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 领略 领教的区别

如题所述

在释义与出处上有所不同。

一、释义不同

1、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

2、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3、领教:接受人的教益或欣赏人的表演时说的客气话。请教。体验;经受。

二、出处不同

1、领会

出处:元末 脱脱、阿鲁图等《宋书·谢弘微传》:“汝诸人虽才义丰辩,未必皆惬众心。”

译文:你那些人虽然才义十分不错也善于辩论,但不一定都满足我们的心意。

2、领略

出处: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西湖庵尼》:“尼讶其无因而前,扣其故,乃以情愫语之,尼欣然领略,约后三日来。” 

译文:尼姑惊讶他们没有原因而来,问他为什么,于是把实情告诉她,尼欣然明白,约过了三天后来。

3、领教

出处:明 陶宗仪 《辍耕录·燕都赋》:“ 惭恨而归,晚年始得领教。”

译文:很遗憾而归,晚年才得以请教。

扩展资料

一、领会近义词

了解 [ liǎo jiě ] 

1、知道得清楚:只有眼睛向下,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2、打听;调查:先去了解情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去了解一下。

二、领略近义词

明白 [ míng bai ] 

1、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他讲得十分明白。

2、公开的;不含糊的:有意见就明白提出来。

3、聪明;懂道理:他是个明白人,不用多说就知道。

4、知道;了解:明白其中的奥妙

三、领教近义词

指教 [ zhǐ jiào ] 

1、指点教导。

2、客套话,用于请人对自己的工作、作品提出批评或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1
[understand;assimilate;catch;comprehend;have a true grasp] 了解、认识事物并有所体会
领会文件精神

领略
详细解释

1. 际遇,遭际。
《文选·向秀<思旧赋>》:“托运遇於领会兮,寄馀命於寸阴。”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领会,言人运命,如衣领之相交会,或合或开。”

2. 领悟理解。
《宋书·谢弘微传》:“汝诸人虽才义丰辩,未必皆惬众心,至於领会机赏,言约理要,故当与我共推 微子 。” 宋 陆游 《示子遹》诗:“数仞 李 杜 墙,常恨欠领会。” 艾青 《启明星·鸽哨》诗:“要是有人能领会这悠扬的旋律,他将更爱这蓝色--北方的晴天。”

3. 古代衣领交叉之处,即襘。
《左传·昭公十一年》“衣有
基本解释

[have a taste of;realize;appreciate] 欣赏;晓悟
领略江苏风味
领略一会雪景
从所有这些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们卓越的思想

详细解释

1. 领会;理解。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领略归一致, 南山 有 绮 皓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耳目之所闻见,心灵之所领略,莫不一览悬解,终身不忘。” 清 元璟 《马家山》诗:“天公领略诗人意,不遣花开到十分。” 叶圣陶 《火灾·归宿》:“人固然不希求逢到哀苦,然而为了领略人生的美,也不避哭泣。”

2. 领受,接受。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 宣和 初, 徽宗 和意征 辽 , 蔡元长 、 郑达夫 不以为然, 童贯 初亦不敢领略,惟 王黼 、 蔡攸 将顺赞成之。” 宋 洪迈 《夷坚三志辛·普照明颠》:“﹝客﹞亟下拜,相随入寺,愿奉谢礼。﹝ 明颠 ﹞顾之茫然,无领略意。”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我承委托,当领略,这孤坟我自看守,决不爽约。”

3. 理会,理睬。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綦革遇三皇閟宫》:“ 革 视其神矩清峻,疑非常人。即憇马前揖之,初不相领略, 革 心益竦异,复前致敬。”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丘秀才》:“漕委 宜黄 丞,邑士 丘秀才 善於丞,受 艾 饵往祷。 丞 先入吏语,置不领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 莺莺 尽劝,全不领略,迷留闷乱没处着。”

4. 允诺。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西湖庵尼》:“少年固多赀,用修建殿宇为名,捐施钱帛,其数至千缗。尼讶其无因而前,扣其故,乃以情愫语之,尼欣然领略,约后三日来。”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续仙台道人》:“彼道人从知观 赖子仪 假馆, 子仪 领略,命治一室处之。”

5. 品尝。
宋 陆游 《道室即事》诗:“劝君下箸不领略,终作 邙山 一窖尘。” 清 曹寅 《和壁间漫堂中丞韵》:“领略南禅茗一杯, 沧浪亭 上步纡回。”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临睡钻入被窝,嗅到那种晒过了太阳光的甘美的气味,似乎第一回领略。”

6. 欣赏,赏玩。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凡山南佳处,领略粗遍。” 元 耶律楚材 《华塔照上人请为功德主》诗:“今日请予来领略,他年乞我一禅庐。”《镜花缘》第十一回:“如此美地,领略领略风景,广广见识,也是好的。”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想不到在弩末的游踪里,还能领略到这样的清歌。”
基本解释

1. [be much obliged;thanks]∶套语,表示接受别人的教诲或意见
你说得很对,领教,领教

2. [ask advice]∶请教
有点儿事向您领教

3. [accept sb.'s request]∶接受请求
即当领教,否则不能奉诺
领略
基本解释

1. [be much obliged;thanks]∶套语,表示接受别人的教诲或意见
你说得很对,领教,领教

2. [ask advice]∶请教
有点儿事向您领教

3. [accept sb.'s request]∶接受请求
即当领教,否则不能奉诺

领教

详细解释

1. 接受教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燕都赋》:“ 檇李 顾渊白 ,恃才傲物,尝入京献《燕都赋》。翰长 元公 复初 不喜,曰:‘今天朝四海一统,六合一家, 燕 盖昔时 战国 名,何 燕 之有?’惭恨而归,晚年始得领教。” 洪深 《女人女人》第一幕:“我说你是小孩子,你还不领教!”

2. 常用作谦词。表示接受对方指教、接受对方教益的意思。
明 屠隆 《彩毫记·乘醉骑驴》:“原来就是 任君 ,向年领教长歌,词采流溢,小生气索,未有报章,幸会幸会。”《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况太保公屡主礼闱,翰苑门生不知多少,何取晚生这一个野人?这就不敢领教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 懋廉兄 说还有其他原因,我倒愿意领教领教。”

3. 犹听从。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留饮了三五杯,意欲做些暗昧之事。奈何往来之人,应接不暇,取便约在灯宵相会。 秉中 领教而去。”

4. 请教,请求指教。
《老残游记》第三回:“只便请 铁先生 就搬到衙门里来住罢,以便随时领教。” 巴金 《沉落》:“也常有一些青年到他家去领教,不过去了一次以后就不见再去。” 赵树理 《小经理》:“再者 三喜 自己也不懂生意,又要向 王忠 领教,又怕受 王忠 的捉弄,因此不敢领这个盘。”

5. 谓体验,认识。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这位穿红的姑娘的谈锋,本领,性格儿,众位也都领教过了。”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山根 阴险,早经领教,其实只知树势,祸学界耳。” 茅盾 《小巫》一:“那一回,菱姐第一次领教了老爷的拳脚。”

可以在百度字典查明意思理解!!!!!!!!!
第2个回答  2012-06-01
“领会”是明白、懂得的意思,如领会精神,领会意图。
“领略”的意思的欣赏,如领略风光。
“领教”听从教诲,如虚心领教。
相似回答