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土壤褪色和植物异常分布

如题所述

烃类组分向地表的垂直微渗漏,还可以造成红色土壤褪色、植物异常分布、地温增温、次生矿物分布异常、放射形异常等。

油气藏中烃类组分向地表的垂直微渗漏,可以造成红色土壤褪色、植物异常分布,这是油气遥感勘探的理论基础。以遥感技术为手段、寻找油气藏为目的的新兴应用研究领域,包括遥感间接找油和遥感直接找油两个方面。遥感间接找油的研究内容是根据遥感数据的地质解译确定区域地质概况、沉积盆地类型、生储盖层分布、油气聚集带和储油气构造等,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定勘探靶区。遥感直接找油的内涵是应用遥感技术直接探查油气藏和圈定油气钻探靶区,是油气资源遥感应用研究的前沿。

陈传霖(1981)研究了内蒙古白音都兰凹陷一个浅埋油气藏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和植物光谱异常与陆地卫星影像的相关性,并提出一个“油气藏—地面地化异常—植物波谱变异—MSS图像应答”模式。

由于烃类微渗漏可造成土壤或岩石中Fe2+含量的增加和Fe3+含量的降低。一旦有酸性或还原流体将含铁氧化物(赤铁矿)从地层中迁移出去时,就会发生红层褪色,这种条件还有利于赤铁矿溶解的铁形成黄铁矿和菱铁矿。油气藏上方红层褪色的主要还原剂可能包括烃、H2S和CO2。Fe3+的吸收峰在0.9μm附近,Fe2+的吸收峰在1.0μm附近,二价铁矿物在TM波段的反射率相对于TM1-2波段和TM4波段要高,而三价铁矿物在TM3波段的反射率相对于其他波段则不明显。表3-1为某盆地油区与非油区上方Fe2+,Fe3+含量及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对比表,说明了褪色效应与遥感图像上的光谱特征的相关关系。在植被稀少和粘土、红层发育区,可采用比值法来突出褪色蚀变的异常部位。

表3-1 某盆地油区与非油区土壤铁含量与TM反射率比值对比表

(据王云鹏等,2000)

金属毒化和过量甲烷等也都会影响植物正常发育。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植物不能正常发育、生长期差异、种属变异、覆盖率稀疏等状况,它们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的波谱异常称之为地植物异常晕。烃类微渗漏引起土壤微量元素迁移导致金属过量影响植物生长,金属压抑使植被呈现出叶绿素总体减少和细胞结构方面的变化;渗漏的气态碳氧化合物上升到地表覆盖层中置换了土壤中的氧气,使土壤中氧气比例下降,渗漏的碳氧化物与硫酸盐作用使土壤碳酸盐化,产生硫化氢气体使植物根极容易腐烂,这些都影响了植物根吸收水分的能力;渗出的碳氢气体影响土壤中与植物有共生关系的喜烃微生物增殖,影响植物生长。所有这些都将导致植物以下变化:①生态结构变化:包括植被的形态变化,叶、花、果实的变化和生物气候学的变化。这具体表现为植被发育不正常、病变、稀疏、发芽晚和早熟等方面。②分类学变化: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油田区地表植物常常表现出来的矮小或畸形,褪绿病或叶变黄,发芽晚或提前开花、结果、枯萎、植被稀疏及种属变异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