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文章的问题

就是本人写一些散文的时候常常会把一些景物描绘进去以求美感
感觉自己的文笔还可以
但是我突然想,怎样把音乐的感觉也写进去?
比如说,在你看文章或听朗诵的时候,配上一些音乐会感觉很美妙
但是没有音乐就感觉失色不少
有没有什么技法能弥补?
求高人解答!!!
顺便附上本人一篇随笔,供参考与改进。

你说本人写散文时喜欢加上一些蒙太奇式的画面,以求美感习惯成自然.。
余以为你的想法很不错,散文强调:先有意境后有文采,意境的构成就非得画面衔接不可。散文承袭了诗的灵魂,而诗的灵魂,在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个画面,一个个画面的衔接、或者跳接、或者突接、或者错接。这就运用到了蒙太奇手法。据研究蒙太奇还是外国人研究中国古诗得来的。试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日照香炉生紫烟,(眼前的山景)遥看瀑布挂前川,(画面的转接)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的气势磅礴)疑是银河落九天。(突接——蒙太奇)。”
再看李白另一首《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蒙太奇手法就更明显。
客从长安来, 还归长安去。(起因)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突接,诗歌在这里势头突兀而起,突然转接。蒙太奇)
此情不可道, 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 连山起烟雾。(又是一个跳跃的画面,跳接)
在表达意思时候,诗歌是跳跃的。犹如过河时候走跳石,散文在表达时,有如过桥。相对比较连贯。有时候运用诗歌的手法亦会很不错。
以一篇我的散文《江城雪柳》为例,运用了一些蒙太奇手法。
当远山刚刚从夜暮中逃逸而出,一缕朝晖把窗上的冰凌花映照得色彩斑斓、朦朦胧胧的。我凝视着珊瑚树般的冰凌花,仿佛走进了松花江堤那银装素裹的世界,仿佛走进了我那遗忘在玻璃窗上银白色的梦……(画面的转接)
啊!那是一幅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天白了,地白了,江白了,树也白了……仿佛天宇间只有玲珑剔透的银白色。
晶莹的银白色,白得皎洁、白得耀眼,我的心好沉醉、好沉醉……
好一阵子,窗外嗡嗡的电车声,把我从沉梦中拉回来。(回到现实)
我悄悄地爬起来,心身一齐向江边飞去。(跳跃衔接)下了电车,转过街角,那热悉我的江上摇橹人的雕像远远地望见了我。我向江边一瞧,心不觉一沉,一排排苍黄的江树清晰地涌进我的眼帘,连昨天那稀稀落落的银白色也不见了.江堤上一排柳树,木然地从我身边走过,我卷进了失望的漩涡……(由现实到心情,突然地转接)
“同志……同志,拍个彩照吧!”一个甜脆的声音把我从漩涡中拉回来,拉回到如水的朝晖下;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一个身穿火红色鸭绒衣,挎着照相机,梳着长长的披肩发的姑娘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哦,不照了,今天也没有雪柳。”
“啊,你要等雪柳,这可不是天天都有的呀!”说着,她望着我直愣愣的样子笑了。
“那……那得什么天才能看到雪柳呢?”
“看到雪柳一般得是大雾天,几乎对面不见人,雾气埋住了江面、埋住了江堤上的柳树,那雾凝在树上便成了树挂。你看,这是昨天拍的江城雪柳。”我一下于被那令人神往的天地吸引住了。
看了照片我不禁失望地长出了一口气.昨天,就在昨天,我错过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时机!
“来吧,拍个江边雪景吧!雪柳还会有的,整个冬天看到雪柳的机会多着呢!”
她的话使我想到:有了失望,也萌生了新的希望,我期待着再一次来到冬天里的江城吉林——这个令我神往的地方!
我,期待着明天——一个银白色的梦……
还是说说你的想法。如果说加上音乐(有时候也可以尝试,当然那就是另一种手段)。如果直接在文章中用几个字眼,产生音乐的效果也会不错。
贾平凹的《进山东》就有这种写法。“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插入音乐)沉沉的胡琴从那一簇蓝瓦黄墙的村庄里传来,余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了现在。”
看了你的《十年之后》很不错。祝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1
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四、怎样写好状物的文章

如何写好状物文章呢?请大家牢记以下五点:
(一)交代来历
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介绍物品的历来,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体描述
通过颜色、形状把物品外形准确勾勒出来,写出特点给人以鲜明的感觉。多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赋予它情感,就会使物品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三)动静结合
先写静态的外形特点,再写它的动态。这样会增添一些情趣,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生活。
(四)说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要在结尾处说明一下物品的作用这样会更加突出这件物品的特点。
(五)融进感情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作者对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欢、珍惜之情,这样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长话短说话缩写

读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动吧?要是你想把这个故事简单的介绍给别人,就可以用缩写的形式。本次习作练习的是缩写,要求主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语言简练,缩写后文字不要超过三百字。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
(一)要留主干、去枝叶。在缩写课文时,我们要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小抄写员》一文中我们首先要思考: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帮爸爸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然后把 帮爸爸抄写的事情经过写下来,而把当他被爸爸误解后是怎样想的等无关紧要的删除。
(二)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既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三)要保持文章脉络清晰。缩写课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脉络的清晰和完整,特别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要齐全,让人读了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四)要不改变课文原意。缩写课文最要紧的是缩写后不可改变课文原意,做到内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会使读者产生歧义。
第2个回答  2012-06-20
说实话,就我看来可以的去追求所谓的美感写出来的东西斧凿痕迹太明显,一片好的文章不是文字有多华丽,而是有没有一种读起来很顺的感觉,而一篇很顺的文章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美感和所谓的音乐感。你完全追求错方向了,不要把心思用在丰富那些华丽的辞藻,真正的华丽不是用了多少比拟,多少排比或者用了多少暧昧不明的句子,而是对各种经典典籍信手拈来引用,对于想要表达意思一针见血的指出来的那种气魄,比如说你想写佛家“顿悟”,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写出如龙女8岁成佛,迦叶尊者拈花微笑之类,写这些是为了清楚的表达意思,并不是为了表现华丽,“因为这样引用可以更清楚,更直接的表达我的意思,所以我用这个句子”这才是好的文章,而达到这个境界,一般来说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要有大量的练笔。
当然,我也承认天才的存在,不过很遗憾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你和我都是追问

这我也知道啊,
我只是突发奇想想问一下这个问题
唉 应该是我们理科生的思路都有问题,太急功近利了吧

不过我只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毕竟写东西还是要有技巧的嘛

追答

呵呵,理科生喜欢先研究本质在追求细枝末节,但是写作这东西平常的积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技巧当然是有的,不过还是那句话,过分追求就不好了,当你底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技巧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想要让文章读起来令人心醉,我知道的路子,就是多读多练,练多了,读多了自然就知道了,各种古今中外的经史子集,有空就读一读,没读过的人肯定不能各种典故信手拈来的写,就算你只是华丽丽的写景,也有许多可引用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12-06-25
如果要给你点帮助的话,我就直接给你指点一下哈:文章思维有点混乱,忽上忽下的,思想不集中,变成了“形散神也散”的文字。写文章的时候,你就根据你的思想路线着走,文字的底蕴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而不是到写文章的时候刻意的说要怎么样装饰你的句子,文字句子有些像是东拼西凑来的,那样的话你文章里的思想就不连贯了,导致句子段落之间跳跃幅度太大,读起来很不是滋味,不过,值得赞扬的是你的感情很真挚,你有用心去写好,所以你会写的更好的,祝你能写出很优美的文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7-12
想通过一些修辞手法来衬托音乐带给人的那种美妙享受和沉静思索是好的,散文随笔讲求的不是刻意,而是通过一些陡然闪现的灵感说出来或些出来,想把这种美感呈现出来,就不要为了刻意追求一种飘逸的文风。我觉得一篇好的散文,是形散神不散,华丽的辞藻堆不起来整篇文章,我觉得你可以走诗歌路线,尤其是那种充满浪漫主义和朦胧美感的诗歌,尝试写写,会有不错的体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