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慈禧下令处决戊戌六君子要用钝刀,谭嗣同被剁了三十刀才断气?

为何慈禧下令处决戊戌六君子要用钝刀?

慈禧下令处决戊戌六君子,一定要用最钝的将军刀,去斩杀谭嗣同,因为用钝刀无法一刀就砍断人的头,这样痛苦就会更多,再者就是慈禧太后十分痛恨戊戌六君子,所以就要让他们受更多的苦。

戊戌变法刚开始,慈禧并不反对,她在垂帘听政的过程之中,也接触了不少的新思想,自己也改变了一些祖宗的法制,清朝在发展之中,渐渐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新文化和西方的奇巧淫技,让慈禧大看眼界,所以慈禧一开始是十分支持改革的。不仅仅是制度与思想,她还支持洋务运动开办工厂、修建铁路、制造轮船、练样操,这都是慈禧支持变法改革的作为。

维新运动的初衷是好的,而且清朝的官员们也都看好康有为,支持变法改革。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改革和变法都是不利的,时机也十分不成熟,并且变法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出乎慈禧的预料,就不在她的掌控之中了。渐渐地那些推行的政策,就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人士的大力反对,维新派认为慈禧要阻止这次的变法与改革,因此有了“围园杀后”这一事件。

但是维新派人士信错了人,他们竟选择相信袁世凯,袁世凯就感觉这次的行动肯定会失败,想将功抵过,就先向慈禧告密,慈禧知道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最后将戊戌六君子逮捕之后,就下令要用钝刀处决他们,让戊戌六君子受更多的罪,来解慈禧的心头之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8
慈禧下令用钝刀斩首戊戌六君子,特别是用最钝的将军刀去斩杀谭嗣同,原因就是她实在是太恨这几个人了,用钝刀方才能出了这一口气。用钝刀斩首,无法一刀毙命,往往在死之前还要遭许多罪,场面也极其血腥可怖。但是当天围观的百姓们却是连声叫好,特别是刽子手拿出大将军之时全场一阵欢呼,六君子悲壮至斯,可悲可叹。

清朝判以极刑之时,是根据罪犯的身份来选择斩头刀的。一般的平民百姓都是用的最锋利的刀,如果家属再塞点钱给刽子手,一般能够一刀毙命,不用受太多的苦。而越是高官越是会用钝的刀,权力越大危害也就越大。毕竟高官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如果对皇帝不忠或者贪赃枉法,也算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用钝刀有一种警示之意,也是对百姓的一种交代。

人之将死别的都是浮云了,唯一在乎的无非是死的痛快点,这是人性,除了疼别的又有何惧?所以对戊戌六君子用钝刀其实是出于慈禧个人的一种报复心理。在当时的百姓心中,发动戊戌变法先进人物都是谋逆的国贼。戊戌六君子在押送到刑场之时,受到了沿路百姓的辱骂,人们将垃圾扔到他们身上以泄愤恨。

因为康有为和梁启超已经逃走,慈禧将所有的憎恶全都扣在谭嗣同一人头上。谭嗣同是第五个行刑的,慈禧有意让他看到其他人被钝刀一刀一刀折磨,在十几刀之后才能最终砍下首级。她以为谭嗣同为面露惧色,甚至痛苦悔恨,以让百姓们看到这些所谓的新政执行者是多么地狼狈无用。

当年纪最小的杨锐被砍下首级之后,年纪最大的刘光第在众人的欢呼之中将他的头捧了起来,他十分小心的擦去杨锐脸上的血迹,重新将头颅放归脖子之上,对其深拜一礼。

谭嗣同面对同伴的死亡和无知百姓们一声声的欢呼雀跃,却没有一点胆怯,十分淡定地吟唱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出身在官宦人家,他的父亲是晚清要臣,可他从小就不喜欢官场的尔虞我诈,也不愿受到礼教的约束。

相对于官场,他更向往侠义的江湖生活。变法的一百天让谭嗣同找到了一直想要寻觅的生的意义,为忠为义,他都觉得死而无憾。
第2个回答  2019-11-09
慈禧太后这样做肯定是想要戊戌六君子受到多一点的痛苦,毕竟他们带动的变革给清政府是带来很多麻烦的,只有这样做才能把慈禧太后心里面的一些发泄掉。
第3个回答  2019-10-18
钝刀子拉肉不是疼吗,慈禧痛恨这些人,她用这种方式折磨他们,已结心头之恨。
第4个回答  2019-10-22
何慈禧下令处决戊戌六君子要用钝刀,刽子手拿出大将军之时全场一阵欢呼,六君子悲壮至斯,可悲可叹。就是一个挺英明的君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