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种抢救药物名称及药理作用

十八种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

一肾上腺素
作用:强烈兴奋а、β受体 (1)兴奋心脏(2)血管:使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使心脏和骨骼肌血管扩张(3)松弛胃肠道及支气管平滑肌(4)升高血压(5)舒张支气管
用途:(1)为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2)心跳骤停的抢救(3)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注意事项:严重心率失常、器质性心脏病、甲亢、高血压患者慎用。用法:0。5—1mg皮下、肌注、稀释后缓慢静推
二异丙肾上腺素:是经典的β1,β2受体激动剂
作用:(1)兴奋心脏(β1受体),使心率显著加快,收缩力明显增强。(2)舒张血管(3)对血压心作用: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4)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 用途:(1)支气管哮喘:舌下或喷雾给药。(2)房室传导阻滞(3)心跳骤停(4)在补充足够的血溶量下,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及心源性休克 副作用:心悸、头痛、恶心、心动过速、大剂量诱发心率失常 用法:稀释后静滴、片剂含服。
阿托品:M受体阻滞剂的代表
作用:小剂量(1)抑制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防吸入性肺炎,(2)扩瞳和调节麻痹。(3)松弛内脏平滑肌,缓解胃肠绞痛(4)兴奋心脏,增加心率,可用于治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缓慢性型心律失常,(5)解除小血管痉挛,(6)解救有机磷酸脂类中毒。大剂量:(1)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抗休克,(2)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兴奋延脑及大脑中毒量则抑制 用途:(1)解除有机磷农药中毒(2)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治疗各种内脏绞痛(3)大剂量治疗感染性休克(4)迷走神经经过渡兴奋引起的缓慢型心率失常(5)麻醉前给药(6)眼科扩瞳 副作用: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增快、皮肤潮红
注意事项:青光眼及前列腺增生者禁用 用法:片剂—口服,注射剂:皮下、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0。3—0。5毫克
四洛贝林
作用:又名山梗菜碱,它不直接兴奋延脑,而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觉器,反射性地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用途:临床用于新生儿窒息,CO中毒窒息,呼吸衰竭,吸入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剂(如吗啡,巴比妥类)中毒。 副作用:过量可致惊厥、心动过缓 用法:皮下肌注或静推
五可拉明:(尼可刹米)
作用: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也可通过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使呼吸加深加快 用途(1)用于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2)急性呼吸衰竭 副作用:较少 大剂量可引起惊厥、心悸、心率失常 用法:皮下、肌注或静推
七多巴胺:
作用:主要激动аβ,多巴胺受体
兴奋心脏,增加心肌收缩力(2)收缩周围血管,扩张内脏血管特别是肾血管。小剂量:肾、肠系膜血管扩张,肾血管流增加,排钠利尿作用增强。中剂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增加心输出量,提高血压 大剂量:所有A、V收缩,BP上升,(а受体)用途: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及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用法:常用量:20—60毫克稀释后静脉静滴 注意事项:(1)静脉滴注浓度过高、进间过长或药液漏出血管可致局部缺血坏死(2)嗜铬细胞瘤、闭塞性脉管炎、频敏性室性心率失常等患者慎用(3)滴速依血压情况调整
八阿拉明:(重酒石酸间羟胺)
作用:直接激动а、β受体。(1)收缩血管,(2)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升高血压,升压较去甲肾上腺素弱而持久。用途(1)用于各种休克早期(2)药物中毒性低血压(3)上消化道出血 注意事项:(1)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时间过长或药液漏出血管可致局部缺血坏死 (2)
心脏病、甲亢、糖尿病、高血压者慎用 用法:常用量:10毫克用葡萄糖250毫升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依病情而定
九西地兰(毛花苷丙)
作用(1)增加心肌的收缩力(2)减慢心率(3)减慢房室结传导 用途:(1)主要治疗急性或重症心力衰竭,尤其心衰伴快速房颤者(2)某些房性心率失常 副作用:(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2)心脏毒性(3)视觉模糊黄绿视等 用法:0。2—0。4毫克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1)禁与钙剂合用(2)应缓慢注射(3)密切观察毒性反应 十速尿
作用: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高效利尿剂,抑制对CL-,NA+的重吸收。用途:(1)消除水肿:严重的肾性水肿,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2)加速毒物的排泄(3)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的少尿(4)降血压 副作用:电解质率乱,耳毒性 用法:口服,缓慢静推 注意事项:(1)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2)长期大量使用警惕产生耳毒性
十一去甲肾上腺素
作用:主要兴奋а受体,(1)收缩血管:使全身血管(除冠脉,缺а受体)均强烈收缩,主要使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2)兴奋心脏: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博出量,但较肾上腺素弱。(3)血压:血压升高 用途(1)休克 如早期神经源性休克及药物中毒引起的低血压(2)上消化道出血:稀释后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注意事项:(1)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时间过长或药液漏出血管可致局部缺血坏死(2)心脏病、甲亢、高血压者慎用
十二地塞米松:人工合成长效类糖皮质激素
作用:(1)抗炎、(2)抑制免疫(3)抗毒作用(4)抗休克 应用: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2)严重性感染或炎症,应在有效抗菌药物使用的前提下(3)自身免疫性疾病(4)过敏性疾病(5)抗休克(6)血液病 副作用:1。大量用药的反应:(1)柯—兴综合征(2)诱发加重感染(3)加重消化道溃疡(4)心血管系统(5)骨质疏松(6)精神失常2。抑制脑垂体前叶对ACTH的分泌,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如恶心、呕吐乏力,需1一2年恢复 用法:常用量:5一10毫克/次,肌注或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严重的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糖尿病,抗菌素不能控制的感染骨折均为禁忌症
十三氨茶碱(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作用:(1)松弛支气管平滑肌,(2)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3)轻微的利尿作用用途:(1)支气管哮喘(2)心源性哮喘(3)心源性水肿(4)喘息型支气管炎(6)胆绞痛(舒张胆管)用法:常用量:0。25一0。35克,稀释后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1)强碱性,口服刺激大,致恶心,呕吐(饭后口服)(2)急性心梗伴血压下降者忌用。(3)滴注时不与VC,促皮质素,去甲肾,四环素族盐酸盐配伍(4)静脉注射应缓慢,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
十四10%葡萄酸钙
作用:(1)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正常兴奋性。(2)促进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形成,但高浓度Ca+可引起心率失常(监测Ca+浓度)(3)对Mg2+持抗作用,用于镁中毒。(4)促骨骼,牙齿钙化形成。(5)改善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管壁致密度。使渗出液减少,具消肿,抗过每作用(6)加速凝血,促凝血酶,纤维蛋白合成 用途:缺钙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 对抗镁中毒 用法: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次1一2克 注意事项:缓慢注射,应用强心甙期间禁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