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子“一气化三清”是什么意思!!

请问:老子“一气化三清”是什么意思,我不需要长长的小说解释,我只想知道一个简单明确的回来,它的主意思,反过来又是什么意思呢??谢谢

一气化三清是描述道的延续,道的演化,道的形成,意思就是说道无不在,包容万物。三清指“三才”为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所谓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理的配置组合,反映综合内在运势。 

在道教体系中,三清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

扩展资料:

道教初创时,是以老子为其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君,尊奉为最高神灵。

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现了统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神仙谱系的最终定型。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最终目的,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天师道一系从东汉以来即将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当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灵了。那末,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子一气化三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一气化三清是描述道的延续,道的演化,道的形成,意思就是说道无不在,包容万物。

三清指"三才"为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所谓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理的配置组合,反映综合内在运势。

扩展资料:

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出现在唐宋时期,佛教进入中国后搞了个三宝佛 ,后期道教就针对这个说了一句,可不能认为三清的概念是唐朝才有的,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这种说法了,老子化胡为佛。

因为有了道教的三清信仰,所以佛教才造出了三宝佛来对应,方便站住脚跟。

“一气化三清”也出现在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简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崇奉的至尊之神,或说化身老子,后因出现“一气化三清”之说,由一尊神变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

老子者,老君也。《云笈七签》又用之以写三清之产生,“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生三气,……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

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既然三元变生三气,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为三气所化或为三气之体现者。这三位天神实即后世所称之三清尊神。

故后世有”一气化三清“之说,表明”气“是构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同样,最高神之下的众神仙,也由“气”所构成。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即三清祖气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气”是直接源自根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气化三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一气化三清“之说,表明”气“是构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

“一气化三清”最早出自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简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说化身老子,后因出现“一气化三清”之说,由一尊神变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

老子者,老君也。《云笈七签》又用之以写三清之产生,“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生三气,……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

既然三元变生三气,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为三气所化或为三气之体现者。这三位天神实即后世所称之三清尊神。

同样,最高神之下的众神仙,也由“气”所构成。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即三清祖气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气”是直接源自根宗.

三清是道教对其所崇奉的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称。这三位最高天神指:“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馀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扩展资料:

封神演义里的三清是老子的法相化身,只是借用这个词,与道教三清尊神并不相同。从封神来说,燃灯与老子,原始,通天等人都在鸿钧老祖那里听过讲道。

燃灯是释迦摩尼的前世佛。只是后来燃灯没有成圣。先投入原始阐教做副教主。后来又投入西方教,即后来的佛教做了过去佛,即燃灯古佛。

其中三世佛中的燃灯,如来,和药师王佛都是一辈的,算西方教二圣人接应道人和菩提的晚一辈。其中的如来又称多宝如来,是通天大弟子多宝道人所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子一气化三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7

一气化三清是描述道的延续,道的演化,道的形成,意思就是说道无不在,包容万物。

扩展资料

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出现在唐宋时期,佛教进入中国后搞了个三宝佛 ,后期道教就针对这个说了一句,可不能认为三清的概念是唐朝才有的,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这种说法了,老子化胡为佛。

因为有了道教的三清信仰,所以佛教才造出了三宝佛来对应,方便站住脚跟。

自从汉末黄巾失败,张鲁降曹后,曹操令天师部众北迁,天师道众逐散布天下。魏晋时期,由于统治者对道教活动的限制,五斗米道的发展暂时停滞。社会上的一些散落各地的天师道教徒仍然十分活跃,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道派。

虽然当时张鲁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但是曹操立刻将天师教连根拔起“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张鲁和大批汉中教民北迁到三辅,自曹操令天师部众迁移,天师教的教徒也从而遍布天下。于是都功靖治荒废,群龙无首。

天师教的教团在失去了教主张家还有些凝聚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分裂而出的新兴团体开始快速滋生发展。特别是魏晋的统一,天师道组织戒律涣散,不断萎缩分裂成各种小团体。各个团体逐渐壮大就再也忍不住了,因此开始独立。

上清派的祖师魏华存,本是天师道的祭酒,造神贬低太上老君,得以自立。有段时间,甚至认为天师道是“三张伪法,当以革除”。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真灵位业图》是陶弘景个人和早期上清派的部分观点,比较混乱,也不为后世道家完全沿用,比如所谓原始天王的说法等等。

从他将老子的各种神号区分开来拆分于各阶,并作为“下临万民”的“太清道主”放在整个七阶神系的第四阶,仅仅与一些传说中的著名道士、名臣之列放在一起就看出其故意压低老子以打压天师道,实现得以自立的目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1、“一气化三清”最早出自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简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说化身老子,后因出现“一气化三清”之说,由一尊神变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老子者,老君也。

  2、所谓老子一气化三清,不过是一个形容。目的就是说,万法归一,殊途同归。这里的老子也好,三清也好,不代表实际任何,而只说明一个道字。道无不在,处处显化。所谓三清,无论是天地万物,各个都有三清。从无而有,有而无的一个过程。但是现在人,都字看字表面,而不根其本,这句话本身不错,错的是人们自己理解错误。现代很多人认为,三清(元始,灵宝,太上)为虚无自然老君所幻化。虽然道教现在说的三清多指的是实际的天尊,而不是三才。但早期老君一炁化三清的三清指的不是三天尊也不是三清境。现在人混淆这个概念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把道教现在供奉的三清误认为就是道。而老君一炁化三清的三清可是说是三才,也可以说是过程,也可以说是…… 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现在道教供奉的三清是“人物”,是历劫应化的天尊,而不是道。道经中说的虚无自然上帝才是老君,而不是指三清中的太上老君,此老君非太上老君,此三清非上清玉清太清。一个是道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修炼有成的天尊,根本就不是一样的。万物可以有你,但是你不是万物。老君化三清,是描述道的延续,道的演化,道的形成,意思就是道无不在,包容万物,而不是你供奉的三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