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燕州城名子的由来

如题所述

我自己答

 

燕州城原称白岩城,是东晋元兴二年(403年),高句丽占据辽东城(今辽阳)后建筑的。位于辽宁省辽阳灯塔市铧子镇西大窑乡城门口村东的石城山上。 

  燕州城分外城和内城。外城依山建造,呈不规则方形,长480米,宽440米,周长1 840米。城墙用青色大石条叠砌,墙宽2至3米,高5至8米。南面垂直悬崖,崖下是由南折向西流的太子河。东、北两面筑高大石墙,墙外有护墙,墙顶筑雉堞。北墙由于坡势较缓,墙体外砌5个马面,内砌阶梯,顶上呈现方形平台,以为护墙和了望防守。城门开在西面,也是顺山坡的泄水口。城内筑有了望台。台前有方形围墙,称内城,长45米,宽35米,均用石块叠筑。台高5米,设在制高点上,可以了望全城内外,蓄水池在内城外北部。燕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唐王东征"或曰"薛礼征东"。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高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派使者上报唐王朝,唐太宗谕令高丽罢兵,高丽拒不服从,促使唐太宗决定用兵高丽。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五月攻克辽东城(今辽阳市老城区),"得胜兵万余人,男女四万口"。为此,唐太宗登临辽东城楼,举头望月,诗兴大发,咏出《辽城望月》: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云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丸都,伫观妖氛灭! 

  遂改辽东城为辽城州。同年六月,唐军乘势攻打白岩城(今燕州城)。因燕州城城高地险,粮草充足,久攻不下。激战中,右卫大将军中箭,唐太宗亲自为其"吮血,将士闻之莫不感泣",誓死拼杀,攻势愈猛。其中,唐太宗爱将、大将军薛礼更是身先士卒,勇猛善战,势不可挡。迫于形势,白岩城主孙代音派人请降。唐太宗就势攻下白岩城,改其名为岩州。历史上有名的"白岩城之战"以唐军获胜而告终。燕州城成为唐朝名将薛礼征东决战的战场遗址, 至今保持着较完好的古城原貌。 

  燕州城是辽宁省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高句丽城垣,现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离燕州城不远的太子河南岸,是全国重要的民窑遗址----辽阳县冮官屯村。1988年12月,冮官屯窑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每逢暴雨天,还会有许多小马小狗形的瓷玩具被冲刷出来,昭示着千年的童心。 

  窑址长约200米,宽约100米,文化层厚约1-2米,窑址规模较大。每逢太子河水上涨时会冲出大量窑具、瓷器残片。窑具有方有圆,规格不等。瓷器有瓶、罐、钵、壶、碗、盘、碟、方匣、油灯及玩具兽头形口笛、小马、小狗和小人等。瓷器主要特点为胎较厚,质地黄而带有微红色、夹砂。釉色多为白、黑、间有兰、黄和铁锈色。白釉多绘铁锈色花,黑色釉、酱色釉多不加纹饰。由于烧造时直接焙烧,釉色光亮度不高,白釉器带有微黄。有的瓷碗、盘等,多仿制河北定窑,胎稍薄,并绘有花纹;黑釉仿磁州窑,罐、瓶加耳并略有雕饰。窑址还曾出土过刻有"石城县"款的陶砚,说明此地在金代是石城县所辖地的窑厂。冮官屯窑起于辽,盛于金,废于元。是辽、金时期中国北方重要的民窑之一。对研究辽、金时期北方的陶瓷生产工艺及特点、当时社会生活及中原文化对北方文化的影响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3
辽阳应该是战国时燕国的首都,太子河就是燕国太子丹遇难之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