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北伐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1、 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国共两党在北伐问题上意见一致,因而能够通力合作,进行正确的政治指导和军事指挥。两党能够发挥各自的专长,调动各自的力量,为共同的目标竭智尽力。没有两党的团结合作,北伐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2、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北伐出师时,广东工农群众就组织了运输队、卫生队、宣传队等随军出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北伐进军中,沿途农民为北伐军担任侦察、向导、送信、运输、救护,甚至拿起武器参战。

扩展资料

北伐战争仅二年时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这次战争中途共产党被抛弃、被屠杀的教训,使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建立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军队,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国民党政权的另一条革命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伐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北伐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热烈支持;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北伐军中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在北伐战场上,都有大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他们不仅处处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在战斗中更是百折不挠、英勇顽强。

北伐出师之前,广东革命根据地充分发动群众、消灭叛逆、镇压反动势力,巩固了革命政权,并在组织领导和金融财政上都得到了统一。这使北伐出师不仅无后顾之忧,而且有根据地人民的有力支援。这也是北伐能够胜利进军的一个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如果没有北伐的成功,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洋各个军阀各自为战,不能走向联合抗击日寇。中国是否能坚持八年抗战那么久,能不能保持独立国家的性质就很难说了。所以说,北伐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的历史意义与功绩。

北伐战争纪念馆位于韶关市区帽子峰北坡,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主馆为一栋青砖外墙的二层仿古建筑。馆前的庭院里,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庄严地矗立于蓝天之下。该纪念馆分为序厅、北伐战争展厅、北伐名将展厅等六大部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4
一、出师北伐的原因

1.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连年混战,使得中国民困国弱,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北洋军阀有三股力量:直系军阀吴佩孚、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孙传芳。1926年5月至6月,张作霖、吴佩孚共同策划了联合进攻革命势力的反革命阴谋,北方由张作霖的主力围攻倾向革命的冯玉祥国民军;南方由吴佩孚出兵湖南,并联合各地军阀围攻广东革命根据地。加剧了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北伐战争势在必行。

2.1926年2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准备北伐战争问题,确定了北伐战争的方针。之后党从各方面推动广东革命政府进行北伐战争。五月,党通过广东革命政府,派我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军先遣队进入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我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发表《北伐宣言》,出师北伐。

二、北伐战争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北伐军从1926年7月出师,不到半年时间,打垮了吴佩孚,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占据了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省份,把革命迅速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北伐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一场消灭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革命正义战争,因而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工农群众的全力支持。

2.我党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中,联合了国民党左派,执行了正确的战略、策略,提出了正确的革命口号,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

3.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在北伐战争中英勇作战,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战斗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第3个回答  2021-04-05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921年7月—1927年7月)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各民族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进行了英勇斗争,并从斗争中觉醒和团结起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打倒势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同国民党实行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掀起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

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为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大会强调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但是,对如何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过程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大会没有作出具体回答,对建立政权和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仍缺乏认识。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决定陈独秀为总书记。党的四大推动了以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925年5月15日,上海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被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共中央决定30日在租界举行大规模反帝示威活动。游行队伍在南京路遭到英国巡捕枪击,打死13人,多人受伤。

此后几天,在上海和其他地方又连续发生英、日等国军警枪杀中国人的事件,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形成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抗议运动。全国各地约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史称五卅爱国运动。

五卅爱国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统治,而且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在南方,从6月开始,有25万人参加的省港大罢工坚持达16个月之久。有组织的罢工工人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国共合作进行了统一广东的战争,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大小军阀势力。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汪精卫当选为主席,鲍罗廷被聘为高等顾问。7日,国民政府将黄埔军校校军和湘军、滇军、粤军等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共8.5万人。在各军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周恩来、李富春、朱克靖、廖乾五、林伯渠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或副党代表。在北方,在国共两党的共同组织和发动下,“反奉倒段”群众运动此起彼伏。

国共两党联合北伐

1926年夏,国共两党决定实行北伐,发动对北洋军阀的战争,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

部分在北伐军中从事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在南昌合影。

根据敌众(70万)我寡(10万)但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深刻的情况,北伐军采纳了苏联顾问的建议,确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由于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胜利,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将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黄河流域,席卷了半个中国,北洋军阀迅速崩溃。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工农运动更是不断高涨和深入。九江、汉口英租界的收回,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以及各省市工会组织与会员的大幅度增加,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与此同时,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席卷全国,长期身受封建势力压迫的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之中,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4个回答  2021-04-04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主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国共合作

  北伐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北伐战争期间,随着革命形势的胜利发展,依靠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动员和有力组织,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期的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事武装,进行军事北伐只能依赖地方军阀。采取利用或联合一派军阀反对另一派军阀的做法,致使他领导的多次北伐都因地方军阀的反对和破坏而失败。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

军事指挥方面,北伐军在战争中发扬长驱直入,运动歼敌,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兵力,适时转变战法,保持战争的主动权;分化瓦解敌军,补充扩大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