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数量,目前主流是双核 ,高端是 4 核;

2. 二级缓存,即L2 Cache,目前主流是 1MB 或 2MB,高端有6MB或更高;

3. 主频, 主流在2GHZ-2.8GHZ左右,高端更高一些;

4. 制作工艺,主流为 65 纳米,老的一般是90纳米,最新的是 45 纳米,这个值越小越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0
太多了懒得打了 复制资料给你看看吧 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第一、主频,倍频,外频。经常听别人说:“这个CPU的频率是多少多少。。。。”其实这个泛指的频率是指CPU的主频,主频也就是CPU的时钟频率,英文全称:CPU Clock Speed,简单地说也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一般说来,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面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当然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CPU它们的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至于外频就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三者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主频=外频x倍频。第二:内存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Memory-Bus Speed。CPU处理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学过一点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朋友们都会清楚,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的,而主存储器指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存了。一般我们放在外存(磁盘或者各种存储介质)上面的资料都要通过内存,再进入CPU进行处理的。所以与内存之间的通道枣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性能就显得很重要了,由于内存和CPU之间的运行速度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因此便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第三、扩展总线速度,英文全称是Expansion-Bus Speed。扩展总线指的就是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PCI总线,我们打开电脑的时候会看见一些插槽般的东西,这些就是扩展槽,而扩展总线就是CPU联系这些外部设备的桥梁。第四:工作电压,英文全称是:Supply Voltage。任何电器在工作的时候都需要电,自然也会有额定的电压,CPU当然也不例外了,工作电压指的也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286枣486时代)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那是因为当时的制造工艺相对落后,以致于CPU的发热量太大,弄得寿命减短。随着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近年来各种CPU的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第五: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16位的微机我们就不用说了,但是对于3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4GB)的物理空间。而今天能够用上1GB内存的人还没有多少个呢(服务器除外)。 第六:数据总线宽度。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第七:协处理器。在486以前的CPU里面,是没有内置协处理器的。由于协处理器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浮点运算,因此386、286、8088等等微机CPU的浮点运算性能都相当落后,相信接触过386的朋友都知道主板上可以另外加一个外置协处理器,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浮点运算的功能。自从486以后,CPU一般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浮点运算,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第八:超标量。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第九:L1高速缓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级高速缓存。在CPU里面内置了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容量越大,性能也相对会提高不少,所以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第十:采用回写(Write 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效,速度较快。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
第十一:动态处理。动态处理是应用在高能奔腾处理器中的新技术,创造性地把三项专为提高处理器对数据的操作效率而设计的技术融合在一起。这三项技术是多路分流预测、数据流量分析和猜测执行。动态处理并不是简单执行一串指令,而是通过操作数据来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动态处理包括了枣1、多路分流预测:通过几个分支对程序流向进行预测,采用多路分流预测算法后,处理器便可参与指令流向的跳转。它预测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位置的精确度可以达到惊人的90%以上。这是因为处理器在取指令时,还会在程序中寻找未来要执行的指令。这个技术可加速向处理器传送任务。2、数据流量分析:抛开原程序的顺序,分析并重排指令,优化执行顺序:处理器读取经过解码的软件指令,判断该指令能否处理或是否需与其它指令一道处理。然后,处理器再决定如何优化执行顺序以便高效地处理和执行指令。3、猜测执行:通过提前判读并执行有可能需要的程序指令的方式提高执行速度: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每次五条),采用的是“猜测执行”的方法。这样可使奔腾II处理器超级处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升软件性能。被处理的软件指令是建立在猜测分支基础之上,因此结果也就作为“预测结果”保留起来。一旦其最终状态能被确定,指令便可返回到其正常顺序并保持永久的机器状态。 自己补充 现在处理器发展到了多核心的时代了 核心越多当然处理器处理多任务来说也越强 看你机器在什么用途上了 多任务核心多就越好 一般4核心 游戏的话 双核心 高频率就好
第2个回答  2018-04-17

简单的讲一般情况:先看核心架构、核心数。最新架构可以理解为最先进的,核心数越多,性能越好,当然越贵。然后看二级缓存,缓存越大好.然后看主频,主频越高越好.比如英特尔,同样采用同一架构的CPU,目前分为三个档次,赛扬、奔腾、酷睿,低到高。但在性能上有所区别,如集成的指令集、前端总线、二级缓存。但在新架构的英特尔CPU先择时,主频高的优势也很明显。主频的奔腾双核性能很接近稍低的酷睿双核。而制程的改进也是提升性能的主要手段,主流的英特尔CPU同时在市面销售通常更新为新制程的。过渡阶段就要考虑选择,比如65nm和45nm,当然45nm的性能、发热控制均较以前有提高。

手上的两块CPU可能使用性能测试软件测试,类似的软件很多,一个较简单的超级兔子就可以将两块CPU对比情况反映比来。CPU的好坏是相对而言,不过还是有参数比较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数量,目前主流是双核 ,高端是 4 核; 

2. 二级缓存,即L2 Cache,目前主流是 1MB 或 2MB,高端有6MB或更高; 

3. 主频, 主流在2GHZ-2.8GHZ左右,高端更高一些;

4. 制作工艺,主流为 65 纳米,老的一般是90纳米,最新的是 45 纳米,这个值越小越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1-20
看CPU频率,内核...二,三级缓存等
第4个回答  2013-11-20
核心越多越好,数字的位数相同时,越大越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