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家乡或社区的生物 生物种类 数量 生活环境 与哪些生物有关系

生物种类   数量 生活环境 与哪些生物有关系
(    ) ( ) ( ) ( )
急!!!

我假设你老家在吉林长白山之巅。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90781公顷,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
长白山是我国少见的、比较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保护区最高峰海拔2770米,为东北地区第一峰。区内分布着河谷、沼泽、台地、山坡、高原、高山湖泊、火山口等地貌类型。复杂的生境条件,构成了植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和多样性。据调查,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2540多种,野生动物364种,其中东北虎、梅花鹿、中华秋沙鸭、人参等动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这在整个东地区是非常少见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长白山成为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该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龙山湖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东经126°22′至126°41′,北纬41°31′至41°38′,距白山市区57公里,地处中朝两国界江——鸭绿江中游,是鸭绿江云峰水电站揽江大坝形成的蜿蜒曲折的大型人工河谷水库。
该景区区域面积大,总面积达420平方公里(水面全长90公里,最宽处2,075米,平均水深40-60米,最高水位海拔318.75米,总库容量37亿立方米,湖水面积为165平方公里),景观独特,异国风情尽收眼底,百里湖区、风光秀丽,山势雄伟,林相优美,水域辽阔,四时风光,各展风采。春季杜鹃争艳,姹紫嫣红;夏季草木繁茂,苍翠欲滴;秋季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达8万余人次。
1、二马驹独秀峰生态旅游区地处龙山湖上游,是龙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点景区和旅游开发黄金点。景区距白山市区71公里,其中分水路、陆路两条线,15公里的水路沿途可观赏中朝两国一衣带水的异国风情。
生态旅游区域总面积20余平方公里,生态旅游开发黄金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1.5平方公里。该区山势秀丽,环境清幽,四季皆景,不但有北国山水的雄浑,兼有南国漓江之秀韵,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和潜力,是集生态观光、科普研考、休闲避暑度假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2、异国风情园,可饱览这里的湖光山色,主要是乘舟目睹其风采,领略田园乡野情趣和异国他乡风俗。湖区两岸奇峰林立,翠树葱茏,自然景观,一步一景。主要有礁石微零水面,型情并茂的“河马渡江”,有天然造化称为奇观的“神女峰”、“仙人洞”,有形似巨幅国画的“天骄峰”,以及“二龙揽月”,“马面石景”,“老龙护江”,“一峰独秀”,“薛礼搬石”,“龙女凤冠”,“刺猬游江”,“骆驼吸水”等景点。
3、江心岛区。是与朝鲜开展跨国旅游,观赏云峰大坝的必经之地,这里湖面广阔,视野深远,可眺望朝鲜内地慈城河风光,山地起伏有至,湖内可玩水,适宜开展登山、露营及采集山珍药材、水上多种趣味活动及边境贸易旅游市场等活动。
4、云峰大坝区。是中朝两国在界江上合资兴建、共同受益的一座大型堤坝引水道混合式水利枢纽,始建于1958年,具有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云峰大坝和电站的施工与安装,充分显示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智慧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坝高113米,长828米,横跨鸭绿江两岸峡谷,形成了库容为37亿立方米的龙山湖。明镜般的湖水映衬着巍峨大坝,如同镌刻着中朝人民友谊的丰碑。多年来,已经成为中外游人到湖区旅游观光的重要景区之一。
5、冬季冰雪旅游。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旅游局、八道江区政府克服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的困难,成功举办了首届2003吉林长白山—龙山湖冰雪节。 2003年1月10日,在八道江区龙山湖景区举办了盛大的开幕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白山军分区的领导应邀参加了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其他县市(州)的嘉宾、社会知名团体、旅行商等。整个冰雪旅游节历时60天。随着冰雪旅游节的举办,八三线客运运力增加,三道沟镇物质消耗加大、加快,人流、物流的增加给冬季三道沟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冰雪旅游节期间本镇实现社会总收入 45万元 。
首届2003吉林长白山—龙山湖冰雪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白山冰雪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了长白山冬季冰雪旅游文化,积极探索积累了发展白山冬季旅游的有效形式,增强了白山冰雪旅游的影响力,开辟了冬季旅游客源市场,构筑了我市四季旅游新格局,使冬季旅游成为白山旅游的新亮点,充分发挥了旅游的牵导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冬季冰雪节活动不仅给当地农闲的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也丰富了本区域冬季文化内容。
2004年1月10日,第二届吉林长白山—龙山湖冰雪旅游节同样在龙山湖景区成功举办。对照去年的首届冰雪节,本届规模更大,参加人数更多,新增花式爬犁、雪圈、冰帆等高档娱乐器械,综合效益再创新高。

日常生活
不吃野生动物,敢于举报非法捕食野生动物的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生物种类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或者直接写丰富度
数量主要是生产者  消费者太难调查
生活环境是生产者和分解者中真核生物部分的
第2个回答  2013-09-21
飞天扬沙,洪水泛滥,海啸地震,人们流离失所,瘟疫铺天盖地,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一组组惨不忍睹的数字,大自然在愤怒,地球在哭泣,物种在灭绝,生命在颤抖,可怜的人类啊,地球因为有了你,才如此美丽,也正因为有了你,才变得满目苍夷。
美丽的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地球在遭到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在面临威胁,保护环境,捍卫家园,已经克不容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基本职责。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 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物课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联,因此中学生物课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的重任。提高中学生的环境素质,以此带动全社会,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载体作用”,“渗透作用”,将环境知识融入课堂内容中。
如在七年级下册书中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废电池的危害(废电池里面含有重金属汞、银、镉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着雨水渗漏到土壤里,污染土壤,并随着土壤中水分的移动,进一步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直至进入多种生物和人的体内。)然后分组提出问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并用事实说服那些不以为然的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做一些调查问卷,在父母亲戚中进行调查,从而也发挥了这项活动的社会效应。
教师的作用还在于要将环境意识的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中。环境教育渗透主要内容:世界及我国动植物资源的状况,我国的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条文等。由于教材中并没有专门列项注明环境教育的内容要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把相应的环境内容渗透下去。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没有直接的环境知识,如何渗透,可联系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有外界环境适宜,小小的种子才能萌发,这个环境要优良,不能污染,否则种子就算萌发也长不成参天大树或收获不了丰硕的果实,如此通过联想达到了渗透的要求。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根系牢牢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开花可美化环境。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结合环境污染、食物的污染、水源污染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懂得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又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讲究呼吸卫生,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要养成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的良好习惯。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噪音对听觉的影响,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禁鸣机动车喇叭的意义。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通过了解我国动植物资源遭受破坏情况,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懂得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长期性,懂得从我做起,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这样在每一章节的备课中只要教师用心备课,用心点拨,都能起到耳濡目染,滴滴渗透的环境意识教育。
二、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开展广泛阅读活动,走出课堂,开拓视野,查寻资料,收集数据,然后形成资料库,再互相交流讨论,把课外的阅读和课堂的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比较解决实际中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引导学生写一些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小论文比赛,治理荒漠,如何减少氟里昂的释放等。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拓宽了知识范围,也带动了更多的学生的积极性,树立科学环保意识和从我做起的决心。
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培养环保意识。如结合七年级上册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这一调查报告的展开,让学生们了解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记录他们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在对生物进行归类的同时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再比如结合七年级上册科学、技术、社会中节水农业知识,了解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用水量情况,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进行农田灌溉的,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怎样,请同学们在课外做个调查并对改进灌溉方式提出建议。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比如一些环境保护的纪念日,三月十二日的“植树节”,首先结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提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拿森林覆盖率来说,圭亚那是97%,芬兰是69%,日本是68%,美国是33%,而中国只有16.55%,大大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然后出示图片,录相看几组触目惊心的乱砍滥伐,洪水泛滥的镜头,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目前我国植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植树造林从我做起已经刻不容缓。最后亲自带领一部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亲身感受还林与大自然的体验,回来开展一些展示活动,如一些图片,照片的展览和一些认识心得体会,开展一些竞赛辩论活动等,让更多的同学加强认识和进行以身作则的宣传。还有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五月三十一日的“世界无烟日”,六月五日的“世界环境日”等都可以开展一些类似的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倡导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绿化祖国,还我山河一幅绿色美景。
三、加强生物科学与其它学科中有关环境知识的联系与渗透。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环境科学方面与化学和地理学科的联系更是密切,所以在相关知识方面可以进行互动合作。如在七年级下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化学知识介绍酸雨的性能,可提前渗透化学知识,酸碱度的概念,酸雨的形成。在正确的化学知识的引导下,模拟食醋和清水配制的酸雨,控制PH值。再进一步思考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再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结合化学知道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概念。
在生物圈和水资源的利用方面,生物与地理联系紧密,可结合地理知识渗透环境保护和环境意识,在相关学科知识的交汇贯通中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环境意识的熏陶。
四、结合环保,为绿色奥运出谋献策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申奥过程中,北京市积极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主题。悉尼奥运会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利用了能够减少由建筑材料及废物的循环利用所产生的垃圾。在场地及设施的建设中,产生的废物被分为不同的类别,然后把可利用的留下,可以再加工循环使用的拉走。悉尼的国际射击中心90%的建设木材都来自废物回收再利用。主会场建设使用了22万立方米其余建筑拆除时留下的废料。整个悉尼奥运村的建设废物利用率达到94%,并且最终避免了77%的废物进入掩埋式垃圾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