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骰子安红豆”的具体含义及理解

如题所述

意思是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

杨柳枝

唐代: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

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作为晚唐的一组具有典型性的诗,向我们展现了晚唐的社会风俗以及诗词嬗变的一个过程。由洪迈误读而引出的晚唐诗词界线的模糊性,也提醒读者与研究者,对于文体流变过程中的作品要有特别注意,避免因固化的文体思维而遽然作出定论。

在古代骰子往往以骨制,而骰子上面的一点到六点,则用红豆制作。而红豆在物象中又有相思的意思,故红豆又称为相思子。相思子(红豆)装在骨头(骰子)里,这一骰子的制作过程,在物象中,便是“入骨相思”。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运用意象与物象,不仅表达了相思之情,还侧面展现了晚唐的社会风气。

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4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出自 温庭筠的杨柳枝。

是说“掷采之骰各面刻有红点”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为骨制。以骰子安红豆来喻入骨相思,纯用寻常事物作比喻,设想机巧,别开生面。但读来不觉晦涩,反而觉得“眉目清秀”,饶有风趣。这种双关修辞手法,用得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此外,前句“玲珑”两字,貌似形容骰子,却暗示了恋人的一颗“七巧玲珑心”,而后句“知不知”三字,爽脆委婉,回环复问,带有听觉上的特殊冲击,也极富感染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