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在和林微因分手那么段时间里怎么又和陆小曼结婚了?

如题所述

时间不短。
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10月上旬,与在伦敦经济学院上学的徐志摩初次相遇,结识了诗人徐志摩,1921年10月14日,徽因随父回国。徐志摩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洲,启程回国。徐志摩回国后,是在1924年(这时候小曼22岁)结识陆小曼并与之恋爱的,1925年初与小曼进入热恋,10月3日完婚。
从1921年10月上旬与林徽因分离到1925年10月上旬与陆小曼结婚,这中间有4年时间,对于一个诗人来说,特别是一个崇尚自由美的诗人来说,这4年对于他来说并不短,当然可以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加上林徽因是不辞而别的,对徐志摩本身是很大的打击,虽然他回国后和林徽因曾经见过面,但他俩还是没有可能,而陆小曼也是一代名媛,才貌双全,不一定就会输给林徽因。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个,一个是窈窕淑女,情意绵绵;一个是江南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朵含露玫瑰,一个是抒情的新诗,干柴碰上烈火,怎么会不迸发出爱情的火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1
徐志摩没有和林徽因在一起过。
在英国的时候,徐志摩为表达自己对林徽因的真心,毅然同自己的妻子离婚,但林徽因没答应他。后来在一个酒会上遇到陆小曼,就转而喜欢陆小曼了。。
为林徽因写的就是那首很出名的再别康桥
向陆小曼求婚的时候上在报纸上登的,很出名的一句上:得之文幸,不得我命追问

在英国的时候,徐志摩是和林微因相恋的,就差结婚。林要求徐必须是单身。待徐离婚后,林已不辞而别回国了。
再者,最后一句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6
简单地说:徐志摩在林徽因少年的时候因为常常拜访其父林长民是时,就被其独特的思维见解和气质打动了。
那是的林还小,对爱情没有太深刻的理解,但是却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徐的好感与依恋。但是,徐很快一发不可收拾地热烈地爱上林,想要和她在一起。那是他已经有妻子张幼仪,通过对自己自主的爱的认识,他想到自己和张幼仪的婚姻,居然是没有爱情的。便执意要与其离婚去追求自主的爱情。然而,林徽因的态度却没有那么强烈,她再后来给胡适写的一封信中说到:我是个传统的人,我一生只求对得起人:父母,兄弟。。。。。大体意思就是,她对徐再怎么样欣赏,打破传统道德是她不能接受的。她最起码要对的起爱她的人。她对于徐的追求,采取了理性的态度,把他的爱郑重地珍藏。同时,林与其青梅竹马的爱人与挚友梁思成已萌生爱的种子,不久在以其在美国建筑系留学后结婚。徐志摩知道后更伤痛欲绝,不留任何幻想的同时,认识了近乎于完美的陆小曼。她的美丽风姿,不凡谈吐和知识底蕴让这个性情中人再一次倾倒。爱,美,自由的共同追求使他们真正地走到一起。但后来发现,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具体情节省略)那时,徐还去和徽因倾诉。。。。。。。。

以上为本人心血之笔啊,最挚爱的一本书《林徽因传》上面的梗概情节,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著名学者张清平写的。
第3个回答  2012-06-11
林徽因犹豫再三还是跟她老爸回国了,试想一下,那么优秀的女人怎么可能跟一个抛弃妻子的富二代一起。和陆小曼相识在一个高级聚会上,两人一见倾心,都是浪漫主义派,都是二婚···追问

当年徐志摩也是相当出色的人才啊!那时,他专门学的学科最初是社会学,后来在英国学的是经济。同时,他在国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是结实的。他读西方文学作品,在文字的了解方面没有问题,口说亦能达意。在志摩发表了那么多的著作,有诗,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有翻译。并且,徐志摩和陆幼仪虽是传统婚姻,但他和陆相敬如宾不相睹。这个一个才华横溢、温柔儒雅的绅士,不配得上林微因吗?

追答

他一个连责任都没有的男人,张幼仪跟他生第二个儿子的时候,快临盆了他逼着张幼仪签离婚,孩子生下来之后他看都不看,后来张幼仪回忆说,他都没有问过她和儿子以后怎么活下去,后来这个儿子两岁的时候夭折了。在张幼仪后来当了知名的CEO之后他又犯贱地总是去找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才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配不配的上一个女人不是说他有多有钱多有才,是他是否给得了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