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离解和电离三个概念一样吗?

如题所述

解离,离解和电离三个概念不一样。

解离: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解离的程度可以用解离度K来表示。通常来说,解离是吸热反应。

离解:离解又称解离,在化学中,指化合物分裂而形成离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有两种含义,一指双原子气体加热分离成其组成原子,一指化合物在水中分离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这两种化学反应都标为离解。对于第二种情况离解与电离为同义词。可在气态、液态、固态或溶液中进行。

电离:电离,或称电离作用、离子化,是指在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是指原子或分子获得一个负或正电荷的获得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通常与其他化学变化的结合。

电离导致的电子的损失后的亚原子粒子碰撞,碰撞与其他原子,分子和离子,或通过与光的相互作用。异裂和杂原子取代反应可导致离子对的形成。电离能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内部转换过程,并将其能量激发原子核的内层电子使其喷出。

扩展资料:

电离相关:

1、电离中的吸放热

固体溶质进入溶液后,首先发生微粒(分子或离子)的扩散(吸热)过程,接着是形成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水合过程(放热)。这里有化学键的破坏和形成,严格说都是物理-化学过程。对于强电解质来说,溶解和电离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为离子的扩散就是电离。

不过对于弱电解质说来,首先是扩散成分子(吸热),然后在水分子作用下,化学键被破坏而电离成为水合的自由离子(这里总体表现是吸热还是放热要看破坏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多,还是水合释放能量多了,因此,电离过程不一定是吸热)。

2、完全电离和不完全电离

电离有完全电离和不完全电离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如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完全电离状态,如氯化汞的电离,硫化氢的电离等。

3、电离和电解的区别

应当注意,电离与电解是有区别的。电离过程根本不需要通电(会电离的物质,只要溶解在特定溶剂里就会电离),而电解则需要外部通以电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解离和离解的意义可以说是一样的,是泛指物质分解分离成多个部分的过程。
电离可以认为是物质解离的一种方式,是解离这个大概念下的一个小概念。指物质在物理能量作用下形成离子的过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19
解离,离解和电离三个完全不一样。解离: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解离的程度可以用解离度K来表示。通常来说,解离是吸热反应。离解:离解又称解离,在化学中,指化合物分裂而形成离子或原子团的过程。有两种含义,一指双原子气体加热分离成其组成原子,一指化合物在水中分离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这两种化学反应都标为离解。对于第二种情况离解与电离为同义词。可在气态、液态、固态或溶液中进行。电离:电离,或称电离作用、离子化,是指在能量作用下,原子、分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是指原子或分子获得一个负或正电荷的获得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通常与其他化学变化的结合。电离导致的电子的损失后的亚原子粒子碰撞,碰撞与其他原子,分子和离子,或通过与光的相互作用。异裂和杂原子取代反应可导致离子对的形成。电离能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内部转换过程,并将其能量激发原子核的内层电子使其喷出。
第3个回答  2023-06-04
离解能和解离能是化学反应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离解能指的是将个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离子从分子中分离出来所需要的能量,而解离能则是指将一个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或离子分离出来所需要的能量
第4个回答  2023-07-21
解离、离解和电离这三个概念在化学中是有一些区别的。
1. 解离 (Dissociation):
解离是指某种物质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分解成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通常发生在离子化合物中,其中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时会分解为离子形式。例如,盐(如氯化钠NaCl)在水中溶解时会分解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2. 离解 (Dissociation):
离解与解离是同义词,指的是同样的过程,即物质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3. 电离 (Ionization):
电离是指将中性原子或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移除或添加后,产生带电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通常发生在气体或高温条件下。例如,高能的辐射或高温条件下,气体中的原子可以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缺少电子)或获得电子变成负离子(额外的电子)。
综上所述,解离和离解在化学中是相同的,都指物质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分解成离子的过程。而电离则是指将中性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移除或添加,产生带电离子的过程,可能在气体或高温条件下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