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孙家坝镇人口多少

如题所述

民国3年前,孙家坝隶属印江县,民国3 年改府置县,孙家坝隶属思南县,民国4年思南县划为中、西、南、北和东南。西南6个区,孙家坝属中区,民国20年8月,思南县划为9个区,孙家坝属8区,民国21年,思南县划为9个区,80个乡、18个镇,孙家坝属8区兴隆镇,民国28年,全省整编保甲,思南设5个区,43个联保,孙家坝属1区兴隆镇联保,民国31年,实行新县制,护区废联保,建乡(镇),在孙家坝建隆宾乡,辖13个保,隶属于全县保留的一个区“志兴区”(区署驻合朋溪)督导15个乡(镇)之一。民国32年5月,志兴区辖地缩减为9个乡(镇),隆宾乡被乡离出来属县直管。民国36年隆宾乡编为14个保,126甲,1949年11月17日,思南解放,全国划为6个军事督导区、隆宾乡隶属第6军事督导区,1950年2月1日,思南县人民政府成立,废除保甲,设行政村,孙家坝隶属1区隆宾乡。1950年10月全县划为10个区,隆宾、崇圣两个乡成立第8区,区公所驻息乐溪,1955年春8区区公所迁驻孙家坝,12月更名为孙家坝区。1956年5月,调整区划后,辖孙家坝、赵家坝、石门坎、太平关、塘坎、息乐溪、凉水井、冉家坳、胡家庄、庙坝、磨石溪、毛坝、大梁13个乡,乡设党支部。1958年10月,成立区社合一、乌江、长征、万新、高潮、火箭、国庆、八一人民公社,11月,各公社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12月成立区社合一的孙家坝人民公社,辖孙家坝、赵家坝、石门坎、塘坎、息乐溪、凉水井、庙坝、磨石溪、大梁9个管理区。1961年11月,撤销区社合一建置,恢复区公所,孙家坝区辖孙家坝、庙坝、赵家坝、凉水井、胡家庄5个公社。1963年3月区划,孙家坝区辖孙家坝、赵家坝、庙坝、石门坎、息乐溪、凉水井、磨石溪7个公社。1984年春全县公社改乡工作结束,撤江崖区,建凉水井区,孙家坝区辖孙家坝庙坝、石门坎、赵家坝、毛坝、沿江、雷坪7个乡,同年庙坝乡更名为笔架山乡。1992年10月,全县护区并乡建镇,将孙家坝区划为孙家坝、邵家桥两个镇,孙家坝镇辖双山、葛腊寨、茅坡头、街上、黄林、扎溪、罗家坝、王家坝、刘家寨、龙王山、迎春、庙坝、龙泉、大兴、张家山、双红、半坡、石门坎、牌坊、大山、高峰21个行政村和孙家坝居委会,202个村民组,孙家坝、笔架山、石门坎3个乡改设为3个办事处。

一、地理位置:孙家坝镇位于思南县城东南,镇人民政府驻孙家坝街上,距县城12公里。境内地处东径108。15‘——108。21。、北纬27。51‘——27。57’,属溶浆侵蚀中山沟谷地区,总面积6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2.4公顷。东与印江县新寨乡共界,南与邵家桥镇相邻,西临乌江并与思塘镇接壤,北与凉水井镇以绵延高不可攀的断层岩相隔。东面和北面是两座大山,境内海拔高度落差大,最高峰“老岩顶”海拔1253米,乌江边的河底下组海拔358米。

总人口19500余人,有汉、土家、苗、仡佬、布依、蒙古等民族,少数民族比例达51%,土家族约多于苗族,布依族3人、仡佬族2人、蒙古族2人。镇内的少数民族经长久杂居,在服饰、饮食习惯等均已汉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7
朋友,很明确的告诉你,不管是许家坝,鹦鹉溪,思唐镇,还是凉水井 没人有能明确的告诉你现在孙家坝 到底还有多少人口在家中,如果要差大概信息最好去 孙家坝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如果要完全的清查人口具体数量,自己去慢慢搜集吧。
我只能告诉你,外出务工人员很多青壮年大概有40%不在家,在家的几乎都是老人小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05
孙家坝人囗在二万左右,
第3个回答  2012-06-17
大概七八万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