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如下:

出自于《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问题来了,三种不孝的行为,指的分别是什么呢?其实这事儿东汉的经学家赵岐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孟子译注》

第一种不孝的行为:无条件顺从自己的父母,结果导致父母做出错误的决定,陷他们于不义之中。简单来说就是愚孝。

第二种不孝的行为: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都年老了,自己既不争取做官,又不出去打工挣钱,这也是不孝。简单来说,就是想做个街溜子,不管父母,混吃等死。

第三种不孝的行为:不肯结婚生孩子,导致先祖传下来的血脉断绝。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不孝的行为,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9

我认为更中肯的解释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舜在娶妻的时候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

古代释无后为无子

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是最早的《孟子》注释文献,它解释:“于礼有不孝者有三事……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继承祖祀的子在古代社会指男子,就是“子女”并称里的子。后世长期继承他的说法。 把后解释为子,是解释为某个类型的后人,所谓传宗接代。

现代也说成无子孙

20世纪知名学者杨伯峻《孟子译注》的翻译是:“孟子说:‘

不孝顺父母的事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舜不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是怕没有子孙,〔因为先禀告,妻就娶不成〕因此君子认为他虽没有禀告,实际上同禀告了一样。’”

杨的译文被其它的书采用。无子的结果是无孙,换个语词说“没有子孙”或“无子孙”,是继承赵岐说法。

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禀告但与禀告了是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舜取妻是在尧考察了舜的德行后决定把女儿嫁给他的,而此时,舜的父母对舜还有偏见,禀告他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