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轮震荡后,猪价的“天花板”已现!后续什么价?心里有数了

如题所述

猪价从六七月份开始,一改之前下跌的模式进入了新的上涨周期中,这也预示着猪市“拐点”的到来。
虽然“拐点”来临,但是对于猪价走势仍然有许多疑问:
一是猪价会怎么走?
二是猪价的“高点”何时会出现,猪价又会涨多高呢?
经过3个多月的调整,猪市的走势也渐渐变得明朗。
首先,六七月份的上涨仅仅是一个开端,虽然涨势比较猛,但这并不是猪价的高峰。
经过调控震荡后,到了九十月份,确切地说,到10月份时猪价开始发力。
因为进入四季度以后,将迎来猪肉消费的旺季,养殖业看涨情绪明显上涨,压栏惜售接踵而来,使得猪价出现豪涨,从26元/公斤的位置快速向30元/公斤的大关逼近,并且触发了生猪价格过度上涨的一级预警。
近日在国家大力调控下,猪价又开始止涨转跌,那么这轮的下跌是由于调控压力所致还是猪价已经涨到头了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个问题,抛储究竟能不能抑制猪价的上涨?
储备肉抛售是一种常态化的操作,一般在重大节日的前夕,像国庆、中秋及春节等,国家都会抛出一部分储备猪肉来增加市场的供应,数量一般为2~3万吨,即便猪价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也会象征性地抛出以增加节日的气氛。
抛储往往是一次性的,很快就被市场消化了。
从数量上来看,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每年的猪肉消费量约在5000万吨,因此2~3万吨的储备肉实在是杯水车薪。
这也就意味着抛储更多的是释放一种信号,调节市场情绪,给消费者增加了一个选择,而并不能改变猪价的走势。
那么猪价的走势最终还要回归到供需面上来。
从供给端来看,市场最为担心的是随着猪价上涨,二次、三次等育肥积极性明显增长,使得大量生猪压栏、育肥,导致前期生猪出栏下降,而都集中在了后期,也就是11~1月份,市场担心届时会对市场形成较大供给压力。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能繁母猪去化程度来推算,年底生猪供应总体有限。
而消费层面,从市场情况来看,年底的消费旺季仍然是存在的,但是大概率将不及预期。
因此接下来猪价的走势以及“天花板”基本可见,即四季度猪价走势仍然是上涨的趋势,但是当猪价冲破26元/公斤以后,养殖户的补栏情绪积极上涨,而当猪价一旦接近30元/公斤后,市场消费将受到明显抑制,想要再突破这一价格并不容易。
当前来看,猪价已涨至28元/公斤以上,距离天花板已经十分接近,后续上涨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养殖户应注意把握出栏时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