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普通人不要去体制

如题所述

体制内纵然千好万好,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

客观的讲,我觉得体制内更适合家庭条件好的人。

父母可以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而子女又不想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因为这部分人家里的经济支持可以在孩子买房、结婚、生娃的大额开支上提供支持,而体制内的生活又能满足他们有个体面的工作,待遇即使不太高也没有关系。

我们来看看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面临这个问题真实的境遇


现如今进体制内肯定对学历有所要求,大多都要求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漫长的求学生涯几乎花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有的甚至会负债。

毕业生进体制内工资大概是多少呢?我们以二线城市平均工资为例,加上公积金等各种福利待遇每个月大概1万块钱,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体制内工资几乎不会有所改变。除去在城市里的租房、生活等开销,过年过节还要孝敬父母,一年能存5万就不错了。普通二线城市房价1.5万左右,150万的房子,首付3层需要45万。若父母无法为结婚、买房等大额开支提供支持,那单个员工需要9年付首付,夫妻另一方也在体制内工作的话,付首付需要5年左右。加上房贷、买车、生娃、孩子上学等开支,这些普通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也是捉襟见肘。

况且,这部分农村家庭的普通孩子还要承担起父母的赡养责任,他们很多可能没有保险,以后只能指望子女,如果有生病啥的,子女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我更建议去企业拼搏几年。可能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可能会996,但是在一些大企业工作,努力肯定会在工资上有所体现,这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就能更有底气面对生活的经济压力。如果还是喜欢体制内工作,可以考虑工作几年,自己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再尝试改变,记住要在35岁之前哦,大部分体制内的年龄门槛是35岁以内。

综上,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是很适合体制内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06

普通人不一定要进入体制内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竞争激烈:体制内的工作岗位有限,而想要进入体制内的求职者却很多,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工作压力大:体制内的工作虽然相对稳定,但是工作压力也比较大,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工作量。对于一些抗压能力较弱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不适。
3. 发展空间有限: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体制内的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发展空间较为有限。如果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可能需要寻找其他更具有挑战性和发展前景的职业机会。
4. 薪酬待遇一般: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体制内的薪酬待遇普遍不高,而且可能存在地域差异和行业差异等问题。如果希望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可能需要考虑其他职业选择。
5. 个人兴趣和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能力,有些人可能并不适合或者喜欢体制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因此,个人兴趣和能力也是决定是否要进入体制内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之,是否要进入体制内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等因素。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第2个回答  2023-01-10

体制内纵然千好万好,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客观的讲,我觉得体制内更适合家庭条件好的人。

父母可以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而子女又不想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因为这部分人家里的经济支持可以在孩子买房、结婚、生娃的大额开支上提供支持,而体制内的生活又能满足他们有个体面的工作,待遇即使不太高也没有关系。

我们来看看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面临这个问题真实的境遇

现如今进体制内肯定对学历有所要求,大多都要求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漫长的求学生涯几乎花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有的甚至会负债。

毕业生进体制内工资大概是多少呢?我们以二线城市平均工资为例,加上公积金等各种福利待遇每个月大概1万块钱,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体制内工资几乎不会有所改变。除去在城市里的租房、生活等开销,过年过节还要孝敬父母,一年能存5万就不错了。普通二线城市房价1.5万左右,150万的房子,首付3层需要45万。若父母无法为结婚、买房等大额开支提供支持,那单个员工需要9年付首付,夫妻另一方也在体制内工作的话,付首付需要5年左右。加上房贷、买车、生娃、孩子上学等开支,这些普通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也是捉襟见肘。

况且,这部分农村家庭的普通孩子还要承担起父母的赡养责任,他们很多可能没有保险,以后只能指望子女,如果有生病啥的,子女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我更建议去企业拼搏几年。可能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可能会996,但是在一些大企业工作,努力肯定会在工资上有所体现,这个普通的农村孩子就能更有底气面对生活的经济压力。如果还是喜欢体制内工作,可以考虑工作几年,自己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再尝试改变,记住要在35岁之前哦,大部分体制内的年龄门槛是35岁以内。

综上所述,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是很适合体制内的工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1

所说的体制也就是到我们国家的 有编制的单位去工作 。收入稳定,待遇也很好 ,退休还有老保 。可谓是有了一个铁饭碗 。但是在体制内不仅要看能力,还要看关系 ,所以如果你的能力不是很强竞争力不大,那么你很难干上去 ,只能在基层干普通的工作 。所说的普通人不要去体制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如果既有能力又有关系,那么会干的风生水起,一帆风顺的 。

第4个回答  2023-04-25
一般而言,“普通人”不应该去“体制”(指国家机构、政治体系、大型机构组织等)工作或参与,可能有以下原因:

1. 少数人垄断权利:体制内的许多职位和机会,往往由少数人或精英掌握,他们控制着职位的分配和晋升的规则,不太可能给“普通人”提供公正的机会。

2. 制度的封闭性:体制内部的工作机制、官僚体系和思维方式,往往比较封闭或保守,不太容易吸收新思想、创新或参与社会变革,容易使人墨守成规,难以自我实现。

3. 风险和压力:体制要求按部就班、遵循制度,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意见不被采纳,就很难有机会反驳,这可能导致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同时,如果体制内部犯了问题,有可能会牵连到非常高的风险和危险,这会对生命和身份造成极大威胁。

4. 参与政治风险:如果“普通人”参加政治活动,理念与体制相左,存在宣传、关注、抵抗的风险,这很可能导致负面后果。在某种情况下,参与政治活动甚至可能犯罪,进而引发较大的社会不安稳定。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普通人”而言,选择在体制之外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和发展模式,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当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果具备优异的才华、机遇和思想,或许能够跃进“体制”,并在其中大有作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