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如题所述

分析资产负债表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分析企业资产的来源和构成。

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数表明企业的资产规模,明细项目列示资产的构成和关系。所有者权益表明股东的投资份额和可以分配的份额,还表明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资本公积增加了说明企业整体上增值了。表中是否列示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可以看出企业财务出否规范。

2、负债内容块列示负债的规模和筹资方式和布局。

不同的举债方式给企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长期举债的资金成本大,还款压力小,而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还款压力大。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资金状况和财务风险。银行存款和现金以及一年内到期变现的非货币性资产总量较少,表现企业的现金流存在一定问题。一个企业的负债与资产的比例过高,表明企业有较高的财务风险,甚至会有资不抵债的可能。

扩展资料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判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例如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情况不乐观。而如果银行存款的比例过小,应收账款的比例过大,说明企业的资金回笼有问题。长期股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表明了企业的投资活动,固定资产的增加数以及在建工程项目都可以说明企业的投资情况。

预付账款项目的数额说明企业与供货商的业务关系和规则,如果预付账款较多的话,可能存在以货易货的情况。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未充分发挥的财务杠杆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报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总体分析,其目的就在于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全貌。

  首先,可以核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额。由于资产负债表是以“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的公式编制而成,因此根据资产总计数即可推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数,企业的资产合计数大致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

  另外,如果知道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资产的情况,还可以推知该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其次,可以核查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大项目的合计数。通过这些合计数可以看出有关项目在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可以一定程度地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流动性以及企业负债经营的程度等。

  再次,可以进一步观察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在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根据有关的各项比重,可以列出百分比资产负债表,从而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的分布状况,了解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发现问题,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资金结构。

  如果有该企业近几年的资产负债表,则可以计算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及金额变动百分比。通过各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可以反映出企业在近几年内财务状况变动的情况,从而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而通过各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百分比,则可以反映出各项目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化影响的大小以及各项目自身变化的幅度,同样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

  总之,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总体分析,可以大致了解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状况、企业所负担的债务、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而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和财务弹性,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等详细情况,则需要使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作具体分析。

  1 资产结构

  资产结构,主要反映流动资产和结构性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资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流动资产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率= 流动资产/ 额资产总额

  对资产结构的分析,可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上掌握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经营管理特点和技术装备水平。

  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越高,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越重要。比如在企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或扩大经营规模的时期,企业投入当期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要比其他企业、其他时期投入的多。当企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时,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指标也是进行行业划分和行业比较的重要指标。一般地讲,纺织、冶金企业该指标在30%~60%之间,商业批发企业可高达90%以上。

  商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往往大于非流动资产,而化工业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如江苏某商场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为5 602 万元,结构性资产为4 066 万元。而河南某股份有限公司(以化工业为主)同期的流动资产为23 922万元,结构性资产为17 944万元。

  在同一行业中,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所占的比重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特点。流动资产和负债较高的企业稳定性差,却较灵活;而那些结构性资产和负债占较大比重的企业底子较厚,但转变调整比较困难。长期投资较高的企业,风险较高。

  无形资产增减和固定资产折旧快慢反映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无形资产多的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强;而那些固定资产折旧比例较高的企业,技术更新换代快。

  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分析,就能看出行业特点、经营特点和技术装备特点。

  2 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主要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负债结构的分析,主要应弄清企业自有资金负债率和负债经营率。

  自有资金负债率是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即流动负债加长期负债)的比率,也叫企业投资安全系数,用来衡量投资者对负债偿还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也反映企业自负盈亏能力的大小。即:

  自有资金负债率= 负债总额(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资本总金额(所有者权益)

  自有资金负债率越大,债权人所得到的保障越小,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越小(或者说银行收回贷款的难度就越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也很关心这一指标,它是确定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的依据。自有资金负债率越低,股东及企业以外第三方对企业的信心就越足,但如果自有资金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发展潜力还很大。一般认为1 ∶1 最理想,即:

  负债总额(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资本总金额(所有者权益)

  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比,称为企业的负债经营率。即:

  负债经营率= 长期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通过长期负债来筹集结构性资产所需的资金是一条途径。但长期负债过大,利息支出很高,一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如贷款收不回、流动资金不足等情况,长期负债就变成企业的包袱。而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企业的结构性资金,就没有这种弊病。因此,负债经营率反映企业负债结构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一般认为1 ∶3 或1 ∶4 较为合理。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独立性越差,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的资金来源稳定性越好。

  3各行业资产和负债结构合理性评价

  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合理结构,也因技术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等条件的不同而改变。比如在我国目前资金市场还欠发达的情况下,合理的负债经营率往往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再比如我国企业之间遵守合同、按期付款的观念还不很强,自有资金负债率低于国外水平也是比较合理的。因此这些指标的合理数值是相对的、可调整的。

  各行业之间这些数据的差距也是比较巨大的,在进行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应根据不同行业,运用不同的指标数值,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我们把资产或负债结构符合或接近行业合理结构数据的企业称为资产或负债结构比较合理的企业。与合理资产和负债结构相对应的流动资产率、自有资金负债率和负债经营率数值分别称为合理流动资产率、合理自有资金负债率和合理负债经营率。

  根据企业与其所在行业合理资产和负债结构数值的偏离程度,我们将企业在报告期的状况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按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即流动资产率划分,高于合理流动资产率较多的企业称为业务发展型资产结构企业,低于合理流动资产率较多的企业称为业务萎缩型资产结构企业。

  (2 )按自有资金负债率划分,高于合理自有资金负债率较多的企业称为投资不安全负债结构企业,低于合理自有资金负债率较多的企业称为潜力待发型负债结构企业。

  (3 )按负债经营率划分,高于合理负债经营率较多的企业称为不独立经营企业,低于合理负债经营率较多的企业称为独立经营企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资产负债表就是把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总额及其构成的有关信息列在一个表内表示出来的会计信息表。可以说,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反映企业全部财务状况的第一主表。

首先,核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总额。由于资产负债表是以“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的公式编制而成,因此根据资产总计数即可推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数,企业的资产合计数大致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资产总额包括了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资金的占用分类汇总;负债总额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作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经济义务,必须于未来支付的经济资源或提供服务偿付;所有者权益(业主权益),包括股东投入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总体分析,可大致了解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状况、企业所负担的债务、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检查企业资本来源和运用是否合理,分析企业是否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提供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决策依据。而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和财务弹性,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等详细情况,则需要使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作具体分析。

核查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大项目的合计数。通过这些合计数可以看出有关项目在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可以一定程度地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的流动性以及企业负债经营的程度等。

  可以进一步观察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在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根据有关的各项比重,可以列出百分比资产负债表,从而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的分布状况,了解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发现问题,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资金结构。如果有该企业近几年的资产负债表,则可以计算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及金额变动百分比。通过各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可以反映出企业在近几年内财务状况变动的情况,从而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而通过各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变动百分比,则可以反映出各项目对企业财务状况变化影响的大小以及各项目自身变化的幅度,同样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

第二,分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者各自的结构。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者是“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从企业资产运用的本质来分析,“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因为所有者权益实质也是企业负债,企业进入的股本必定会退出,因经营而产生的未分配利润必然会分配,各项公积、公益必然会使用;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则“资产总额=资本总额”。因为负债是一种借入资本,负债与资本组成了资产占用的全部资金来源。

  资产结构,主要反映流动资产和结构性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资产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流动资产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率= 流动资产/ 额资产总额

  对资产结构的分析,可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上掌握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经营管理特点和技术装备水平。

  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越高,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越重要。比如在企业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或扩大经营规模的时期,企业投入当期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要比其他企业、其他时期投入的多。当企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时,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指标也是进行行业划分和行业比较的重要指标。一般地讲,纺织、冶金企业该指标在30% ~60%之间,商业批发企业可高达90%以上。

  商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往往大于非流动资产,而化工业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在同一行业中,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所占的比重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特点。流动资产和负债较高的企业稳定性差,却较灵活;而那些结构性资产和负债占较大比重的企业底子较厚,但转变调整比较困难。长期投资较高的企业,风险较高。

  无形资产增减和固定资产折旧快慢反映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无形资产多的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强;而那些固定资产折旧比例较高的企业,技术更新换代快。

  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分析,就能看出行业特点、经营特点和技术装备特点。

  负债结构,主要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负债结构的分析,主要应弄清企业自有资金负债率和负债经营率。

  自有资金负债率是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总额(即流动负债加长期负债)的比率,也叫企业投资安全系数,用来衡量投资者对负债偿还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也反映企业自负盈亏能力的大小。即:

  自有资金负债率= 负债总额(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资本总金额(所有者权益)

  自有资金负债率越大,债权人所得到的保障越小,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越小(或者说银行收回贷款的难度就越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也很关心这一指标,它是确定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的依据。自有资金负债率越低,股东及企业以外第三方对企业的信心就越足,但如果自有资金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发展潜力还很大。一般认为1 ∶1 最理想,即:

  负债总额(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资本总金额(所有者权益)

  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比,称为企业的负债经营率。即:

  负债经营率= 长期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通过长期负债来筹集结构性资产所需的资金是一条途径。但长期负债过大,利息支出很高,一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如贷款收不回、流动资金不足等情况,长期负债就变成企业的包袱。而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企业的结构性资金,就没有这种弊病。因此,负债经营率反映企业负债结构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一般认为1 ∶3 或1 ∶4 较为合理。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独立性越差,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的资金来源稳定性越好。

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可以有多种方法,一般有流动性比率、杠杆比率、经营比率、获利能力比率。这里介绍一种流动比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用它分析确定企业流动资产用以清偿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正常情况下,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货款、待摊费用、存货;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贷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负债本期将到期部分及其他应付款等。流动比率是公认的衡量短期偿还能力的方法。因为它指明了短期债权人在求偿权到期日相当的期间之内变现能力。2比1的流动比率是令人满意的。但是,由于各种行业的经营性质和营业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应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过低的流动比率表明企业可以面临清偿到期的账单、票据的某些困难;过高的流动比率则表明企业的流动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产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率。与之相配合的,还应分析速动比率,该比率是指立即可以用来偿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流动比率以1比1为适当;还有负债比率、存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率、总资产周转率等重要数据,可严格调控,以引导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第3个回答  2019-03-08
资产负债表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报表,如何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各项指标分析,对决策者作好参考,税务管理者也可从分析中得出纳税申报的质量,摘录本人上课笔记以供税友们学习交流。
一、表内主要项目分析: 单项分析与 配比分析
1.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与存货中的“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两者余额较大,且与当期销售收入不相匹配,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的情况。理由:这种情况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民用家电,日用品)都会出现,因为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表明销售已经成立,但现款回收困难,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往往会出现产品照发,但销售滞留或发票滞开,久而久之库存商品余额也就会增加。
2.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与存货中“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企业的“预收账款”出现余额,且库存商品余额较大,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或偷税的情况。理由: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企业,一般其主导产品多为市场紧俏产品或特种产品,而且库存商品均系完工产品。
二、主要涉税指标分析
(一)主要涉税指标及其功能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分析纳税人经营活力,判断其偿债能力。如果资产负债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则企业偿债能力有问题,要考虑由此对税收收入产生的影响。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见国税发[2005]43号)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100%。(会计上表示)
表示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周转的次数,它是反映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销售收入或周转额的指标。
4、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一般情况下,存货的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就越多,表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越快,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
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5、存货变动率
存货变动率=(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初存货×100%
6、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用于反映平均资产的获利能力,表明了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另有资产净利润率(资金报酬率)。 7、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表示每百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利润的多少,用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另有销售净利润率。 8、应收(付)账款变动率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分析纳税人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和可能发生坏账情况。如应收(付)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二)配比分析
1、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
(1)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本期的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补销售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2)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2、存货变动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配比分析
比较分析本期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 若本期存货增加不大,即存货变动率≤0,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第4个回答  2015-08-25
  资产负债表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报表,如何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各项指标分析,对决策者作好参考,税务管理者也可从分析中得出纳税申报的质量,摘录本人上课笔记以供税友们学习交流。
  一、表内主要项目分析: 单项分析与 配比分析
  1.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与存货中的“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两者余额较大,且与当期销售收入不相匹配,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的情况。理由:这种情况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民用家电,日用品)都会出现,因为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表明销售已经成立,但现款回收困难,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往往会出现产品照发,但销售滞留或发票滞开,久而久之库存商品余额也就会增加。
  2.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与存货中“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如果企业的“预收账款”出现余额,且库存商品余额较大,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或偷税的情况。理由: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企业,一般其主导产品多为市场紧俏产品或特种产品,而且库存商品均系完工产品。
  二、主要涉税指标分析
  (一)主要涉税指标及其功能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分析纳税人经营活力,判断其偿债能力。如果资产负债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则企业偿债能力有问题,要考虑由此对税收收入产生的影响。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见国税发[2005]43号)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100%。(会计上表示)
  表示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周转的次数,它是反映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销售收入或周转额的指标。
  4、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一般情况下,存货的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就越多,表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越快,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
  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5、存货变动率
  存货变动率=(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初存货×100%
  6、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用于反映平均资产的获利能力,表明了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另有资产净利润率(资金报酬率)。 7、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表示每百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利润的多少,用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另有销售净利润率。 8、应收(付)账款变动率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分析纳税人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和可能发生坏账情况。如应收(付)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二)配比分析
  1、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
  (1)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本期的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补销售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2)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2、存货变动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配比分析
  比较分析本期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 若本期存货增加不大,即存货变动率≤0,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