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北流型铜鼓简介

如题所述

在粤桂交界地带,以广东信宜和广西北流出土的铜鼓最为显著,其独特的风格引人注目。这些铜鼓体形硕大,尺寸多样,面径最大可达165厘米,最小也有超过50厘米的,其中70-100厘米的最为常见。鼓面突出于鼓径之外,有的甚至向下折叠形成类似“垂檐”的结构。鼓身设计精致,鼓胸微凸,最大直径位于下方,呈现出斜直的线条。腰部分为反弧形,胸腰之间以浅槽分隔,通常配备两对耳环,部分铜鼓还额外设有偏耳或小耳环。

这类铜鼓的流行年代跨越西汉至唐代,主要在桂东南和粤西南地区,特别是信宜、北流一带最为盛行。它们与当地古代民族乌浒、俚人、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信宜市,位于高凉州北,是俚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俚人崇拜雷神,铜鼓在他们眼中象征着雷的权威。铜鼓上的图案,如文饰、蹲蛙和羽人,都与祭祀雷神的传统紧密相连。青蛙在俚人文化中是图腾,象征着雷王的使者,能呼风唤雨,驱邪保平安,保护人们的五谷丰登和安宁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